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基本知識
新聞策劃,主要是結合當前社會熱點,精心提煉新聞點,找準事件變化的結合點,通過系列新聞稿件集中呈現的方法。做好新聞策劃是從業者敏銳發現新聞的“內功”體現、苦苦思索的智力付出,需有多年積累的新聞閱歷和豐富從業經驗,也是省委機關報有別于其他傳播手段,在出精品、創佳作中獨有的一大優勢。
在數字新聞語境下,我們需要進一步研究新聞價值的基本概念、內涵和構成要素,而對西方新聞價值觀念的歷史回顧與揚棄,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新聞價值”的實踐意涵和理論指向。
我們的記者編輯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尷尬場景,辛辛苦苦采寫的稿件,拿去讓領導審閱,領導經常會說;唉!好好的一個選題讓你給糟蹋了!
昨天(3月22日),一篇題為《MU5735航班上的人們》的爆款文章被刷屏傳播。但刷屏的同時,該文章也引發爭議。《MU5735航班上的人們》是否存在新聞倫理失范問題?3月23日,傳媒茶話會對話北青深一度主編宋建華,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黃楚新,深圳大學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辜曉進,深圳大學傳播學院副教授、博士...
?2月20日晚,隨著大雪花火炬的徐徐熄滅,北京2022年冬奧會圓滿落幕。筆者第三次現場采訪冬奧會(加上夏奧會的話,已經是第八次現場采訪奧運會),僅就一些實戰經驗和對本次冬奧會媒體報道的一些感受,梳理出一些既能避免過度煽情,又能按照新聞專業要求做好大賽報道的做法,以供參考。
這種方式給群眾的真實感受是“安心”,正如我們一直所倡導的要堅持“紅紅臉”“出出汗”,并讓其成為常態,讓各級干部始終扯緊一根弦,那就是一切的決策、所有的規劃都要堅持一個原則——以人民為中心,為人民排憂解難。
以前段時間揭曉的第五屆“期刊主題宣傳好文章”為例,推薦活動主辦單位對何為主題宣傳好文章的要求是這樣的:導向正確,主旋律響亮,體現“時度效”,有深度、有溫度、有品質、接地氣,題材角度、策劃手法、話語方式、表達方式等具有較強的創新性,社會反響良好。筆者把這些評價維度轉換成自己的話就是:內容好、形式好、反響好、有創新、無硬傷。
著名科幻作家尼爾·斯蒂芬森不會想到,自己在1992年的小說《雪崩》中提出的“元宇宙”,在30年后被再次提及并成為2021年度當之無愧的高頻熱詞。在那本科幻小說中,“元宇宙”被用于指代“平行于現實世界的虛擬世界”。2021年3月,沙盒游戲平臺Roblox公司首次使用元宇宙概念,并成功登陸紐交所;10月,Facebook首席執行官馬克·扎...
主流話語是指在全社會范圍內獲得廣泛認可、占據社會主導地位、反映社會大眾主流價值觀念和思維的言說及表達方式。任何社會都需要核心價值觀念,其構成了一個民族或國家賴以維系的精神紐帶、
國際關系理論是西方理論,其概念、體系、邏輯都源于西方,反映西方思維,絕非“源于西方而屬于世界”。西方并非“發現”而是“發明”了國際關系理論的現實主義、自由制度主義、建構主義等流派,反映出西方世界或西方化世界,故種種關于國際關系理論的爭論都是西方基督教世界的內部分歧。
其實,實踐證明,黨報服務當地黨委政府的功能不但不能弱化,反而要進一步加強。區域新聞的采寫,也是黨報核心競爭力的體現。讓駐站記者的區域報道回歸新聞規律,從“千稿一面,味同嚼蠟”,到采寫出“不一樣的區域新聞”,才是我們要給予重點關注的地方。只有重構駐站記者的采寫思維,呈現獨特的新聞作品,黨報才能更好地服務地方和受眾,實現跨區域的價值傳播。
黨報的區域新聞(或稱地方報道、市縣報道),常常被簡單理解為地方黨委政府的工作新聞;在一些黨報,甚至直接稱為服務性報道。筆者曾駐站工作,在新華日報社市縣新聞部工作期間,與13個分社的駐站記者有超過10年的業務接觸,深感駐站記者的不易,更強烈感受到區域報道對于黨報的重要價值。近年來,媒體對于突發新聞、熱點新聞的強調,難免讓一些駐站記者產生...
我們的記者編輯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尷尬場景,辛辛苦苦采寫的稿件,拿去讓領導審閱,領導經常會說;唉!好好的一個選題讓你給糟蹋了!你一臉悶逼不知如何是好,只好請領導指點一二,但領導也給你講了一大堆正確的廢話,你覺得領導講的對,但還是不得其要,仍然悶逼一臉。于是,你一直在好選題做不好,一般選題不可能做好的死循環里循環著。怎么辦?我這里有一個簡單...
“速度崇拜”向來都流淌在新聞人的血脈里,在互聯網、5G、智能手機等傳播科技助推下,新聞行業“與時間賽跑”的特質更加突出。與此同時,各種網絡平臺的構架讓“個人被激活”,人人有了成為報道者的可能;與自媒體搶時效,也成為主流媒體“不能輸”的焦慮所在。
一、概念“建設性新聞”這一提法并不是由學者提出的,而是新聞從業者首先提出的概念。1998年,蘇珊·貝娜施在《哥倫比亞新聞評論》中討論了建設性新聞的產生問題,談到了《洛杉磯時報》和《紐約時報》在報道對策新聞方面的突出表現。從那時起,“建設性新聞”一詞誕生,其后越來越多的新聞工作者踐行了這種新聞的理念。目前,凱瑟琳·戈登斯特作為建設性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