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報道
2021年,我在翻閱小紅書的時候,發現了一位名叫璐英流(孫晨璐)的貴陽女孩。她的小紅書分享多為穿搭、美妝。整體翻閱下來,我并沒有在她分享的狀態中找到報道點。但是,意外在她小紅書的評論區發現,網友們對她的評論有別于其他美妝博主:這些評論多是各類勵志的話語,非常正面統一,這引起我的注意。于是,我開始在小紅書上聯系她,可沒有得到回復。在嘗試...
南梁支教記:一個大學生教師的44天本文正文共2570字文末附稿件修改記錄和采寫手記晚上八點多,甘肅省慶陽市華池縣南梁鄉列寧學校的班主任趙啟灃結束了工作回到了教師公寓,十月下旬的華池縣夜里氣溫只有幾度,這幾天連著陰雨,他一回來便打開了自己添置的電暖風。他是住進這間公寓的第二批蘭州大學研究生支教團的老師,9月6日,他們一行三人來到列寧學校...
在時代發展的進程中,模范先鋒的帶頭作用在推動社會發展、提高社會道德水平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挖掘典型人物閃光點、弘揚正能量,發揮媒體的輿論引導作用,是主流媒體重要的職責。多年來,我國新聞史上曾涌現出《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誰是最可愛的人》等一大批優秀的典型人物報道,這些典型人物的事跡通過媒體報道在社會上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力,激勵了...
這是一個我來了太多次的地方,每當在雨花臺烈士紀念館“信仰的力量”展廳駐足的時候,我都會想,為什么我們黨能有如此強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同樣帶著這樣的思考,去年七一前夕,我從南京出發,前往首都北京,參加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的報道。7月1日凌晨出發的我,毫無困意,滿懷著興奮和期待,前往天安門廣場。然而,有些出乎意料,最早到達的不...
“團員比少先隊員更進一步了,黨員又比團員更進一步。你好好學習,以后爭取入黨,成為一名黨員。”在老師的教導下,我開始對成為一名黨員有了憧憬。在后來的中學學習生活中,“如何爭取入黨”這顆小種子在我心里開始萌芽。考入大學后,我積極地向黨組織遞交入黨申請書,定期匯報自己的思想動態。上大二的時候,擔任校廣播臺編輯部部長的我,被確定為入黨積極分子...
一般認為,參與文化(participatoryculture)由詹金斯最早提出,參與和旁觀大相徑庭,是與機構化權力主導相對立的文化形態。
時代需要典型。典型人物是時代最強音,社會正能量的集中體現。用好微視頻,做好人物報道,是輿論引領職責與使命所在,是傳媒一項常規的長期的基本業務,也是一家媒體是否具有傳播力、影響力等“四力”的基礎支撐之一。
2022年1月17日,杭州日報副刊品牌欄目“傾聽·人生”的紀實作品《我們的天才兒子》見報,經杭州日報新聞客戶端和官方微信、微博同步推送,引發龍卷風般的傳播效應,到1月18日下午,全網刷屏,閱讀過億。人民網、新華網、光明網、澎湃、網易、新浪、頭條新聞等紛紛轉發,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分別作了專題報道,成為新年開年的現象級作品。?
做好典型人物報道,在采訪上,要“廣撒網”,和受訪對象交朋友“拉家常”,還要多問幾個“為什么”,讓每個故事都站得住腳;在寫作上,人物呈現要真實立體,彰顯人性溫度。
經濟報道是關于人們如何進行經濟選擇和經濟決策的報道。經濟報道的主角是人,在題材選擇、報道方式上應大膽創新,重視經濟活動中“人”的因素,關注人的經濟活動、心理感受、精神歷程等。實踐證明,只有在報道中關注人的感受,寫出人的思想、行為和情感,賦予“冷面孔”的經濟報道更多“人情味”,報道才更具有生命力,才會擁有更多讀者。
2020年7月10日,新華每日電訊用整版副刊報道“燃燈校長”張桂梅的事跡。記者將連續追蹤報道13年的情感灌注一文,將這枝“崖畔的桂,雪中的梅”展現在世人面前。
在新聞報道中,典型人物報道是一個重要的領域。王選、孟祥斌、孫炎明、陳斌強、“籃球奶奶”、王亮、王漢清……近年來,金報集團塑造了一系列當地家喻戶曉、全國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典型人物。金報集團目前收獲的9個中國新聞獎當中,有5件作品是寫典型人物的,有《“不要哭……咱不哭……”》《姐妹》《“磐安最美老師”陳斌強:背著媽媽去教書》《義烏最美民工張...
“榜樣是看得見的哲理,典型是觸得到的標桿。”先進典型凝聚著時代正能量,反映了社會主流價值觀,對典型人物的宣傳報道如春風化雨,是各媒體凝聚人心力量、賡續光榮血脈的重要手段。2020年1月2日《榆林日報》頭版發表的人物通訊《黃河岸邊梅生香》,以宏觀的視野審視,從諸多感人的細節切入,表現了北京知青路生梅扎根佳縣五十余載、無私奉獻無怨無悔的精...
從建德野馬嶺“奪命坡”旁的四人勸導站,到臨安山核桃主產地的杭州最小法庭,從守護留守兒童的“法官爸爸媽媽”,到為山區村民定分止爭的“黑貓警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