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舒婷詩歌“二重性”淺析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平靜的中國詩壇發(fā)生了傾斜和斷裂,一群名不見經(jīng)傳的青年,帶著他們“文革”中心靈上的諸多情緒經(jīng)驗,以嶄新的姿態(tài)走上詩壇。于是以舒婷、北島、顧城等人為代表的詩作,被稱為“朦朧詩”。朦朧詩的誕生,引起了當時評論界的強烈反響,“批評與贊美”同時進行。但時間是世界上最具說服力的評論家,二三十年過去了,許多朦朧詩作逐漸被人們接受和喜愛,尤其是九十年代那百花競放的“新生代詩”,更是深受朦朧詩的影響。就如沒有陳子昂的大膽嘗試,就很難有唐詩繁榮局面的出現(xiàn)一樣。可以如此說,朦朧詩不僅在當時的詩壇占盡風騷,而且在中國當代文學史上寫下了燦爛的一頁。在眾多朦朧詩人中,舒婷以她那“美麗的夢留下美麗的憂傷”和“理想使痛苦光輝”的獨特魅力,贏得了眾多人們對她的青睞。那么,舒婷的情感流程、創(chuàng)作方式、藝術魅力何在呢?本文就其一九八二年以前的若干詩作所表現(xiàn)出來的“二重性”,從以下三個方面作粗淺的探述。


    一、舒婷詩歌單純外觀和豐富內(nèi)涵的二重性

      舒婷是一位寫愛情的高手,但她的愛情詩乃至其他詩作,都并非只是停留在愛情或某一事物的表面,而是在單純的外觀下,以她那顆敏感又美麗的心靈切入,輻射出多層面、多角度的豐富內(nèi)涵。

      毋庸置疑,舒婷的最早成名之作《致橡樹》是一首愛情詩,但卻具有豐富的內(nèi)涵。

      我如果愛你——

      絕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愛你——

      絕不學癡情的鳥兒,

      為綠蔭重復單調的歌曲;

      ……

      這既是愛情的平等,更是人與人之間的平等。在復雜的人際關系中,愛情最能揭示人的內(nèi)心世界,它受著人類文明的制約,更受著歷史傳統(tǒng)、社會政治、道德倫理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從而使結合的雙方往往處于主導和從屬、統(tǒng)治和被統(tǒng)治的位置,容易失卻愛的本質。正因如此,舒婷在這里否定了依附的愛情觀:如凌霄花之于高枝,若癡情鳥之于綠蔭。同時,也否定了奉獻的愛情觀:如泉源送出慰藉,若險峰村托威儀。這些固然顯示了愛情的甜蜜與忠誠,但僅止于此還遠遠不夠。那么,什么樣的愛才是詩人之所求?

      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做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緊握在地下,

      葉,相觸在云里。

      ……

      這才是建立在相互平等基礎之上的愛情。但“你有你的銅枝鐵干”、“我有我的紅碩花朵”,如此,方能體現(xiàn)彼此人格之獨立。于是,在相互平等、獨立的情況下,“仿佛永遠分離,卻又終身相依……”真正的愛情主題呈現(xiàn)出來了。然而,“不僅愛你偉岸的身軀,也愛你堅持的位置,腳下的土地。”這樣的感情,已遠遠超越了私人感情的小圈子,更具深廣的意義和內(nèi)涵。

      在愛情的外觀下,《致橡樹》蘊含著詩人追求人格獨立與尊嚴的思想內(nèi)核,蘊含著詩人追求對祖國、人民、崇高事業(yè)的摯愛情懷,其主題已遠遠超越了小愛,更加深刻、廣泛。

      詩與現(xiàn)實之間存在著一個中介,那就是詩人自己。黑格爾在其《美學》第三卷下冊中論及詩的本質時曾說:“造型藝術要按照事物的實在的外表形狀,把事物本身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詩卻使人體會到事物的內(nèi)心的觀照和觀感。”這說明:詩人的內(nèi)心世界是現(xiàn)實和藝術的交點、升華點和突破口,詩人所抒發(fā)的是他的心靈對外部世界的感受和經(jīng)驗。舒婷的詩歌始終遵循著這種“內(nèi)心對外界的觀照方式”:在《落葉》中,于一片落葉,體味到生命永遠向上的主題;在《船》中,從一只擱淺在礁岸上的小船,感受到現(xiàn)實和理想難以彌合的痛苦;在《當你從我窗下走過》中,由一盞亮著的燈,享受到友情的溫暖;在《會唱歌的鳶尾花》中,透過愛情外觀下的窗戶,通過對自己痛苦經(jīng)歷的回憶,折射出藝術追求、人生態(tài)度、獻身激情的崇高人格。詩人在選擇某一具體題材傾訴自己心靈的激蕩之情時,將自己的思想置于一定的高度,超越題材本身的囿限,盡可能地全方位呈現(xiàn)出自己對歷史、生活、人性、理想、愛情等主題,從而使自己的詩歌在“單純的外觀下輻射出豐富的內(nèi)涵”之二重性,取得了極強的藝術生命力。


