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基本知識
如何練就慧眼抓“活魚”王文霞如何發現新聞線索,是一名記者的基本功,也是生存之本。美國新聞學家麥爾文·曼切爾曾說過:“消息來源是記者生命的血液。”傳播學對新聞線索的解釋是:新聞線索也稱采訪線索、報道線索,是指為新聞采訪報道提供有待證實、擴展和深化的訊息,給新聞記者提示新聞的所在,新聞采訪的方向。新聞線索就像“小荷才露尖尖角”,簡略、零碎...
近來與一位作者通郵件,談到了文章的素材和文采的平衡問題,這其實就是一個“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的古老論題。這種困惑,不僅作者有,編輯自己寫東西時也經常遇到,總是擔心自己“以文害質”或者“以質害文”。然而仔細想想,以《二京賦》之嚴縝精美,能說它是“以文害質”嗎?以《史記》之翔實厚重,能說它是“以質害文”嗎?事實上,《二京賦》恰恰在賦中...
我們的職業名稱叫新聞記者,這就規定了記者要以捕捉新聞為第一要務。采寫消息是記者的基本功,不論是大報記者,還是企業報記者,其能量大小、水平高低,首先要看他能否筆觸獨到地寫出引人入勝的消息。作為新聞主體的消息,在鐵路企業報上的數量并不算少,但真正有分量的消息實屬鳳毛麟角。要說不足的話,主要問題有幾方面:一、信息量少。大量的消息停留在機關活...
□本報記者趙新樂“我是一名攝影記者,工作28年,走過許多路,拍攝過許多風景,最美的風景永遠在新聞的路上。”“常有人問我,和平年代軍人的價值在哪里?作為軍事記者,就是要用手中的筆、紙和鏡頭,講好中國軍人的故事,傳遞中國軍隊的聲音。‘什么也不說,祖國知道我’,這是我的職責,更是我的使命。”這樣的聲音,來自第二屆“好記者講好故事·價值觀的故...
岳塘新聞網12月30日訊(見習記者:彭婷)“我從事新聞工作近20年,我覺得這份工作有苦也有樂……”12月30日下午,湘潭市岳塘區舉辦第七屆通訊員培訓班,湖南日報湘潭分社社長曹輝與到場的近200名通訊員分享了自己的從業經歷,以及新聞寫作和上稿“秘訣”。記者了解到,作為一名奮戰在新聞崗位上的資深人士,曹輝歷任三湘都市報記者、編輯、出版總監...
□袁舒婕6月11日—13日,北京累計新增43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網上關于疫情的聯想在短短幾天內多了起來。有的自媒體為了吸引眼球,把道聽途說、未經驗證的信息放到網上,有人說某病例去過吉林,“隱瞞了,兩部手機,掃的是留在北京的手機的健康碼”,還有的人直指三文魚,似乎所有的三文魚都瞬間帶“毒”。面對流言四起的局面,權威機構和主流媒體及時發聲...
上午查看站長之家專欄的人氣,已經提升到200了。專欄是昨天審核剛通過的,發表文章一篇。為此我還發了條說說:個人專欄開通,又多一個展示自己的平臺。人微言輕的時候,更需要主動推廣,多渠道展示自己。單純只依靠QQ空間寫文章,影響力比較有限。我的很多QQ好友來源于文章在其它平臺的擴散。而擁有一個專欄好處多多:1提升個人影響力,持續發布文章,是...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字里行間傳遞的強烈信息就是,2020年對我們國家來說是不平凡的一年。”在接受《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采訪時,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廣播電視臺副總編輯徐滔說,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國人民取得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階段性重要成果。在這個過程中,北京衛視的記者們一直在抗疫一線堅持拍攝。整個疫情期間,北京衛視所有相...
重大主題宣傳是黨和政府重要決策部署、中心工作在宣傳思想文化領域的集中反映。做好重大主題宣傳,是壯大主流思想輿論的有力抓手。在媒體格局發生深刻變化的當下,如何創新重大主題宣傳方式,增強吸引力、感染力、傳播力,從而提升引導能力,是各級黨報面臨的重要課題。按照常規思路,重大主題宣傳要在“大”字上下功夫,講究大視野、大策劃、大制作。不可否認,...
(詹國樞,人民日報海外版原總編輯,全國優秀新聞工作者,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外事委員會委員。)搞了一輩子文字工作,深感中國文字真是博大精深,太偉大也太精妙了。比如說吧,意思和意義,這兩個詞兒,就挺有意思,也很有意義。前不久,馮小剛拍電影《唐山大地震》,讓人看了,地上一動,心頭一震,感動得不得了。馮小剛談拍片體會時說,我拍電影,首先考慮...
