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寫作
新聞評論的主要特點及寫作要點新聞評論是一種政論性的新聞體裁。它是針對新近發生的,具有普遍意義的新聞事件和迫切需要的解決的問題,發議論、講道理,直接發表意見的文章。(一)新聞評論的特點概括起來大致有四點:1.針對性。所謂“文章合為時而著”,便是將...
什么是跨筆?跨者,跨度之跨,跨越之跨也。也就是說,無論是描寫、議論、敘述等等,都采取大跨度和大跨越的方法。在電影的拍攝中,有推拉鏡頭的方法。把鏡頭拉起來,就是一個全景的大場面;把鏡頭推進去,就是一個特寫的畫面。迅速的推拉,就會形成一個大跨度或是...
網絡時代的新聞寫作的新特性體現在傳播介質的不同使網絡媒體新聞的采寫有著與傳統新聞相比更為特殊的要求,鑒于受眾在網絡新聞傳播過程中的心理及行為方式出現的新變化、新特點,網絡新聞傳播在遵循新聞寫作基本原則的同時,運用網絡新聞傳播自身的特殊規律,使用...
常有一些同志問,寫評論應從哪些方面下功夫呢?依我的經驗來說,應該在立意、語言這兩個方面多下些功夫。為什么呢?眾所周知,新聞評論是基于新聞事實而發的議論,要有新聞性自然是新聞評論題中應有之義。但切莫忘記,評論不同于新聞,評論更重要的是要通過分析、...
趙超構(1910-1992),長期擔任《新民晚報》總編輯,同時,他還是著名的報刊雜文家,著有《延安一日》、《未晚談》、《林放雜文選》等,在新聞界享有盛名。趙老寫短評,堪稱一絕。他都有哪些絕招?根據他平時所談,梳理出以下7條:1、題目抓得小一點,...
1、稿件是否有讀者愿意看?讀者看報紙最關心的還是與自己有關的信息,選擇稿件時,要判斷這篇新聞讀者感不感興趣,哪一類讀者感興趣?如果一篇新聞只有少部分讀者感興趣,或者沒人感興趣,那么這篇新聞的價值就不大。2、稿件是否能讓讀者有所收獲?新聞就是還原...
一、學會對采訪的材料進行剪裁。我們采訪后,做了記錄,就好比是做衣服有了布料,但有了布料并不等于就做出了好衣裳,要做好衣裳,還得對布料進行剪裁,加工。同樣我們要想將采訪所得整理成一篇采訪稿,也得學會對材料進行剪裁,加工。怎樣剪裁、加工呢?就是要根...
消息是最為重要的報道形式。說容易是因為它形式規范,易于操作。說難則是因為,消息篇幅短小,要求微言大義。寫作消息要設想并回答讀者問的問題,這些問題就構成了新聞五要素,即:When(何時)、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
“虛筆”是書法術語,它是眾多筆法形式的一種,與“實筆”相對。“虛”不是指虛構,而是一種側面的、間接的、抽象的描敘手法,又可稱作暗寫。近些年來,新聞報道不斷地向其他傳統藝術吸收和借鑒新的表現手法和敘述技巧。新聞寫作突破了原先程式化的模式,呈現出空...
新聞作品形成自己的風格,是記者成熟的重要標志之一。有人曾這樣說,某人的新聞作品,即使是捂上作者的名字,只要讀一讀文字,就可以知道是誰寫的。進入21世紀,中國傳媒改革更加深入,從自發走向自覺,從觀念更新走向制度創新,從邊緣突破走向了中心突破。新聞...
近年來,愛心題材的報道逐漸增多,一個個愛心節目背后的情感力量深深地觸動了觀眾,而央視推出的“道德模范評選”,更使人看到了久違的道德力量之美。大多數愛心類節目所關注的對象,沒有豪言壯語,也沒有驚天動地,但當他的離去帶給家人深深痛苦的時候,愛心的種...
修辭學的轉向與新聞修辭“修辭學轉向”的出現是20世紀新修辭學與其它眾多學科如語義學、交際學相結合的結果,同時也代表了修辭學發展的無限潛能——修辭無所不在。新的修辭理論開始強調修辭學的多學科交叉性及其巨大的實用價值。修辭學突破了古典修辭學的研究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