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編輯
這兩篇推文,緊扣新華日報重點策劃,在報紙推出重點報道版面后,同步推出相應推文,既體現了時效性,也擴大了傳播面。總要來南京蓋個章吧!不經意間,南京火遍全網。推文從“90后熱衷于集章”的角度,詳細介紹了南京各大可以打卡蓋章的景點、場館,熱情邀請全國驢友“來南京蓋個章吧”,讀來饒有趣味。
“64種圖書差錯率超過萬分之一”的消息發布后,很多人認為責任在作者——怪作者埋雷。編校質量不過關,多是綜合因素造成的。作者的確逃不了干系。但是,如果作者都能把編校差錯處理好了,那編校人員做啥?那不是誰都能去做編校工作了。筆者一直認為,編校工作不是誰都能做的,或者說,不是識字就能做編校工作的。所以,編校朋友,珍惜你目前的這份工作吧!越卷...
俗話說,山有多高水有多高。這句話同樣也適用于媒體的人才培養。山就是領導(主要指新聞業務部門的中層干部,也包括媒體主管新聞業務的領導),水就是記者編輯。一般來說,領導業務能力強,記者編輯業務能力就強。領導業務能力弱,記者編輯的業務能力也不會好哪去。正所謂,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打鐵必須自身硬!首先,領導自身應該是新聞業務高手,最好是單...
文字、圖形、色彩作為構成版面設計的三要素,以其各自的特點在平面設計中擔當著不同的角色。圖形以其快于文字的信息傳播速度以及不可替代的形象化特征,成為設計中的視覺重點。本期“創意派”,我們從不同的圖形種類,來聊一下如何運用圖形為版面設計增色添彩!
這些年來,有關編輯的修養和終極目標有不少宏論。然而,當我最近看到資深出版人臧永清在接受某出版媒體時采訪談到的一個觀點,卻被深深打動了。那就是:人以書名。作為出版人,生命總會結束,但是職業生涯內編輯出版的這些書,會不斷被人提起。如此,作為出版人最高的榮耀就是,你會和那些偉大的作品一起不朽。的確,放眼古今中外那些卓有成就的編輯大家,無不驗...
域,四周短畫表示域界,右邊是“戈”,“戈”是上古最重要的冷兵器,可見在上古造字者眼里,“國”就是個特別需要保護的所在。然而這樣的“國”何時才有,古文字研究者有不同的認識。去甲骨文里找更早的“國”字,顯然是古文字學者們樂此不疲的事。,這兩個字似乎都可以看成是與“戈”的組合,所以都曾被認作“或(國)”。然而,在嚴謹的古文字構形分析面前,它...
在設計過程中,要讓標題文字更加豐富和具有視覺張力,就需要創意變化,而最重要的前提,是保證標題醒目易讀、有效傳遞、又兼視覺美感。現結合平時工作實踐,對標題的處理手法作一簡單梳理。01.關鍵詞變化
理工科書稿的一個特點是物理量多,名詞術語多。因此理工科編輯工具除了常用的《現代漢語詞典》《作者編輯常用標準及規范》外,還離不開的一個工具就是“術語在線”。“術語在線”是由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打造的互聯網知識服務平臺,覆蓋多個學科領域。當作者使用的物理量或者術語是廢棄的或者是不標準的時候,可以通過“術語在線”查詢到規范術語用以說服...
編輯職業從編輯活動出現伊始便進入社會視野,而在現代信息技術、媒介競爭與產業發展環境的多重裹挾下,編輯主體身份認同成為新的話題。編輯身份認同是自我認同與社會認同的結合,是編輯主體在自我判斷、他人評價與群體協同中對職業身份的意義建構與社會確認。其既包括編輯主體對職業身份的理解與審視,也涵蓋社會大眾在制度、規范、環境下對編輯角色形成的期待;...
融合時代,報社要想更好地應對挑戰,就要培養編輯的責任意識,這樣編輯才能從受眾角度出發,更好地進行后續工作。不僅如此,報社還需及時把握當前社會發展動向,進一步展開連續性的深度報道,有效增強內容深度。與此同時,報社編輯還必須研究學習各種新技術,提高自身編輯能力,加強對多媒體技術的駕馭和使用能力,這樣報社編輯才能依據事件內容和主體進行有效整...