中國新聞學對世界作貢獻,需要從學術消費者變成生產者,生產創新型學術成果,推動中國學術成果的世界推廣和應用。新聞學者需要有成為新聞學學術生產者的自覺,清醒地認識到中國目前是西方新聞傳播學巨大的學術消費市場的現狀,以及單向輸入可能帶來的危險,包括西方意識形態的導入、成為西方霸權的學術殖民地、學科萎縮等。中國新聞學者要成為世界新聞學學術生產...
新聞性作為媒體的靈魂,這個問題看來似乎是已經解決,但在企業報界中新聞性不強的問題依然突出,并且亟須糾偏。隨意打開一份企業報,撲面而來的多是工作匯報、企業領導講話、總結式材料的堆砌等不一而足。相反,那些用新聞手法制作出來的作品卻成了鑲邊點綴。一些企業報盡管也按照正規媒體設置了采編機構,可報紙提供給讀者的產品有相當數量都呈現出“新聞缺鈣的...
第九節標題賞析一、巧用雙肩題?破解體制機制、經濟結構兩大矛盾(肩題)補齊創新不足、創業不多兩大短板(肩題)遼寧激活振興新動力(主題)(2015年8月2日人民日報第一版)點評:此題中肩題是雙肩題,有特點。大家知道,肩題的一般要求是文字簡短,多為一行題,而此題突破這些,作了兩行肩題,文字也較多。為何要這樣作呢?目的是要突出“破解……兩大矛...
企業發布新聞稿通常有“媒體邀約、網站投稿、發稿平臺”三種渠道,那么,這三種渠道各自的優勢是什么?該如何選擇呢?媒體邀約簡單來說就是企業直接聯系某家媒體,然后媒體派出記者和編輯人員前來實地采訪報道,最后媒體方整理出新聞稿并發布在媒體網站。屬于“低配版”的新聞發布會。部分媒體網站有自己的投稿渠道,例如郵箱或者在線投稿。企業可以將準備好的新...
摘要:新聞采訪現已逐漸發展為一門大眾接觸最密切的事業。本文主要探究當前新聞采訪寫作所存在的視角問題,并給出參考意見。要求新聞記者在新聞采訪寫作中能盡自己最大努力使寫作完美化并通過對獨特視角的研究來提高新聞采訪寫作的價值。關鍵詞:新聞采訪寫作;獨特視角;問題;措施中圖分類號:G2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6-5079(2019)...
編者按:不知道寫什么?我的生活好平淡,沒有什么好寫的,怎么辦?雖然我有很多有意思的經歷,每次提筆時信心滿滿,可寫不了幾個字就停住了,這又是為什么呢?.....這些都是很常見的寫作者的困擾。根本原因在于,我們很多人并不了解什么是生活,什么是寫作素材,以及到底應該如何處理寫作素材才能使之變成作品。今天這篇文章或許能給你一些啟發。?關于素材...
新聞角度,是新聞采訪者在報道新聞中表現新聞事實的著眼點,也是一篇作品成功與否的關鍵。隨著網絡的普及、自媒體時代的來臨,新聞資源已不是媒體獨享品,在共享、同源化甚至同題化蔓延的情況下,選擇新聞報道的角度已成為一名記者進行新聞寫作制勝的關鍵。那么,究竟該如何選擇新聞報道的角度呢?筆者通過優秀作品及自身采寫經歷進行總結,發現好的新聞作品,其...
如今,習近平總書記的很多講話已經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他的語言風格充滿了吸引力、感染力和感召力,對于我們新聞戰線深化“走轉改”活動,進一步改進文風,糾治“長、虛、舊、硬”的不良風氣,弘揚“短、實、新、活”的優良文風,具有重要的啟示和借鑒意義。?關鍵詞一:親和放下有形或無形的“架子”,追求新聞語言的親和習近平同志經常用聊天式、談心式的語言...
編者按新媒體時代,出版類微信公眾號可謂遍地開花,在出版宣傳營銷戰中也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位置。在市場廝殺中,有一些公眾號吸粉能力頗強,在大學出版社排行榜、出版機構排行榜、圖書公司排行榜中位居前列。這些微信公眾號為什么會擁有超高閱讀量?其背后有著怎樣的運營機制?又有哪些傳播推廣策略?《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采訪了3家多次在各大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