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 5月29日,廈門大學2025年民族文化節(jié)暨黨史故事匯展演在建南大會堂舉行。校黨委副書記、組織部部長孫理,廈門市委宣傳部理論處處長王彥龍,各單位、學院師生代表齊聚一堂,共賞這場弘揚民族文化與黨史精神的盛會。
本屆大賽以“嘉庚精神傳薪火,石榴花開耀南強”為主題,自四月啟幕以來,全校各院系30余支隊伍踴躍報名,以青春之名致敬民族文化與黨史精神。最終,12支隊伍在初賽中脫穎而出。決賽以“根脈緊相連”“星火永相傳”“同心筑華章”三個篇章作為邏輯主線,12支參賽隊伍立足學科專業(yè)特色,融匯民族文化與黨史故事,以舞臺劇、話劇、三句半、舞蹈等形式進行展演,帶領觀眾體悟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文化魅力、中國共產黨的光輝奮斗歷程和感人事跡,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注入源頭活水。
經過激烈角逐,少數(shù)民族預科班的《族韻融彩,同心繪華》和生命科學學院的《民族忠魂,基因尋蹤》并列獲得一等獎;新聞傳播學院的《家書·遠征》、經濟學院的《薪火賡續(xù)奮楫篤行——王亞南先生與資本論》、海洋與地球學院的《海洋先驅——唐世鳳》和法學院的《阿布列林·阿不列孜:“新疆焦裕祿”跨越千里的精神傳承》獲得二等獎;管理學院的《母親的哈達系在我肩頭》、航空航天學院的《黨建鑄魂空天報國》、馬克思主義學院的《侗鄉(xiāng)佳音》、電子科學與技術學院的《一片丹“芯”為報國》、哲學系的《庫爾班大叔的北京夢》和公共事務學院的《潛伏》獲得三等獎。其中,管理學院的《母親的哈達系在我肩頭》、馬克思主義學院的《侗鄉(xiāng)佳音》和少數(shù)民族預科班的《族韻融彩,同心繪華》獲得“最佳人氣獎”;少數(shù)民族預科班的《族韻融彩,同心繪華》、生命科學學院的《民族忠魂,基因尋蹤》和管理學院的《母親的哈達系在我肩頭》獲得“最具創(chuàng)意獎”。公共事務學院、航空航天學院、法學院、生命科學學院、少數(shù)民族預科班和新聞傳播學院等6個學院和單位獲得優(yōu)秀組織獎。
值得一提的是,廈門外國語學校、附屬科技中學、福建廈門實驗小學、附屬演武小學、廈園石榴花舞蹈團作為表演嘉賓進行展演,通過民族服裝走秀、民族舞蹈等多種節(jié)目表演形式,為活動增添了活力與色彩,展示推進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的成果。
(學生工作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