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稿
新聞采訪在大多數情況下是面對面進行的。個別采訪、會議采訪、現場采訪、蹲點采訪、走動采訪,記者和通訊員都要與采訪對象見面。這樣的采訪,通過口問、耳聽、筆記,現場感強,與采訪對象直接交流,采訪內容具體而深入。然而,由于種種特殊的原因,記者和通訊員一時到不了現場,在這樣的情況下,可以不可以用電話采訪的形式來完成任務呢?電話是傳遞信息的重要方...
?企業、學校、醫院、政府機關等單位經常會開展一些活動,比如:文藝匯演、演講比賽、運動會、參觀訪問、送溫暖活動、祭奠英烈、公益活動等?;顒咏Y束后,需要寫一篇新聞稿,應該怎么寫呢?三種常用的報道方式常用的寫法有3種:第一種是經典式的新聞稿(消息),...
編者按為更好提高大家寫作技巧和水平,本網推出《說說寫文章的小故事》系列。該系列由人民日報高級編輯、人民日報海外版原副總編輯劉國昌老師撰文。《說說寫文章的小故事》系列由若干篇短文組成,每篇講一個故事,文末進行點評。劉國昌老師在人民日報工作的40多年時間里,對文章寫作積累了不少資料和深刻感悟。他將這些內容以講故事、寫點評的形式撰寫成文,與...
與學員的N次通信改改標題上的“白米飯”現象(第十二封信)劉國昌一學員在微信上與我討論如何把標題做好的問題。我問他:“你知道標題上的‘白米飯’現象嗎?”他搖頭,并請求我詳細給他講講。于是,有了下面的文字——桌上擺著兩碗米飯,一碗是白米飯,另一碗是...
新聞中的消息稿,指的是那些對新聞事實進行直接、迅速、及時報道的稿件,如會議消息、事件動態消息、綜合消息、人物消息、經驗消息等。這些稿件在各類媒體上使用的頻率最高、數量最多,是新聞工作者最常用的一種體裁,也是出稿速度最快的一種稿件。在各通訊社的發稿量中,消息約占60%以上。寫消息莫入誤區與其它新聞體裁通訊、評論、專訪、述評等相比,消息的...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與學生們的一次交流中說:“有人問我,你成功的秘訣是什么?我說沒有什么秘訣,我是有經驗。我成功的經驗可以用8個字來概括:知識、汗水、靈感和機遇。知識是基礎,汗水要實踐,靈感就是思想的火花,這人人有,你不要放棄它。機遇寵愛有心人。”多么完美的回答,多么精煉的概括!科學與文學是相通的。這個答案不但適用于科學研究,...
最近看中國新聞史,對當年老記者描述毛澤東的報道頗感興趣,也引發了一些思考。現摘錄些許與大家分享——其一:1944年夏秋間,時為《新民報》主筆的趙超構在長篇通訊《延安一月》中,對毛澤東這樣寫道:身材頎長,并不奇偉,一套毛呢制服,顯見已是陳舊了。領口是照例沒有扣的,一如他的照相畫像那樣露著襯衣。眼睛盯著介紹人,好像在極力聽取對方的姓名。談...
??與學員的N次通信在校參加媒體工作,可提高與人打交道的能力(第十一封信)劉國昌北京某大學有個學生通訊社(以下簡稱“學通社”),在校一些學生踴躍到那里工作,積極參與各種活動。最近一位學生在微信中談了他的體會:“我是一個內向不自信、不善于交際的男...
我當過10年的通訊員,后來才當上記者。在當通訊員的歲月里,整天忙忙碌碌地寫稿,從班組小結到車間總結,從車間主任的講話稿到給廠報投稿,直至給省級、中央級報刊投稿。但是,在工作中很少思考“怎樣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通訊員”這個問題。如今,靜下心來,回顧總結一下,與廣大通訊員作個交流。是熱愛也是責任通訊員身處一線,每天在本職工作之余,兢兢業業地...
