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基本知識
不同于硬新聞、軟新聞等名詞,暖新聞在新聞學教材上并沒有明確的定義。鳳凰資訊網2015年4月開設了一檔名為《暖新聞》的欄目,當時欄目定位就是一檔溫情社會新聞欄目,主要報道有溫度的正能量新聞。暖新聞具備以下特點:1.暖新聞首先是新聞,它具備新聞客觀真實的特征。2.暖新聞是有溫度的新聞,在主題上屬于正面報道,暖新聞報道能使受眾得到鼓舞和激勵...
新聞主題是整篇報道的靈魂,我們寫任何東西,都要有一個明確的目的,到底要表現什么、反映什么。若要寫出的新聞報道吸引人、鼓舞人、引導人、就必須注重提煉新聞主題,新聞主題隱藏于新聞素材之中,需要我們獨特的視角將其它發掘出來,那么,如何提煉新聞主題?1.文章應多使用動詞,尤其是動賓詞組,少使用形容詞、偏正詞組;2.先寫標題后框架,增強文章邏輯...
新聞不能策劃,但新聞報道特別是重大報道、深度報道、連續報道、系列報道等須有策劃。“策”,策動;“劃”,謀劃。顧名思義,新聞報道策劃就是對新聞事實進行報道時的統籌謀劃、策動引領,以實現對新聞資源的最大開發與最好利用,實現傳播效果最大化、最優化。“時度效”是新聞報道的重要遵循。新聞報道策劃作為新聞報道的重要環節,也應“從時度效著力、體現時...
其一,發布主體多元化,媒體、政務發布、自媒體三分天下。信息傳播正在從專業媒體主導的精英傳播向社會廣泛參與的大眾傳播轉變。從新媒體內容供給主體來看,目前已形成媒體、政務發布、自媒體三分天下的格局,傳播媒體基本完成“兩微一端”布局,政務發布基本形成覆蓋中央部委、省、市、縣四級發布體系,同時,不容忽視的是,自媒體從業人員已超過300萬。當然...
1新聞敏感24小時記者、編輯是需要隨時保持新聞敏感性的,無論是在值班還是不值班的時候。畢竟更多的新聞是發生在辦公室外的生活中。可能是你在陪情侶逛街、購物時的一個新發現,就能為你帶來一個精彩的選題。關鍵詞:隨時想想——這事能做什么題。2餡餅專砸勤快的人西方人講:“自助者天助”,中國人道:“功夫不負有心人”,法晚媒體人說:“只要跑動了,一...
媒體融合下半場,需要什么特質的人才當前,中國媒體融合進入下半場。歷經近5年的生死糾纏,融媒體發展已由內容、渠道、產品融合的亦步亦趨,轉向平臺、生態、系統融合的大開大合。此間的革命性和顛覆性,帶來的不僅是行業的大變局,更是業界人心的大震蕩。可以預見的是,國內傳媒業將繼續呈現出黨媒化、流體化、分眾化、智能化、單極化和創意化的混合特征。單純...
現代人的生活、工作節奏越來越快,“感覺自己就像一個陀螺”,你是不是也日常聽到這樣的感慨。近年,“慢”成了一種潮流,“慢生活”的理念被提倡,“慢綜藝”扎堆熒幕。在媒體行業也存在著同樣的問題,據2019年路透數字報告顯示,相當多的新聞消費者“吐槽”:“海量新聞讓自己感到疲憊不堪”;更多的人希望將沒完沒了的新聞帖子、故事、新聞“拒之門外”,...
媒體傳播進入“戰國時代”▲央廣傳媒發展總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央廣廣告總經理王躍進最近十幾年的時間,由于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快速崛起,中國的傳媒行業進入了“戰國時代”,舊的傳播格局被打破,新格局尚沒有真正形成,每種媒體都在重新尋找自己的定位。在這...
新聞寫作知識對于記者編輯來說是基礎性業務知識,是必須完全掌握的"吃飯知識"。但是,現在不少記者編輯、新聞從業人員卻連這些新聞寫作的常識性知識都半生不熟、模棱兩可,嚴重影響了新聞寫作水平。為此,記者網整理出如下《新聞寫作知識基礎》,供學習加強和溫習掌握之用。一、新聞概念及新聞學把新聞作為一門科學進行研究,從1845年...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擔心,媒體正在加劇歐洲各地公眾意見的兩極分化。本期全媒派編譯路透社最新報告,在解析媒體如何從內容生產和消費兩方面影響公眾態度的同時,也提出問題:意見極化是否百害而無一利?在深入探討這篇報告之前,我們需要首先弄清一個問題,何為“極...
