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瓜”作為近幾年的網絡熱詞,在我們的日常交流中頻頻出現,“吃瓜群眾”也逐漸成為了許多網民們頻繁使用的自稱。
由于今年的特殊情況,很多居民宅居家中,百無聊賴的他們不僅開發出了許多生活新技能,還在各大媒體上津津有味吃起了“瓜”。從疫情防控到花邊新聞,從權威發布到網友爆料,“瓜”長出一撥又一撥,網友們在“吃瓜”的同時也踴躍參與發言,陳述自己的觀點。但是在這些海量的評論中,我們不難發現,有一些網友的發言似乎缺少理智,與其說是討論問題,不如說是借助互聯網肆意宣泄自我情緒,使原有的網絡言論環境變得烏煙瘴氣。
譬如去年在微博上鬧得沸沸揚揚的安徽女子稱遭“奸殺”威脅事件,該女子自稱被某男子騷擾,并拍視頻博取網友同情。結果失去理智的網友在完全沒有搞清楚事件實情的狀況下,火速挖出被控訴男子的信息,并實施了辱罵騷擾。但沒過多久,事件出現極大反轉,原來女子才是真正的侵權對象,令網友們大跌眼鏡。實際上,網絡上的信息魚龍混雜,真假難辨,這就要求我們在“吃瓜”的同時保持相當的理智。
在沒有親身經歷某些事時,人們往往會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并用自己的一套思維來判定事情的是非對錯,很多時候容易忽視事
件背后的真相,盲目譴責或盲目同情,這不僅會對當事人造成負面影響,而且也不利于網絡公共環境的發展。
那么我們該如何理智“吃瓜”,凈化網絡環境呢?網絡世界不同于現實世界,每個人都隔著一層網絡的面紗,真實身份通常難以識別,這就導致有些網民肆意發表不當言論,并認為言論自由是自己的一項合法權利。我們首先要認清權利與義務是相一致的,我們在發表言論的同時,更應當對自己的言論負責,只有對自己的言論擔當起來,網絡環境才能得到凈化。同時,“人肉”一詞的出現讓廣大網友發現了解決事情的新途徑。但我們要理性認識到,“人肉”他人本身就是一件違反法律規定的事,我們在“吃瓜”時,不僅要對言行負責,更要遵紀守法,做守法的網絡公民。現在,有許多媒體為了博人眼球,不惜夸大事實,甚至憑空捏造,偽造事實,引導大眾輿論導向。我們要做到的,是不信謠,不傳謠,在事件沒有真正確定時,保持理性,拒絕沖動,做文明的網絡公民。
在生活快節奏時代,人們難免在日常生活中通過“吃瓜”來了解世間百態。“瓜”雖易吃,吃好卻不易,唯有保持理性,透過事件洞悉真相,才能成為優秀的“吃瓜群眾”,達到凈化網絡環境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