在閱讀文章時,抓住“關鍵詞”很重要。博客熱門的那幾年,每當我寫好一篇博文時,總要選出五六個“關鍵詞”,把它們列在文章下方“關鍵詞”一欄上,以便于讀者索引查閱。“關鍵詞”是文章的“核”,也是網絡搜索的主要方法之一,它本來是圖書館學中的詞匯。在寫新...
?與學員的N次通信從一條稿子說通訊寫作:請把握好這“三個點”(第十封信)劉國昌不少學員經常就如何寫好通訊進行探討,總覺得“費了好大的勁兒還不落好”,原因何在呢?在此說說我的體會,與學員分享。誰都知道,通訊是媒體人常用的一種寫作體裁。好的通訊確實讓人過目難忘,有的還讓人多看幾遍。那生動的細節、那感人的話語,往往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也...
如何編輯專版?請注意“五個環節”劉國昌編輯專版是媒體特別是紙媒常用的一種編排手法。要將其編得好、引人注目,其中有不少的講究。下面我們就此探討一番。一、專版什么樣?請先看幾塊專版——例一:人民日報2020年09月26日星期六,第6版《視覺》專版《人民日報》(2020年09月26日第06版)這塊專版的主題是:秋色好,旅游旺。專版上共安排了...
上個月,我赴外地一個新聞研修班講學。講課內容有7個方面:1.新聞采訪、寫作及新聞標題的制作藝術;2.宣傳策劃、編輯及如何提高上稿率;3.新媒體稿件的寫作技巧;4.重大社會事件新聞報道注意事項和把握要領(如:重大自然災害、疫情、突發公共安全事件等);5.公文寫作技巧及把公文變成新聞稿件;6輿情危機處置原則和技巧;7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的合...
學習新聞的定義,從寫作新手轉變為行家??姚贛南??有的記者或通訊員整天忙忙碌碌地寫稿發稿,但提高不快。究其原因,是缺少對新聞學理論的學習。在新聞學原理中,新聞的定義是重要的一章,是一塊基石。弄懂什么是新聞,提高對新聞的認識,便能較快地從新聞寫作新手轉變成行家里手。關于新聞的定義,在我閱讀過的新聞專業書中就有幾十條之多。今天,我們一起來...
從“新聞”中尋找“新聞”——企業報“新人”采訪“法寶”(一)王天海●著名雕塑大師羅丹說過:“生活中不是沒有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這句話用在企業采訪?中,可理解為“企業中不是沒有新聞,而是缺少發現新聞的眼睛?!??????對于絕大多數企業...
新聞是用筆寫出來的,更是用雙腳跑出來的。記者和通訊員腳力強健,視野就開闊,接觸的人和事多,采訪線索多,就能從中選擇出好題材,寫出好新聞。那些想坐在辦公室就想寫出好新聞的人,無異于緣木求魚、閉門造車,是不可能獲得成功的。而那些寫出名篇的優秀記者,...
學新聞既要學“術”又要學“道”姚贛南??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記者、通訊員,在學新聞的過程中不但要學“術”,而且要學“道”。??有道?無?術,術尚可求也;有術無道,止于術。這句話說明了“道”的重要性。掌握了“道”,就能很快通向成功之路。?“道”是方...
做標題,是媒體人天天都要做的事情,足見其有多么的重要!有位學員深感做題的重要,幾乎每天都在用心琢磨,但苦于進步不大。我告訴他,別急,有一招挺有效:那就是抓“點”上題是關鍵。為何?道理很簡單,因為標題是要給人看“主要點”的;讀者也是要看“主要點”...
請先看一看下面的這幅圖片和說明——百舸爭流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控制,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生活重現勃勃生機。圖為珠海、澳門附近水域船只往來的忙碌景象。新華社記者陳曄華攝(人民日報海外版,2020年09月15日,第04版)看了之后,發現什么毛病了嗎?圖...
第一步:與寫作結緣談起我的寫作,要回到10多年前的大學校園里。那時,還是一名來自農村,說話、穿著、學習都不起眼的文學院學生,出于對寫作的興趣,加入了校學生會宣傳部,承擔起《學生會通訊》的編輯。作為部門負責人,每逢學校搞大型文體活動,我都去做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