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刊評論
原創·首發·獨家摘要:目前一些大學生沉迷于網絡,影響身心健康、學習和道德行為,成為學校德育工作中的一個突出問題,因而對網絡不能因瑕掩瑜。制定相應的措施,把弊端“禁于未發”“防患于未然”,讓優勢發揮到極致,這就是迎接網絡時代的積極態度。在今天,一個聯系億萬人的因特網已進入我們的生活。作為一種方興未艾前程似錦的新技術,人們在充分利用它提供...
近日,在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開幕式上,多個人工智能聯合演唱了一首名為《智聯家園》的主題曲。不過,很多人可能沒注意到的一點是,就連這首主題曲的作曲也是人工智能。而在今年6月,《智聯家園》的“曲作者”人工智能“小冰”,剛剛被授予了上海音樂學院音樂工程系2020屆“榮譽畢業生”稱號。7月9日當天,小冰在微博上發布《智聯家園》MV,同時還...
最近,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的經濟界委員時,回顧自己在陜北黃土地上的貧苦日子,深情地說:“我們這代人有一份情結,扶一把老百姓特別是農民。社會主義道路上一個也不能少,全面小康大家一起走!”李克強總理在記者會上也坦誠:“我國尚‘有6億人每個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這在一個中等城市可能租房都困難。”這6億人的月收入是...
宋代文豪蘇軾,剛正不阿,平生坎坎坷坷,幾上幾下,備嘗人間酸甜苦辣咸。他由黃州貶赴汝州任團練副使,途徑九江時游覽廬山,觸發逸興壯思,揮毫寫下諸多膾炙人口的詩篇。其借景寓理、說理、明理的哲理詩《題西林壁》,曉諭“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教人辯證思維,全面考量,至今發人深省。有鑒于斯,評人品事也需自我換位思考,全方位諒察,正反兼顧...
直播賣書、直播演唱會、直播賣劇本……在互聯網時代,直播成了最時髦的傳播方式之一,如今相對小眾的“非遺”亦加入其中,進入大眾視野,更接地氣地走進人們的生活。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當晚,一場“把非遺帶回家”的專場帶貨直播節目火了。這場直播由央視主播尼格買提、王寧和淘寶主播李佳琦一同主持,在線推薦了二十多款國貨非遺小吃和地方特產,還有絹...
“膚色深就不要穿亮色的衣服啊,會顯黑的。”“天啊,她都這么大年紀了怎么還穿這種小孩子穿的衣服啊。”“小個子就別穿長裙了,不好看。”諸如此類的話我時常聽到,這些評論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用固化的審美來定義美與丑。從遠古時代起,人們就沒有停止過對美的追求,可是如今我們對美的認識真的正確嗎?我們真的有正確的審美嗎?何為審美?客觀而言,審美...
自信息時代蓬勃發展以來,“鍵盤俠”一詞越來越多地浮現在大眾眼前。所謂“鍵盤俠”便是那些占據著道德制高點,發表著“個人正義感”和“個人評論”的人群,熱衷于在網絡中發光發熱,對熱點新聞,對名人軼事,對社會事件品頭論足。更有甚者以手指操縱按鍵,不只是進行簡單的評論詆毀,而是衍生為網絡暴力。驕傲出自淺薄,狂妄出自無知。“鍵盤俠”其實就藏在我們...
在短視頻如此火爆的時代,人人都想分一杯羹,各種移動短視頻平臺用戶突飛猛漲,抖音的注冊用戶已達到了六億,日活躍量達到了三億。快手、b站等等視頻網站,讓每個人輕輕松松成為創作者,成為自媒體。同時,在短視頻浪潮中脫穎而出也成了每個創作者夢寐以求的事。短視頻市場愈是火爆,作品內容也愈是魚龍混雜,為了出名、吸粉,博人眼球,一些人的作品就觸及到了...
無論是不堪忍受身材日益橫向發展而立誓要“燃燒我的卡路里”,還是憑著“頭懸梁、錐刺股”的滿腔熱血以求達成flag,不出意外,最后以失敗告終的人會占絕大多數。遭受疫情的我們度過了史上最漫長的假期,如何利用好這段居家時光給自己充電?如何在缺乏約束的狀況下形成自律?如何避免讓自律最終淪為“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假期調劑品?《習慣的力量》一書中...
