報刊評論
近日,B站一位名為“虎子的后半生”的博主,自稱是肺癌患者,在包括B站在內的多家平臺開設賬號,制作視頻記錄抗癌生活,由此換得一些收入。但卻有網友發現,該博主在另一平臺出現了奢侈消費的記錄,“賣慘騙錢”的質疑便由此產生,輿論攻擊、侮辱謾罵也接踵而至。隨后,“虎子”做出回應,媒體也發布了調查結果:“確認該用戶是癌癥晚期患者,不存在偽造病情的...
近期,全國兩會即將到來,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律師協會會長肖勝方擬提交議案,建議以修正案的形式對刑法第十七條第二、三款作出修改,調整我國未成年人刑事責任年齡的起點,從原來的十四周歲下調為十三周歲。人大代表的這個題案,再次讓公眾的目光聚焦在了未成年人刑責年齡上。近年來,“熊孩子”犯罪的話題多次走進公眾視野。未成年人犯罪到底是誰的責任?應不...
如今,網絡直播,已成為營銷推廣、文化傳播的重要方式。書店直播、閱讀直播、圖書銷售直播,更是出現在了文化傳播領域中……今年,“五一”小長假期間,中華書局推出“中華聚珍系列講座”直播,引發受眾廣泛互動。近日,知識付費產品代表性人物羅振宇,在抖音與得到App同時進行線上直播,帶領用戶一起,在三小時內快速“刷”完148本新書,并建議觀眾嘗試一...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平靜的中國詩壇發生了傾斜和斷裂,一群名不見經傳的青年,帶著他們“文革”中心靈上的諸多情緒經驗,以嶄新的姿態走上詩壇。于是以舒婷、北島、顧城等人為代表的詩作,被稱為“朦朧詩”。朦朧詩的誕生,引起了當時評論界的強烈反響,“批評...
曹雪芹批閱十載增刪五次著有《紅樓夢》,加西亞·馬爾克斯苦想十八年終成《百年孤獨》。猶豫了很久我決定寫一點點關于《百年孤獨》的見解,大師的著作并不是我這等庸人能夠輕易讀懂的,所以接觸作品至今已有兩三年的時光,讀了三兩遍我連最基本的人物脈絡都理不清...
?最近,我的枕邊閱讀書籍已換成《魯迅書信集》(人民文學出版社1976年8月第一版)。于我而言,每晚睡前讀上十幾封魯迅先生的書信是個不錯的選擇。雖說讀的不是自己寫的書信,但對我來說卻是一次歷史的重溫,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種心靈的慰藉。當然,《魯迅書信集》不單是書信,更是我國現代文學中的重要史料,為后人研究魯迅先生和他的文學作品及其同時代的作...
?人在引亢高歌,聽音聲激昂宏亮,你會感到胸腔也在陣陣共鳴,忍不住要放聲一曲你會在欣賞之中,頻頻發現他人的精彩之處,對比出自己的欠缺,鞭策自己奮力向前。再說讓他人欣賞。有的人以為,欣賞是單向的,只能去賞玩他人的東西,要求他人來看自己的就不好意思嘍。其實,這是一種心理誤區。人的行為是需要動力的,良性行為依靠的是良性動力。主動把自己在文學、...
“天下者,我們的天下。國家者,我們的國家。我們不說,誰說?我們不干,誰干?”百年前,毛主席在《湘江評論》中鞭辟入里的文字,至今仍振聾發聵。這句一以貫之的青春宣言,激蕩著接續前行的大國青年們肩負起屬于一個時代的責任。乘好風似鯤鵬起,“直下看山河”。回首過往,青年使命,在歷史的軌跡上浩蕩前行。憶往昔,五四學子們勇立變遷潮頭。“舊俗未去便以...
原創·首發·獨家摘要:目前一些大學生沉迷于網絡,影響身心健康、學習和道德行為,成為學校德育工作中的一個突出問題,因而對網絡不能因瑕掩瑜。制定相應的措施,把弊端“禁于未發”“防患于未然”,讓優勢發揮到極致,這就是迎接網絡時代的積極態度。在今天,一個聯系億萬人的因特網已進入我們的生活。作為一種方興未艾前程似錦的新技術,人們在充分利用它提供...
近日,在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開幕式上,多個人工智能聯合演唱了一首名為《智聯家園》的主題曲。不過,很多人可能沒注意到的一點是,就連這首主題曲的作曲也是人工智能。而在今年6月,《智聯家園》的“曲作者”人工智能“小冰”,剛剛被授予了上海音樂學院音樂工程系2020屆“榮譽畢業生”稱號。7月9日當天,小冰在微博上發布《智聯家園》MV,同時還...
最近,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的經濟界委員時,回顧自己在陜北黃土地上的貧苦日子,深情地說:“我們這代人有一份情結,扶一把老百姓特別是農民。社會主義道路上一個也不能少,全面小康大家一起走!”李克強總理在記者會上也坦誠:“我國尚‘有6億人每個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這在一個中等城市可能租房都困難。”這6億人的月收入是...
宋代文豪蘇軾,剛正不阿,平生坎坎坷坷,幾上幾下,備嘗人間酸甜苦辣咸。他由黃州貶赴汝州任團練副使,途徑九江時游覽廬山,觸發逸興壯思,揮毫寫下諸多膾炙人口的詩篇。其借景寓理、說理、明理的哲理詩《題西林壁》,曉諭“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教人辯證思維,全面考量,至今發人深省。有鑒于斯,評人品事也需自我換位思考,全方位諒察,正反兼顧...
直播賣書、直播演唱會、直播賣劇本……在互聯網時代,直播成了最時髦的傳播方式之一,如今相對小眾的“非遺”亦加入其中,進入大眾視野,更接地氣地走進人們的生活。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當晚,一場“把非遺帶回家”的專場帶貨直播節目火了。這場直播由央視主播尼格買提、王寧和淘寶主播李佳琦一同主持,在線推薦了二十多款國貨非遺小吃和地方特產,還有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