你或許之前在BBC新聞網站上看到過“自動化生產”報道。半自動化新聞如何給讀者帶來更多切身本地新聞?本期全媒派為您帶來BBC新聞實驗室工作人員羅奧·赫頓對“自動化生產新聞”項目Salco的一些介紹。BBC每天通過電視、地方電臺和網絡為數百萬人帶來...
悲觀是一種很容易感染的情緒,現在,跟風悲觀成了報人朋友圈的時尚。這兩天,朋友圈流行曬18歲,在媒體朋友圈中卻流行曬報紙停刊,《北京娛樂信報》《渤海早報》《湘潭晚報》《贛西晚報》《大別山晨報》《皖南晨刊》《白銀晚報》《臺州商報》《采風報》《球迷報》《上海譯報》……一些人在奔走相告,這家停了,那...
轉眼與湖南日報結緣27年,半生沉浮,離不開湖南日報的風雨相伴。年歲愈長愈覺得這座神圣的殿堂日日常新,仰不可及。1992年大學中文系畢業,我被分到雙峰一個基層商業單位,工作、居住在一個封閉的倉庫,微薄的收入,狹窄的空間,不對口的專業,令我無比苦悶。同在雙峰工作的哥哥鼓勵我發揮特長向湖南日報投稿,我仿如找到一根救命稻草,有了奮斗的方向。由...
總會會被問到這樣的問題,很好奇你的靈感到底是從哪里來的啊?我非常誠實地告訴對方:“社會新聞……”對方的臉上往往露出不大相信的神情,確實,這個渠道聽上去不是那么高大上,但我負責任地告訴你:“真的好用!”我總結了社會新聞的三大優點:真實、有戲劇沖突、源源不斷。社會新聞是真實發生的,擁有現實邏輯,將其寫入小說,不但可以省卻寫作者的許多腦細胞...
新聞選題策劃是各媒體出好內容最為關鍵的第一步,每一次的成功都是媒體人凝心聚力、深度錘煉的精神產物。以下摘自《北京青年報》《法制晚報》等媒體編撰的《采訪手冊》,希望為媒體人報道上做出好選題提供借鑒!1新聞敏感24小時記者、編輯是需要隨時保持新聞敏感性的,無論是在值班還是不值班的時候。畢竟更多的新聞是發生在辦公室外的生活中。可能是你在陪情...
習近平總書記年初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目前,從中央到地方,各類媒體融合的力度在加大、速度在加快、投入在增加,同時也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媒體融合如何實現從“相加”走向“相融”、從物理效應到化學反應的實質轉...
湖南廣電下定決心要打造一個可管、可控的全媒體生產平臺,這是項長久工作。我們投入了巨大資源進行媒體融合,平臺、內容、技術、團隊都要有機融合。湖南廣電會堅定地沿著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一體兩翼”這條路走下去,同時密切跟蹤和關注傳播方式的新變化。3月9...
算法影響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人與人的相互交流、購物行為、我們接收到的各類信息、如何做出投資決定和職業生涯規劃等。哈佛大學商學院的研究表明,相比真人提出的建議,人們更傾向于選擇按照算法給出的建議行動。機器也會出錯雖然人們對算法的信任與日俱增...
典型人物報道是我國新聞媒體的一種傳統報道樣式,同時也是我國新聞報道的一大特色。典型人物報道的概念是從典型報道中衍生出來,據《新聞學簡明詞典》解釋:“典型報道是對一定時期內產生的同類事物中最突出或最具代表性的事物進行的重點報道,是我國報刊常用的報道形式。其目的是通過對具有典型意義的人或事的剖析,引出普遍性的經驗或教訓,用以指導工作,教育...
字太多,不看了。”現如今點開微博、微信上一篇長文,評論區十有八九會出現這樣的留言。不知從何時起,“字數太多”“文章太長”成為指摘的對象。“快餐式閱讀”是互聯網時代的產物,信息更新速度太快,導致人們急于抓住每一段碎片時間,快速獲取更多信息。地鐵里、餐桌上、排隊中,我們拿著手機迫不及待地上下滑動,生怕一秒鐘會錯過“幾個億”。快字當頭,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