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紹賓,山東大學經濟學院常務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入選山東省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兼任教育部財政學教指委秘書長、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高等財經教育分會副理事長、山東省稅務學會副會長。曾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主持省部級及以上科研項目10余項。長期從事于財政稅收理論與政策、公共經濟與公共政策、國家預算治理等領域的研究。
近日,山東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石紹賓在《經濟日報》發表題為《把握財政政策適度加力重點方向》的理論文章,聚焦財政政策適度加力的重點方向,解讀如何積極運用財政政策,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質增效。本報記者專訪石紹賓教授,聽他講解財政政策背后的經濟學規律。
經濟學是一門與社會、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學問,“回答現實問題”始終是石紹賓的研究導向。石紹賓領銜的2023年度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健全現代預算制度研究”圍繞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健全現代預算制度”改革要求,遵循“理論邏輯—現實問題—創新機制與路徑”的研究思路,在分析現代預算制度理論與現實預算治理實踐的基礎上,探索構建完善綜合統籌、規范透明、約束有力、講求績效、持續安全的現代預算制度的可行路徑。
“預算可以反映政府的活動,它具體地體現了國家的政策、政府活動的范圍與方向?!笔B賓指出,預算是一項十分復雜的工作,它涉及各類主體、不同領域、多方面的社會問題。然而,我國預算治理起步較晚、相關制度有待完善,需要從社會現實中總結經驗。在聚焦制度研究的同時,石紹賓積極總結預算治理經驗,與樊麗明教授共同組織的《中國政府預算治理論叢》剖析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40多年預算管理改革的演進邏輯和基本經驗,同時借鑒部分海外國家的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經驗,力求呈現當前我國政府預算治理的整體框架和具體模式。石紹賓表示,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70周年之際,健全以人大預算監督為重要環節的現代預算治理體系具有重大意義。
公開是現代預算制度的重要特征。石紹賓談道:“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實現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的現代化,預算公開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支撐?!鳖A算公開是現代社會的基本要求,是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健全現代預算制度的重要內容。預算公開有助于打造“陽光財政”,財政資金不僅要花得有效率,更要花得清楚、花得明白。
然而,習慣過緊日子并非一味捂緊錢包不花錢,而是應當做到“大錢大方、小錢小氣”。關于“何為大錢?何為小錢?”這一問題,石紹賓談到,民生支出都是大錢,為老百姓花錢要大方,一些沒有必要的支出則需要“錙銖必較”。
“大”與“小”的選擇、取舍是一門學問,這也是財政發揮作用的表現,財政是宏觀調控的工具,在國家治理中起到基礎和支柱作用,與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聯系。石紹賓曾多次在相關平臺發表理論文章,如《用好財政手段 激勵‘以舊換新’》《財稅金融發力支持銀發產業》《財政政策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等,都是源自他對社會現實問題的敏銳觀察與深刻認識,民生需求之處,就是“大錢”所到之處。
比如,在《財稅金融發力支持銀發產業》一文中,石紹賓指出,發展銀發經濟,事關國家發展全局和人民福祉,需要財稅金融政策有效配合。他從進一步健全社會保障制度、推動稅費優惠措施落地、用好用活專項債政策、拓寬金融支持養老服務渠道四大方面詳寫論述了如何具體助推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協同發展,促進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有機結合,切實提高老年群體的幸福感。
石紹賓認為,身為一名教師,最重要的一點是對學生們用心用情,多與學生見面交流,了解學生所想所需。其次,鼓勵學生走出“書齋”、深入社會,在社會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他帶領學生們多次進行相關課題的社會調研,引導學生將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曾先后兩次獲評“山東省大中專學生三下鄉優秀指導教師”。石紹賓經常與學生圍繞有關話題展開討論,在交流中碰撞出思維的火花,他對自己的學生們說:“在學校讀書的時光格外珍貴,與這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探討學術問題更是一種幸運?!?br/> “經濟學院一直致力于打造‘最關愛學生的學院’?!笔B賓表示,教育的實質是發現每個人的閃光點,因材施教地培養個性化發展的人才,讓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成才?!霸蹅兊膶W生都是以最優秀的成績進入山東大學經濟學院,這對我們來說也是一種壓力,我們要經常想一想,學生們四年后走出山大時,是否與四年前進入山大時一樣優秀,甚至更加優秀?!?(楊佳 張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