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指出:“必須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加快完善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體制機制。”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動員青年學生主動投身新時代生態文明的偉大實踐中來,推進青年力量助推綠色發展的“路線圖”。2024年7月30日,安徽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青’心鏈接,傾力‘鄉’見”公益實踐團走進安徽省淮南市,通過志愿服務、宣傳拍攝、IP設計、人物訪談和實地調研等實踐活動,將理論知識與實際行動相結合,積極探尋文明之旅的有效途徑。
歷史探源,追尋煤炭記憶
為了更好的了解淮南蔡楚文化,探尋曾經的煤炭之路,以及新興文明發展之途,7月30日上午,實踐團前往謝家集春申湖公園進行實地調研。
漫步在水草葳蕤的小路上,隊員們抵達“煤礦記憶”區域。磚紅的墻壁沙礫粗糙,指尖摩挲間,仿佛撫上老繭布滿的手,耳畔仿佛聽見一位老者的娓娓道來———曾幾何時,這是一處地下采煤區。日積月累的采煤導致地面沉陷,經過雨水的沉積形成大片水域。斗轉星移,煤田變靜湖。為了響應國家綠色生態文明建設的號召,春申湖作為淮南城市綠色治理工程的一部分,改造為濕地公園。
短短的道路,團隊走了很久。好在現階段,小城陰霾已散,野綠連空,天青垂水,附近居民也多了散步休憩的場所。在實踐團與市民的交談中了解到,附近的居民大多在煤礦工作,他們行至其間,看著墻上的歷史,也在看自己的過去。實踐團隊長郁紫萌感慨道:“我小時候,這里的天空都是灰色的,。現在,藍天白云重現,設施基礎完善了,春申湖也恢復了生機”。青春不褪色,長空終澄澈。現在,群眾安居樂業,春申湖與天一色,有時人們躺在湖邊小徑旁的板凳上,便不知天在水,還是水在天。
文化探秘,領略非遺魅力
實踐團深入走進春申湖公園,看見大多孩子手中都有一個糖人兒,上前詢問得知附近正有人制作。實踐團跟隨游客的指引,發現路邊一位大娘正以糖為墨書寫于石板紙上。
“勺把筆,石板紙,熬糖汁,畫糖畫……”大娘一邊給游客們繪制糖畫,一邊給我們介紹著,“我們祖輩做這個好些年了,不能在我這兒斷了。”大娘一邊看著煮糖水的火候,一邊揚起銅勺澆鑄各式花樣,傍晚的風陣陣清涼,剛好能帶著些許甜氣兒去更遠的地方,讓這古老而生動的非遺藝術在這條熟悉的路上更添回憶的味道。夕陽西下,落下的余暉在湖面閃閃發光,就像大娘手中金燦燦的糖水,一筆筆勾勒出那幾乎模糊的記憶畫卷。
環境煥新,踐行文明之旅
7月30日下午,實踐團隊懷著激動的心情揭開了春申湖公園的神秘面紗。淮南春申湖公園以生態修復和綠色休閑功能為主,旨在營造城市綠心,調節區域水質環境,為市民提供休閑休憩場所,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實踐團隊也在調研過程中感受到淮南市由“沉陷之城”向“生態之城”的華麗蝶變以及“生態修復+文旅產業”治理模式的獨特魅力。團隊成員郁紫萌表示,“安徽省淮南市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積極推進采煤沉陷區生態綜合治理,探索出了具有淮南特色的轉型發展之路,在這條路上也需要我們青年大學生貢獻青春力量,助力綠色發展。”
作為淮南發展、運營的主力軍和先行者,春申湖公園積極響應淮南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精神,撰寫文旅融合、“顯山露水”的新章,致力將文旅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共鳴淮南推進高質量轉型發展的矢志追求。實踐團隊來到了奇跡數字體育運動館,室內“運動+科技”的融合,戶外“熱血+汗水”的揮灑,體驗數字化和體育競技的碰撞,發揮科技創新對文旅及城市發展的引領作用,激勵青年積極參與有所作為。
以青春之名,行文明之旅。追憶崢嶸歲月,陰翳漫天,煤煙滾滾;追問當下生活,豐富多彩,百姓和樂。郁紫萌說到“未來的實踐活動中,團隊將繼續以‘開拓創新’之力,創‘綠色發展’之新,著眼淮南文旅發展現狀,挖掘淮南文旅發展潛力,探索淮南文旅產業未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