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論
很多作家一開始也是寫的不好,被別人笑話,更不要說我們了,寫的不好不可怕,只要天天堅持練習就可以。可怕的是知道寫得不好,還不去行動,這才可怕。第二、就是寫作就不要怕被別人恥笑。很多人為什么不敢寫,就是總覺得自己寫得不好,朋友、同事、或者家人看到了要笑話你。其實,是你想多了,別人哪有時間笑話你?都是自己想的罷了。一般是你寫得不好,別人都會...
與文字打交道。我從小就喜歡閱讀,偏愛文學,自己也想成為作家,后來還算實現了理想,學了自己喜歡的漢語言文學專業,又從事的是對口的自己熱愛的編輯工作。我也一直想寫,特別是從事文學創作,但卻總是不知從何下手,都是零零碎碎偶爾寫一篇兩篇,過很久才又有寫的。我的鋼筆字是按印刷體規規矩矩從小練習出來的,所以寫得還算行,但有一個問題,就是那一捺是很...
最近看新聞,總有種戛然而止的感覺。比如,廣州荔灣有住戶家門被“開鎖排查”事件。有媒體報道,廣州某小區業主在酒店隔離期間,家門鎖被社區拆掉強行破門,涉及數十戶。7月18日,廣州市荔灣區疫情防控指揮部通報稱,是因為發現仍有密切接觸者隱匿家中,因此在某天凌晨,街道、居委會、物管員對重點樓層84戶住戶在全程錄像的情況下,逐戶開鎖排查后隨即給房...
1995年盛夏時節,第四屆中國傳播學研討會在成都召開,我從鄭州登上綠皮火車,同北京出發的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所老師明安香、陳力丹、王怡紅等會合,入關中,過秦嶺,攀蜀道,其情其景恍如昨日。沒想到,此后再無緣這個全國首屈一指的傳播學平臺,直到今年受邀參會。如果我能忝列中國傳播學的一介后學,那么但見前輩老人一個個遽歸道山,同輩老友一個個淡...
數字科技不僅豐富了內容表現形態,出現了包括交互內容在內的專為新傳播形態制作的數字內容,也深刻改變了內容的表達邏輯。這體現了數字科技對內容生產、表達和傳播底層邏輯的深刻重塑。“數字內容與傳統內容的核心區別至少包括兩點:一是數字內容不僅提供有意義的信息,還搭載傳播者與受眾的聯系,二是數字內容實質上是內容與傳播策略的組合體。即數字內容本身已...
一篇好的快訊,不僅要炒出“宮保雞丁”的速度,而且最好還要有“佛跳墻”的“營養”和“鮮度”。特別在新聞大事件來臨時,抓住這兩點,更能讓稿件增鮮、提色。2001年7月13日晚,時任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宣布2008年奧運舉辦城市“花落”北京的時候,中新社北京分社的兩名記者早已等候在北京乃至中國的心臟地帶——天安門廣場。他們是那場“新聞大戰...
“對不起”被普遍認為是禮貌語中的道歉語一類。《現代漢語詞典》將其解釋為:“對人有愧,通常為表示抱歉的客套話”。其典型的用法可以在以下句子中得到體現:(1)對不起,讓您久等了。(《現代漢語詞典》(2)對不起,剛才網絡不好,我沒太聽清楚,您可以再說一遍嗎?(網絡語料)例(1)、例(2)是“對不起”最為常見的用法,即說話人為自己的言行向聽話...
五年前的花白的頭發,即今已經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臉上瘦削不堪,黃中帶黑,而且消盡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間或一輪,還可以表示她是一個活物。她一手提著竹籃。內中一個破碗,空的;一手拄著一支比她更高的竹竿,下端開了裂:她分明已經純乎是個乞丐了。“一手拄著一支比她更高的竹竿,下端開了裂”,這句話很值得玩味。魯迅先生...
生于互聯網時代,長于互聯網時代的年輕人,使用智能手機、電腦等工具,通過互聯網獲取信息,已經成為生活方式之一。媒體新聞敘事語言需要熟悉年輕人的喜好、趣味以及交流方式,用他們熟悉的語言,吸引他們,進而產生共鳴。微博、微信公眾號、新聞客戶端,“兩微一端”是傳統媒體進軍互聯網的主要方式。在互聯網平臺上,傳統媒體通過改變新聞敘事語言,努力塑造著...
如何讓新聞內容更加吸引觀眾,一直以來都是新聞從業者在思考的問題。《用表演的方式傳播新聞:“現場新聞”的優勢與弊端》這篇文章為我們介紹在媒體轉型的大背景下,媒體機構持續采取的具有創造性的傳播形式——現場新聞(livejournalism)。《淺析美版“公眾號平臺”Substack:自媒體創作仍是好出路嗎?》一文則帶領我們去了解以Subs...