017年8月11日《新華每日電訊》第11版上有《不能忘記,73年前的8月8日》一文,里面寫道:“后來,方先覺與第十軍胞澤一再強調只是‘雙方停戰協議’,而日本人則稱為接受投降。”此處的“胞澤”一詞有誤,應是“袍澤”。袍,從衣,包聲,指有夾層的長衣、外衣。澤,指貼身穿的襯衣、內衣。“袍”“澤”都是中國古代的傳統衣著。《詩經·秦風·無衣》:...
覺得“野馬”指塵埃的,認為“馬”字通“塺(méi)”,正好表示塵土之義。清代孫星衍對《一切經音義》中“野馬”校正:“或問:‘游氣何以謂之野馬?’答云:‘馬,特塺字假音耳。野塺,言野塵也。’”另有觀點認為“馬”字可能通“沫”。“沫”者,水泡也,液體形成的細泡。“野”字可能有兩層含義,一是野外、曠野、遠處,二是無拘無束、自由飄蕩的樣子。“...
《江西日報》2000年4月19日第6版《二十四節氣釋義》一文中,對“夏至、冬至”是這樣解釋的:“表示夏天和冬天來到。又因夏至日白晝最長,冬至日白晝最短,古代又分別稱之為日長至和日短至。”釋義中有兩處值得商榷:一是把“至”解釋為“來到”,不妥。“至”在這里是“極”之意,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夏至、冬至指的是夏、冬兩季晝夜時間長短之極。二是...
Q:期刊“目錄”一定要改成“目次”嗎?A:這一點有相關標準(GB/T3179—2009《期刊編排格式》),建議統一將“目錄”改為“目次”。Q:學術論文中,有“結語”則前面必須有“前言”嗎?A:論文四要素:目的、方法、結果、結論。既是摘要要求,又是內文要求。因此,論文中可無前言。Q:G=mg物理量中的小g用斜體還是正體?A:大部分的新編...
1.法律、法規、規章、國際公約(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2)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2020年修正本)(3)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2020年修正本)(4)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5)著作權集體管理條例(6)互聯網著作權行政保護辦法(7)著作權行政處罰實施辦法(8)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2018年修正本)(9)廣告管理條例(10...
“木鐸杯”全國出版編校網絡大賽已經舉辦了兩屆,共吸引了8466人次參加初賽、650位選手參加復賽。應編校人員要求,我們約請相關專家和優秀青年編輯對本次試題進行了分類解析。據傳,這可能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套編校試題解析專輯!下面說幾個例子,請自測。判斷題1:居中排的標題轉行時不得產生歧義,不得割裂詞組。“的”這類虛詞不能放在行末,“和”“與...
、書稿存在的較大問題及校對情況1.關于數字的用法問題。書中對年齡、年為跨度的時間、距離的表述上,存在大量漢字數字和阿拉伯數字混用的情況。本校樣中,編輯用紅筆將大部分年齡、時間統一改為用漢字數字。根據國家標準《出版物上數字用法》,年齡、時間屬于選擇漢字數字還是阿拉伯數字在書寫的簡潔性和辨識的清晰性兩方面沒有明顯差異的情況,兩種形式均可。...
本書稿收錄了作者關于思考人文主義的演講稿、學術散文和說理短文,分為上下兩編,分別側重于對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梳理反思和對面向未來的人文學發展的規范思考。書稿主題突出鮮明、資料詳實準確、論述深入淺出、文風瀟灑雅致,收錄的文章既獨立成篇又相互聯結,將對歷史事件和人文作品的哲思同現實社會發展需求及現狀的關注相結合,具有一定的閱讀價值。但是,按照...
本書稿圍繞***,結合***理論,從原因論、本體論、系統論的角度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論證,主題集中、鮮明,論述系統、周延,結構緊湊、合理,標題簡潔、明確,具有一定的閱讀價值。但是,按照圖書質量管理標準,參照《***出版社稿件編著手冊》和《法學引注手冊》,本書在內容上、體例上、格式上均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消滅差錯、規范統一、潤飾提高,特別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