受疫情影響,今年上半年,人們幾乎成了宅男宅女,網絡代替出門。遠程上課、會議,點外賣,好友暢談。足不出戶即可縱覽天下大事。人們樂此不疲地分享遇到的趣聞,QQ空間、朋友圈上說說、分享如潮水般涌向我的手機;微博熱搜幾分鐘就換,抖音、快手的短視頻一個比一個有趣。久而久之,沉迷于其中的你發現,天色也轉黑,時間來到了晚上八點,刷了一個多小時,作業...
李子柒在微博、抖音以及YouTube上獲得了大量關注,是全球首個YouTube粉絲破千萬的中文創作者。她制作的視頻引起了海外廣大網友對中國文化的濃厚興趣,成為中國文化走出去的又一個現象級話題。記者專訪山東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馮強副研究員,請他分析李子柒視頻內容的傳播特點及傳播意義。李子柒的視頻傳播特點在傳播平臺方面,李子柒在微博、YouT...
hi~孩子們回答問題積極、準確的時候,記得給他們豎大拇指鼓勵。課程結束的時候,記得和孩子們揮手說再見。Saybye~3.上麥互動就是孩子通過麥克風和老師互動。上麥互動特別重要。這個是和孩子產生面對面交流感覺的互動形式。需要注意:1)上麥方式:有的直播平臺可以讓老師抱指定學生上麥,有的平臺需要學生自己主動上麥,老師不能選擇;2)鼓勵孩子...
“吃瓜”作為近幾年的網絡熱詞,在我們的日常交流中頻頻出現,“吃瓜群眾”也逐漸成為了許多網民們頻繁使用的自稱。由于今年的特殊情況,很多居民宅居家中,百無聊賴的他們不僅開發出了許多生活新技能,還在各大媒體上津津有味吃起了“瓜”。從疫情防控到花邊新聞,從權威發布到網友爆料,“瓜”長出一撥又一撥,網友們在“吃瓜”的同時也踴躍參與發言,陳述自己...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讓畢淑敏以2003年的“非典”為背景創作的小說《花冠病毒》,再次為人所熟知。《花冠病毒》吸引我的第一點就是對現實生活的神還原,就連小說里病毒的名字“花冠病毒”也與我們正在經歷的這次疫情中的“新冠病毒”十分相似。書中的故事也發生在一個坐擁千萬人口的大城市———燕市,病毒的突然入侵讓諸多專家束手無策。政府再三權衡后選擇了...
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同奮戰在抗議前線的醫護工作者們一起與我們共同加油“最初,沒有人在意這場災難。這不過是一場大火,一次旱災,一個物種的滅絕,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這場災難和每個人息息相關。”——流浪地球》這段話,真真地道出了疫情籠罩下我們每個人的...
傳統媒體和新媒體應該何去何從編者按:隨著互聯網發展,新媒體崛起,傳統媒體已經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請問,同學你已經有多久沒有看報紙了?又有有多久沒有靜靜的捧一本墨香了?每天晚上七點半的天氣預報是不是已經成為了小時候的回憶?而你現在像不像是“被手機封印的亞子”呢?同學對著手機哈哈大笑是否已經成為了你日常的樣子?互聯網發展至今,向新興媒體已...
前不久,濟寧市某中學教師林某在網課開始前為學生播放明星肖戰的新歌,一學生留言稱“肖戰必糊”,引發林某激烈批評,并讓該生“滾出去”。此事件曝光后一度成為微博熱搜話題。類似登上熱搜榜的新聞還有5月15日廈門某中學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向學生“安利”肖戰,以及2017年河南一幼師組織學生為王俊凱應援等。層出不窮的組織或引導學生應援明星事件,將...
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大學生的日常學習轉向線上進行,隨之而來的是宅家自習的方式受到了大量關注。筆者了解了幾款在大學生中較為流行的“學習自律”軟件,“番茄todo”APP有近6000萬的下載量,“Forest”安裝次數逾3000萬。同時,微博上的studyaccount超話有超一百萬的粉絲,B站每場自習直播的參與者數量近萬,其中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