          二、舒婷詩歌溫柔寧靜和騷動不安的二重性

      舒婷在她的若干詩篇中,以其特有的溫柔、體貼、含蓄、典雅的抒情形象出現(xiàn)在讀者面前。然而,插過隊,做過臨時工,當過統(tǒng)計員、宣傳員、爐前工等等的她,在文革中心靈備受折磨的她,更在其詩作里表現(xiàn)出自己騷動、叛逆、狂悖、不安的情緒。這種“溫柔寧靜和騷動不安”的抒情形象的二重性,在其寫于一九八一年,亦代表著她創(chuàng)作里程碑的《會唱歌的鳶尾花》里,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在你的胸前

      我已變成會唱歌的鳶尾花

      你呼吸的輕風吹動我

      在一片叮當響的月光下

      ……

      我們不難看出,詩人偎依在愛人胸前的溫柔和在一片叮當響的月光下的寧靜,充滿詩情畫意,妙不可言。可“往事/像躲在墻角的蛐蛐/小聲而固執(zhí)地嗚咽著”卻喚醒了沉浸在幸福里的詩人對痛苦經(jīng)歷的回顧——

      讓我做個寧靜的夢吧

      ……

      讓我做個安詳?shù)膲舭?/span>

      ……

      讓我做個荒唐的夢吧

      ……

      讓我做個狂悖的夢吧

      ……

      于是,詩人那顆曾經(jīng)被現(xiàn)實割裂的心靈,不僅只求“寧靜、安詳”,而且更為痛快淋漓地追求著“荒唐、狂悖”的自我騷動和反抗。同時,詩人更意識到了現(xiàn)實的使命感,預感到了美好未來必須付出巨大代價的悲劇感——

      等等?那是什么?什么聲響

      喚醒我血管里猩紅的節(jié)拍

      當我暈眩的時候

      永遠清醒的大海啊

      那是什么?誰的意志

      使我肉體和靈魂的眼睛一起睜開

      ……

      這個最寧靜的時刻,變得極不安寧;這個被“愛的手掌覆蓋”的溫柔形象,睜開了她明亮的眼睛。懷著“生命的沖刺/沒有終點/只有速度”的信念,承擔起時代和民族、現(xiàn)實和未來的重任——

      你的位置

      在那旗幟下

      理想使痛苦光輝

      這是我囑托橄欖樹

      留給你的

      最后一句話

      和鴿子一起來找我吧

      在早晨來找我

      你會從人們的愛情里

      找到我

      找到你的

      會唱歌的鳶尾花

      這種復合著愛的追尋、憂患意識、使命感和悲劇感的獻身激情,由于理想的照耀而“升起一圈淡淡的光輪”。于是,詩人溫柔寧靜的抒情形象和她那騷動不安的靈魂,呈現(xiàn)出一種憂傷而又崇高的美來。

      在舒婷的諸多詩篇中,哪怕是主題較為單純之作,如《雨別》、《珠貝——大海的眼淚》、《自畫像》等,一如劉登翰在《會唱歌的鳶尾花——論舒婷》中所說,亦是在“對立的痛苦與甜蜜、相聚與別離、溫柔與堅強、平靜與騷動中,尋求二者的統(tǒng)一。”正是這種現(xiàn)實與理想、愛情與追求、歷史與人性等的對立統(tǒng)一,從而形成了舒婷詩歌理想化的創(chuàng)作追求——溫柔寧靜和騷動不安的二重性的有機結合。

      三、舒婷詩歌強烈的自我意識和對人的強烈關懷的二重性

      舒婷總是從自我出發(fā),用她那顆摯誠的心去關切他人。正如她在《詩刊》1982年第10期上所說:“我通過我自己深深意識到:今天,人們迫切需要尊重、信任和溫暖。我愿意盡可能地用詩來表現(xiàn)我對人的一種關切。”舒婷是動亂結束后最明確地提出了“人”的命題的詩人之一,其對人的價值和尊嚴的肯定的思想內(nèi)核的構成,正是因為她“自我意識”的覺醒,通過自己對周圍人的強烈關切,表達了對現(xiàn)實和歷史的深度關切。而她的自我意識和關切對象的組合,在其大量的題贈詩中得到了很好的呈現(xiàn)。

      我為你扼腕可惜

      在那些月光流蕩的舷邊

      在那細雨霏霏的路上

      你拱著肩,袖著手

      怕冷似地

      深藏著你的思想

      你沒有覺察到

      我在你身邊的步子

      放得多么慢

      如果你是火

      我愿是炭

      ……

      詩人首先便以一種真摯的同情心出現(xiàn),為所關切對象扼腕可惜。為何要嘆息?那是因為她所要關切的對象“怕冷似地深藏著思想”。


    為何要怕冷似地深藏著思想?進一步追究,是因為“你”是動蕩不安的年代里深受迫害和壓抑得幾乎失去了面對生活的勇氣的困頓者,是她所關切的飽受摧殘的一代人的代表形象。“如果你是火/我愿是炭”是詩人火熱的女性特有的溫馨,是詩人的理想——使其復燃起生命之火,復燃起勇氣和希望。而在《神女峰》一詩中——

