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3日至15日,由中國醫師協會、中國醫師協會婦產科醫師分會主辦,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承辦的“2025年中國醫師協會婦產科醫師分會子宮內膜異位癥大會”在鄭州成功舉行。本次會議共設立1個主會場、3個分會場,舉行60余場專題學術論壇,郎景和院士等108名省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圍繞子宮內膜異位癥疾病新機制、規范化診療路徑、生育力保護策略等,采用專題學術講座、疑難病例討論、手術案例視頻展示等形式,呈現一場智慧分享、技術共享的高水平學術盛宴。
1000余名來自全國的婦產科專家、醫務工作者等參加會議。開幕式由本次大會執行主席、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郭瑞霞教授、北京協和醫院戴毅教授共同主持。
開幕式上,中國醫師協會婦產科分會常委兼子宮內膜異位癥學組組長、北京協和醫院冷金花教授指出,子宮內膜異位癥和腺肌病在生育期女性發病率高達10%-15%,嚴重危害女性身心健康,是目前婦科界亟待解決的難點和重點疾病,早期診斷和規范化治療任重道遠。她表示,本次大會將聚焦臨床的難點問題,大力提升河南省子宮內膜異位癥診療的規范化水平。
河南省醫師協會會長黃瑋教授表示,近年來,省婦產科醫師分會致力于子宮內膜異位癥的基礎研究,推廣新策略、新技術,分享新經驗、新成果,并在微創手術、多學科協作等領域取得了長足進步,持續提升子宮內膜異位癥的診療水平,為我省健康事業貢獻了智慧和力量。
郭瑞霞教授向各位領導及專家學者的到來表示歡迎。她表示,本次大會是中原大地上召開的一次大會,是載入河南醫學史冊的盛會。她指出,子宮內膜異位癥是婦科的常見病,兼具激素依賴性、炎癥性、免疫性等復雜特性,也被稱為 “良性癌”,嚴重威脅婦女的健康和生育。診治內異癥需要掌握婦科的各種理論知識和技能,考驗著婦科醫師多維度的專業能力。此次大會內容豐富、精彩紛呈,是一場高水平的學術盛宴,希望河南婦產科同仁借此寶貴機會深入學習交流,切實提升河南省內異癥診治水平,共同推動學科發展。
中國醫師協會婦產科分會會長、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狄文教授代表中國醫師協會婦產科分會對大會成功召開表示祝賀。他表示,要以“服務、協調、自律、維權、監督、管理”為宗旨,加強我國婦產科醫師隊伍建設,推廣婦產科領域新技術、新經驗,更好造福患者。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協和醫院郎景和教授表示,本次大會將聚焦子宮內膜異位癥疾病新機制、規范化診療路徑、生育力保護策略等重點和難點問題,共同探討子宮內膜異位癥長期管理的新理念、新技術、新經驗,幫助大家構建系統化、規范化的診療思維,真正實現從“治病”到“管病”的跨越。
本次會議圍繞子宮內膜異位癥的再認識、手術處理、 內異癥惡變診治、多學科團隊管理、診治進展與挑戰、藥物預防、風險分層管理等進行專題學術講座,并深入探討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熱點、重點、難點問題。多家醫院分別展示了腸道子宮內膜異位癥的規范化腹腔鏡手術、腹腔鏡下深部內異病灶+陰道內異病灶剔除術、刀鋒之舞—深部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手術案例視頻。我院郭瑞霞教授、韓麗萍教授、趙倩教授、蘇克副教授、毛萌副教授進行會議授課,我院白晶、張也、付翰林等醫生在本次“2025中國醫師協會婦產科醫師大會健康科普大賽”華中區選拔賽中獲得華中地區第一名的成績。本次會議開拓了新視野,分享了新經驗,帶來了新術式,受到參會人員的高度評價。(吳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