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期
大雪無情人有情
夜深了,萬籟俱靜。我躺在床頭,望著窗外,心中卻沒有一絲睡意。
學期伊始,按理說應該是一個很興奮的日子,而我卻怎么也興奮不起來。看著教室里那一盞盞明亮的燈,眼前再一次浮現寒假在家度過的那一個個黑燈瞎火的夜晚。不知家鄉通電了沒有,家里后來搶購的幾根蠟燭用完了沒有,家人們過得還好嗎,鄉親們抗雪災怎樣了?想到這里,心像被一塊大石頭壓住一樣,感覺沉甸甸的。
我的家鄉地處桂北靈川縣海洋鄉,地勢較高,所以今年春季的雪災自然也難逃一劫。大雪從一月中旬便以鋪天蓋地之勢襲來,持續近一個月,道路被封鎖,田野被覆蓋,蔬菜幾乎全部被凍死,大片樹林以及電桿電線被壓斷折斷,有些住房也被打壞,整個大地變成白茫茫的一片。鄉村小道上一根小小的野草都能結成比拇指還粗的冰柱。村里八九十歲的老人都感嘆道:“我活這么老,也沒見過這么大的雪啊!”
記得有一天,“轟隆!”的一聲巨響,我家房子邊的電線桿忍受不了積雪之重突然倒塌下來把院子的圍墻壓倒了,瓦房也像被打斷門牙一般露出了一扇天窗。雨水不請自入,不幾天,部分糧食開始發霉。父母整日愁眉緊鎖,全家籠罩在一片悲傷的氛圍之中。讓人恐懼的是家里種的果樹、銀杏樹、松樹大部分都被壓倒折斷,只剩下光禿禿的樹干,和大多數家庭一樣,家里的主要收入來源被大雪無情地奪去了!
從放假回家到現在村里一直停電,能看到明亮的燈光成了一種最大的奢望,每天晚上能用來照明的就是那如星火一般的蠟燭或煤油燈。手機沒有電,也搜索不到信號,電視機一直在“休眠”,電話不通……似乎與世隔絕,似乎回到了原始時代。自我記事以來第一次吃了一頓被冠以“燭光晚餐”雅名的年夜飯,過了一個沒有春晚的春節。
毛主席曾說過: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鄉親們則是:自己動手,通電足食。在黨委政府的號召下,鄉親們也自發組成了一支支抗災搶災救災隊伍,作為一名在校黨員大學生的我也在這支隊伍中。我和部分鄉親們負責拉電桿立電桿,一大早我們就開著拖拉機趕往街上。由于新運來的電桿都很長、很重,一根電線桿至少也要30人才能搬運起來。鄉道狹小,倒塌的電桿大都不在路邊,要想把又長又重的電桿扛往目的地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經過幾天不懈的努力,看著那一根根直立長空的電線桿,我們的臉上都露出了久違了的燦爛笑容,霎時間似乎把過度勞累所致的腰酸背痛拋到九霄云外了。我想:冰雪雖壓斷了電桿、封住了道路,卻沒有壓彎人們的脊梁、沒有冰凍人們同甘共苦的熱心。
想到這些,我的心也慢慢變得舒暢了,我堅信黑夜的盡頭必將是黎明。冰天雪地里,那些堅強的、溫暖的身影,讓人們堅信春天正在一步步的向我們走來。(秦家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