      ……

      當人們四散離去,誰

      還站在船尾

      衣裙漫飛,如翻涌不息的云

      江濤

      高一聲

      低一聲

      ……

      這是詩人自我意識的覺醒。人性復蘇的思想,“如翻涌不息的云”,醞釀狂風暴雨般不安分的思想;如“江濤/高一聲/低一聲”,永不停息地叩擊著那禁錮女性幾千年的封建倫理道德傳統(tǒng)。“美麗的夢留下美麗的憂傷”,“但是,心/真能變成石頭嗎”?答案是理想的化身“金光菊和女貞子的洪流”,煽動了詩人甚至整整一代女性的“新的背叛”——

      與其在懸崖上展覽千年

      不如在愛人肩頭痛哭一晚

      詩人多么希望自己所關切的對象——受幾千年封建傳統(tǒng)道德束縛的女性——走出歷史、走進現(xiàn)實,到愛人的肩頭痛哭一晚,盡情享受真愛。這不僅是通過覺醒的自我對人的價值和尊嚴的肯定,更是詩人背叛的心靈發(fā)出的對歷史的有力批判和對更為廣泛的關切對象的極大鼓舞。

      正是這樣,舒婷詩歌強烈的自我意識和對人的強烈關切的二重性,構成了她的詩歌的思想內(nèi)核,進而做到了“超越自我”的藝術追求,做到了她對人、現(xiàn)實、歷史和未來等對象的深切關懷。

      誠如舒婷自己在《隨筆二則》中所言:……因為我是人。“啊,為自己崇高的使命感而自豪吧!”想起了這句名言,……我要回到人群里去。對于舒婷,我們也只能在她的這種使命感中,去理解她崇高而又自豪的心靈了。

      舒婷正是以她對藝術的大膽嘗試,對人性復蘇的深情呼喚,對理想的“愛”的執(zhí)著追求,對人間苦難者甚至更為廣泛對象的關切……構成了她的詩歌的“二重性”。舒婷取得了藝術上的成功,贏得了人們的理解和贊美。其作品,影響深遠。


    hcsm_no36去.png



    舒婷簡介:

    舒婷(1952年-),原名龔佩瑜,出生于福建龍海石碼鎮(zhèn),中國女詩人,朦朧詩派的代表人物。其擅長于自我情感律動的內(nèi)省、在把捉復雜細致的情感體驗方面特別表現(xiàn)出女性獨有的敏感,曾獲得莊重文文學獎、全國中青年優(yōu)秀詩歌作品獎,其代表作品有《舒婷文集》《這也是一切》等

    舒婷擅長于自我情感律動的內(nèi)省、在把捉復雜細致的情感體驗方面特別表現(xiàn)出女性獨有的敏感。她的詩歌充盈著浪漫主義和理想的色彩,對祖國、對人生、對愛情、對土地的愛,既溫馨平和又潛動著激情。她的詩擅長運用比喻、象征、聯(lián)想等藝術手法表達內(nèi)心感受,在朦朧的氛圍中流露出理性的思考,朦朧而不晦澀,是浪漫主義和現(xiàn)代主義風格相結合的產(chǎn)物。舒婷又能在一些常常被人們漠視的常規(guī)現(xiàn)象中發(fā)現(xiàn)尖銳深刻的詩化哲理(《神女峰》、《惠安女子》),并把這種發(fā)現(xiàn)寫得既富有思辯力量,又楚楚動人。


    image11.jpg



    久久久亚洲精华液精华液精华液| 精品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综合第一精品小说| 亚洲AⅤ永久无码精品AA| 青青草原精品国产亚洲av| 亚洲第一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国产欧洲综合997久久| 亚洲网红精品大秀在线观看| 激情综合色五月丁香六月亚洲|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电影天堂| 亚洲另类自拍丝袜第1页| 久久久亚洲裙底偷窥综合| 久久亚洲熟女cc98cm| 亚洲精品在线网站| 亚洲手机中文字幕| 亚洲日本va午夜中文字幕一区| 亚洲综合熟女久久久30p| 国产自偷亚洲精品页65页| 国产成人麻豆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亚洲综合伊人久久大杳蕉|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蜜桃| 亚洲成av人片天堂网老年人|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自产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秋霞1| 亚洲JLZZJLZZ少妇| 亚洲成?v人片天堂网无码| 亚洲色偷偷狠狠综合网| 亚洲国产成人五月综合网| 亚洲欧洲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不卡| 大胆亚洲人体视频| 精品无码专区亚洲| 亚洲女同成人AⅤ人片在线观看|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软件| 国产精品亚洲成在人线|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ⅴ香蕉|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去q| 亚洲最大的成网4438| 久久狠狠爱亚洲综合影院 | 亚洲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 日批日出水久久亚洲精品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