每次到基層做分享,總能收到學員們的反饋。這些反饋大多是正向的,且有思想,說明他們認真聽課,獲得了啟發。他們的啟發也啟發了我。這次到華南授課,授課點在東莞,廣州、深圳、廣西、海南、福建等分支機構通過視頻聽課。課后多個通訊員發來微信,表示很有收獲,其中一個字數最多,也很具體,尤其“不把寫稿當做任務,而是當做提升自己的方式”,讓我頗感欣慰。...
從1991年開始,中國新聞獎每年評選一次,迄今已舉辦31屆評獎活動,每年從全國各地新聞媒體各種作品中評選出350件左右。一般來說,獲評全國新聞獎的作品大多堪稱精品佳作,具有很好的示范意義和導向性作用。近年來,中國新聞獎評獎一直強調堅持“公平、公正、公開”原則,統籌兼顧中央媒體與地方媒體,發達地區與欠發達地區,平面媒體與廣電媒體、新媒體...
如豐子愷《白鵝》一文寫白鵝:鵝老爺偶然早歸,伸頸去咬狗,并且厲聲叫罵,狗立刻逃往籬邊,蹲著靜候。讀完,忍不住笑出聲。豐子愷太有意思了!鵝成了老爺,狗偷吃后被鵝老爺叫罵,居然還敢繼續蹲候。這是一種難得的趣味。內心充滿生活趣味的人,筆下才能流淌出滿是趣味的文字。03個性?
“紅藍筆”說,是人民日報社原總編輯李莊老師的一句名言。他說,藍筆說的是“寫稿”;而紅筆說的則是“改稿”。作為一個媒體人,不僅要會“寫稿”,更要會“改稿”。如果滿足于“會寫稿”,而不會“改稿”,那就不是一個全面的、完整的媒體人。由此可見,寫稿和改稿是兩個不同的“活兒”。倘若說寫稿是“白手起家”的話,那改稿就是“精雕細刻”,或“錦上添花”...
Hello寶子們~俺又來了,二次出道的“回鍋肉”瘋狂營業中~今年開始,走老師本走要進軍實務界了,主講消息課程,除了授課之外,還會負責實務消息專欄。我給這個專欄取名【我有一個好消息】,一來,我會在課程和專欄中和大家分享很多經典的消息報道,也希望能夠幫助大家寫出越來越好的新聞消息;二來,是想祝福大家今年都能心想事成,期待你們明年如愿上岸,...
真是巧啊,高考前做了個題為《修辭想象力:議論文寫作的加分技巧》的公益講座,分享如何借助“修辭想象力”打開思路,錨定命題意圖,找到角度落點。今天各地作文題一出來,粗略審題后,我有一種強烈的感覺:這些題目都帶著濃厚的修辭性,缺乏修辭想象力的考生,很難寫好今年的作文。掌握修辭想象力,能從材料的隱喻中延伸開來,找到落點,舉一反三,與現實對話,...
“不就是治沙造林嘛,有什么可寫的?我要寫,就得寫重大主題。”這是一些通訊員的口頭禪,在他們眼中,就沒什么值得寫的新聞。至于散文、隨筆,他們更瞧不上,認為這不能滿足單位的宣傳需要。在單位領導多次過問后,這些通訊員終于動筆了,“我縣今年造林3萬畝,其中張村100畝,李村100畝,王村100畝……(此處省略297個村)”。這就是典型的眼高手...
對于初學寫作者來說,下基層,多體驗生活,的確是十分必要的,但除此之外,也需要坐下來學點基礎知識和文字運用、稿件構思等基本功,不能把后者不加分析地統統說成是“閉門造車”。“閉門造車”是個反義詞,本意是指不管客觀實際主觀亂闖。用在寫作上,往往用以諷刺那些足不出戶,冥思苦想,專做理論脫離實際文章的書呆子。要當一個合格的報道員,自然不能一不深...
登稿子要靠“碰”嗎?“登稿子要靠碰”的看法是不對的,同時,對自己提高寫作能力也并無好處。要知道,一篇稿子在版面上變成鉛字,是要經過編輯精心篩選和刪改,經過組長、部主任及社領導嚴格把關的,質量差的稿子即使一時蒙過編輯的眼睛,最終也會在層層審查把關中被淘汰。這就告訴我們,稿件見報是要靠質量的,而不是靠“碰”的。說“登稿子要靠碰”,完全否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