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刊組稿
??與學員的N次通信記者寫故事與作家寫故事,有何異同?(第二十一封信)劉國昌劉老師:您好!今天向您請教一個關于講故事的問題。現在媒體上都提倡講故事,以此來吸引更多的讀者。我覺得這很好,人們都喜歡聽故事、看故事。那么,作為記者講故事如何把故事講得...
小時候,聽過一個“盲人摸象”的故事,說的是有4位盲人去摸大象,第一個摸身體,說大象像墻;第二個摸腳,說大象像樹干;第三個摸鼻子,說大象像水管;第四個摸牙齒,說大象像玉一樣的長棍子。由于沒能看到整個大象,他們只了解局部的真實而不知整體的真實,犯了盲目性、片面性、絕對化的毛病。寫新聞報道可不能盲人摸象,不能犯以部分代替整體的毛病,更不能因...
?在中國近代新聞史上,涌現了一批名記者,他們都有一顆赤子之心,懷著“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志向,在新聞界留下了濃重的一筆。他們的一個顯著特點是都具有深厚的筆底功力,寫出的文章深刻而生動,推動著社會進步。那么,他們的筆力是如何練就的呢?我們通過了...
?《說說寫文章的小故事》系列之十寫文章時如何做到議論風聲?劉國昌古往今來,為文者都講究寫文章要議論風聲,讓人看得有趣、有味。如何做到這一點呢?沒有一定的規則,同時也因人而異。有的寫得好些,有的則差點火候。但作為一個寫作的方向,大家都還是朝著這個...
???與學員的N次通信????寫稿時,你會運用新聞背景嗎??????(第二十封信)?劉國昌????XX學員:你好!看到你的來信。你想具體了解一下如何運用新聞背景的問題。這個問題提得好!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運用新聞背景,是寫稿中經常遇到的...
媒體人身上有“三功”,你練得如何????王默?媒體人身上有“三功”:即“摳字功”、“敲文功”和“磨題功”。這“三功”,是媒體人身上的硬功夫,每天都在練。所不同的是,有人練得好些,有人練得差些。下面我們來具體剖析一番——??一、“摳字功”:??????媒體人每天都要與文字打交道,練好“摳字功”是基礎,甚為重要。常聽一些人說,“某某文字不...
調查報告不是通訊,寫好它有辦法!姚贛南一位新聞宣傳干部在工作中遇到了難題:領導讓他寫一份職工培訓情況的調查報告。他對我說:“調查報告我沒有寫過,我用寫通訊的辦法照貓畫虎去寫行不行?能不能給我提一些寫作的建議?”調查報告與通訊的不同處???筆者對他說:“你會寫通訊,也一定能學會并寫好調查報告。但是不要用寫通訊的方法去寫。我提供你一些方法...
寫作的十二條寶貴經驗及其評析姚贛南讀書時,作一些筆記,抄錄些名言,寫一些體會,日積月累,很有好處。近日,把一些名人關于寫作的經驗之談以及自己的理解整理了一下,共12條,可供參閱。1.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白居易??評析:白居易...
新媒體環境下新聞寫作有哪些“新”變化???一帆?隨著信息網絡技術的不斷進步,新聞行業的發展也迎來了巨大挑戰和機遇,新媒體的誕生,使新聞業邁入了新的時期。在新媒體背景下,新聞寫作開始融合傳統媒體的優勢并加以創新,越來越貼近大眾的喜好和需求,在新聞...
全國優秀新聞工作者最高獎叫做“長江韜奮獎”。它是經中央批準,由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組織評選的一個獎項,每兩年評選一次。2020年11月2日,第三十屆中國新聞獎、第十六屆長江韜奮獎評選結果揭曉,評出長江、韜奮系列各10位獲獎者。這個獎項是怎樣設...
時屆年底,包括高校校報、企業報在內的各個媒體都在籌劃撰寫《年終專稿》。這是一個重要的環節,務必要全力落實好。在這里我想向大家介紹,2020年12月16日,人民日報在一版刊登了由新華社記者寫的題為《逆風破浪開新局——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引領...
新媒體時代,新聞行業的發展日益加快,互聯網技術的不斷進步使得新聞業出現了日新月異的變化。隨之而來的就是大量新聞內容的出現。對媒體而言,如果對你所獲得的新聞素材不加以合理的整理,則新聞質量就會大打折扣,最終導致媒體自身的公信力降低,影響媒體的可持...
什么是新聞的“2+1原理”????有的學員問:“單位的日常工作能不能當作新聞來寫報道?”我的回答是:“有的能,有的不能。”他又問:“什么可寫?什么不要寫?”我回答:“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如果你能從總體上理解新聞報道的‘2+1原理’,你便會有一個...
與學員的N次通信再說新聞是這樣“發現”的(第十九封信)劉國昌XX學員:你好!你來信說看了我寫的《新聞是這樣“發現”的》一文后(見12月15日本網),引起不少的思考,周圍一些同志也引起關注與熱議。這讓我頗感欣慰。確實,如何“發現”新聞,是一個值得...
提起企業、提起宣傳,人們總會想到那一篇篇精彩的新聞宣傳報道。的確,無論文字、圖片或者視頻,只要是反映企業正面形象和良好精神風貌的報道,都是對企業發展的鞭策與鼓舞,能更好激勵干部職工干事創業、追求更大的效益,同時對提升企業知名度、樹立品牌形象有著...
我為什么走上了寫稿這條道?王天海我為什么走上了寫稿這條道?這條道適合我嗎?我能一直走下去嗎?今天,我在一遍遍思考這個問題。如果走上這條道,我能不能堅持下去?我究竟適不適合吃寫稿這碗飯嗎?這條道,能不能給我帶來想要的歡樂與幸福?1我是一個決心要做...
在編采實踐中,我國媒體界一些領導和記者編輯陸續形成了一些通俗易懂的新聞術語。這些新聞術語,簡短明確,富有韻味,朗朗上口,對于指導采訪、寫作有著明顯的指導、促進作用。下面我們來看看這些通俗易懂的新聞術語——1站在天安門看問題,站在田埂上找感覺。這句話是人民日報社原社長楊振武在一篇文章中提出的。這句話指出了記者的出發點和立腳點。作為一個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