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文字 趙珍 攝影 周軍平 穆崢)6月20日,黨委書記李言榮在長安校區為2024屆畢業生黨員講授黨課。2024屆本科畢業生學生黨支部書記、支委,黨員代表,李言榮聯系的電子信息學院本科生第三黨支部全體黨員等近300名學生黨員聆聽了黨課,黨委學生工作部負責人、部分學院黨委書記參加活動。
李言榮以《強國復興志在四方》為題,首先帶領同學們一起重溫學習了黨的二十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年學子的殷切寄語,然后他以格局、創新、擔當三個關鍵詞,就打開格局、銳意創新、實干擔當為同學們講授了一堂生動的黨課。
李言榮說,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廣大青年要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懷抱夢想又腳踏實地,敢想敢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大學本科四年是人生中非常寶貴的階段,大家即將開啟新的征程,作為肩負強國使命的一代,作為西工大著力培養的“總師型”人才,同學們應該以怎樣的姿態投入接下來的工作、學習,肩負起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歷史重任。
李言榮對同學們提了三點建議:一是要打開格局。當前的大學生正處于“兩個大局”歷史交匯的偉大時代,一方面從全球視角來看,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另一方面從國家視角看,我國已經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迎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應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局勢,迫切需要我們突破認知的局限、拓展自己的格局,打開新的格局。同時要深刻理解中國式現代化的五個特點,同學們未來二三十年的事業發展,都要圍繞中國式現代化的這五個特點去奮斗努力。二是要銳意創新。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當前,創新和科技已經成為國家發展必須牢牢抓住的兩個關鍵,西工大的學生要勇于擔負起科技創新的時代重任。近年來我們國家科技、產業發展的“新三樣”——電動車、鋰電池、新能源進步非常迅速,但同時也受到了西方的打壓和制約,因此我們在未來的科技創新道路上,還有更高的要求和更多的瓶頸需要突破。如何才能實現科技創新?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0→1”原始創新,西工大的學生應該特別注重“1→0”的“有中尋根”式的反向基礎研究,這是實現我國科技發展從跟跑、并跑到領跑轉變的基礎和前提。三是要實干擔當。只喊口號不實干一點用都沒有。同學們要繼承發揚“公誠勇毅”校訓、“三實一新”校風,培養專業精、系統強、重實踐、能擔當的“總師型”人才雛形特質,努力成為低調務實、兼收并蓄,厚積薄發、為國鑄劍的“總師型”人才。青年時期要聚焦少而精的目標,先努力做好一件事,尤其是要做好自己畢業后的“第一件事”。大家要養成鍛煉身體的好習慣,還要安排好生活、照顧好家庭,一個健康幸福的人才能為國家做出更大貢獻。
最后他說,作為黨員,同學們要知敬畏、守底線,牢固樹立規矩意識,不論在學習、工作還是生活中都要起到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總之,希望大家都能打開格局、銳意創新、實干擔當,為國家發展建設帶頭做貢獻,同時也為學校發展的遠景目標“天下工大、世界三航”做貢獻。他祝福大家“畢業快樂、前程似錦!”
李言榮用風趣生動的語言,將深奧的理論娓娓道來,現場不時爆發出歡笑和掌聲。同學們紛紛表示,這堂黨課不僅有詳實豐富的理論知識,更有對國內外大局的深刻洞見,同時還是對個人成長發展的中肯指導,大家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勇擔強國復興重任,傳承發揚西工大優良傳統,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更大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