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技巧
過去我不太注重這一步,作品看完就看完了,理解成我所能理解的樣子。當然這也沒錯,作者完成作品就和他沒關系了。但是,我吃了雞蛋,為什么不再去看看母雞呢?果然,看了陳忠實的《尋找屬于自己的句子》,驚嘆何謂枕棺之作;看了《巴黎評論叢書》,發現這世界的書房竟活著這么多怪咖;看了路遙的《早晨從中午開始》,明白何謂用命去寫……例如讀《白鹿原》,如果...
按說,你有文學創作的文字功底,現在改學新聞寫作不是一件太困難的事,可你卻常常把新聞作品寫成文學作品。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我看不外乎有三個原因。一是你還搞不清新聞作品與文學作品的區別。有的通訊員片面認為搞新聞報道與搞文學創作都是“寫文章”,會搞新聞必然也會搞創作,會搞創作必然也會搞新聞,這種認識是十分有害的。我們說,新聞作品與文學作...
1、找到問題所在思維混亂,覺得要寫的話很多,卻寫不出來。表達能力不行。對寫作的內容不熟悉、不專業,怕寫出來被人笑話。素材積累不夠。手生。2、跳過去寫作卡殼的時候,我們可以換個思路,卡的這里我們可以不寫了,而是把它跳過去,寫會寫的。寫不下去的時候只是思路卡到了這個地方,并不代表我們其他的不會寫,把不會寫的忽略、跳過去,從其他的地方入手,...
上學時,寫作文就是訓練寫作的能力。工作中,寫匯報、寫總結、寫策劃、寫演講稿、寫廣告文案,哪項都離不開寫作。雖然很重要,但是作為一個不是專職寫作的人,是不知道怎么提高寫作能力的。二十哥哥從下面這幾個方面,來為同學們進行提高寫作能力訓練講解。1、掌握詞匯同學們都知道學習英語需要掌握詞匯量,我們寫作也是需要掌握大量詞匯的。你想想是不是寫作的...
寫作愛好者很多,二十哥哥也經常收到粉絲的消息,但是真正會寫的、能一直堅持寫的不多。都有好多迷茫,有的是有故事覺得自己文化低不知道怎么寫;有的是眼高手低、但是一直也沒有輸出;有的是連在哪里寫也不知道,更不要談怎么運營各種平臺的賬號了。反正是各種原因都有。文化低雖然是一個短板,但是這個短板也是可以彌補的,文化低并不代表閱歷少經歷少,有這些...
二十哥哥的經驗:把寫作當作說話就行了。對著手機說話然后記錄文字。用手機的錄音功能,先把你說的話錄下來,然后找個語音轉換文字的工具,就可以將語音轉化為文字了。是不是很簡單?但是你會發現,這些翻譯出來的文字,很亂、很碎,和你想象的不太一樣。這個很正常,你修改捋順就行了。其實輸出并不是很難的事,你、你、你、我、她、他都會張口說話,口語輸出也...
導語:導語作為標題內容的拓展補充,同時也是消息中最重要的段落。因此,導語在消息中很重要。從內容上來講,導語中多是包含5w要素(who/what/when/where/why),材料中給出來了哪幾點要素,那這里面就會呈現處理哪幾塊內容。除此之外,導語多是兩三句話,很少有一句話的情況。哪怕是一句話,也要注意斷句,不要出現“一逗到底”的情況...
今年以來,天津、上海、長春、北京等地接連暴發新冠肺炎疫情。媒體通過各種形式報道疫情進展。其中,一種報道方式引起了傳媒茶話會的注意,一般僅有兩三個人參與,卻幾乎篇篇10萬+。什么產品有這樣的流量?有可以復制的經驗嗎?6月中旬,傳媒茶話會對話北京日報微博微信編輯部主編張力、津云要聞中心策劃王聰、解放日報記者連俊翔,向操盤手汲取經驗。?
【問】老師您好,我在機關寫材料五六年了。近來,領導總批評我的材料沒系統性。開始,我以為系統性只是個籠統評價,不過就是觀點不夠多罷了。事實證明我錯了,因為我加進材料去的東西被領導大段大段砍了,說我該寫的沒寫,不該寫的寫了一堆。對此,我琢磨了好一陣子,還買了幾本系統論的書來讀,就像網上說的“懂得了很多道理,卻還是不會系統思考”,不知如何才...
“原來我們家小鄭這么努力上進,受到了單位的培養和重視,在軍工事業上做出了成績,哥哥我和家人為你感到驕傲和自豪,你是最棒的!”這是中國兵器江南工業集團官方微信公眾號,題為《我身邊的“鄭能量”》一文留言板上的一行話語。主人翁是家住西安的小伙子,畢業于西北工業大學的他,離開繁華的城市,來到湖南的一個兵工小鎮工作。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作為...
寫作是一門學問,而每一種寫作體裁又都有一定的規律。從這個意義上講,集中攻一種或兩種寫作體裁自然比什么體裁都會容易出成果。這正像我們平時所講的“聚焦成才”。但是,對于初學寫作者來說,對哪一種體裁都不很熟悉,更難說在哪一種體裁上最拿手最偏愛,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匆匆確定主攻哪一種體裁,不僅不利于某種體裁寫作的提高,也影響到對其它體裁的熟悉和...
作為一個已有4年采寫史的老通訊員,想寫出點有分量的稿子,這種心情是可以理解的。然而,一定要明白,有分量的一鳴驚人的稿子不一定非是“大塊頭”不可,有些“豆腐塊”新聞同樣也很有分量,同樣受讀者歡迎。你注意到每年被評上獎的好新聞了嗎?它們不少是幾百字的短新聞。能寫出高水平的“大塊頭”自然是一種本事,而能寫出短小精練的新聞,同樣是一種本事,有...
2015年,楚天都市報推出的關于地鐵新聞《大武漢一日穿江湖》,獲第三十四屆湖北新聞獎一等獎。2012年,武漢廣播臺消息《萬里長江第一條過江地鐵今天運營》,獲第二十三屆中國新聞獎一等獎。時間再往前推。2008年武漢廣播臺消息《萬里長江第一條越江隧道建成通車》獲第十九屆中國新聞獎二等獎。地鐵建設、運營的專業性較強。近年來,諸多新聞媒體把這...
愛好寫作的人來說,現在這個時代是最好的,只要你想寫都可以寫,把文章可以發布到各種自媒體平臺。而沒有網絡的時代,寫作只是作家等少部分人的事,普通寫作很難發表,可能很多寫的不錯人都只當個愛好罷了。而現在這個網絡時代為所有愛好寫作的人,提供了機會,只要你想寫、會寫、能寫,就可以寫出自己的作品,就可以發布,讓別人看到、喜歡。自媒體時代為一切提...
今年以來,露營可太火了。相信每個人的朋友圈,都會有露營的美圖在吸引你的眼球。這句文案,是一句有共情的好文案。雖然我沒有去露營過,但我在看一些露營的綜藝和刷到相關的內容時,也有一個類似的想法:露營好像有點像過家家,把一些生活用品,搬到一個環境優美的地方,野餐,游玩,躺平,看風景...另外,這一套系列的海報文案,也是洞察滿滿。尤其是那句:...
上篇專欄文章談到了一篇好評論應有的“張力結構”,在矛盾和對立中形成穩定。這篇文章談談好評論的另一種深度結構模式:景深結構。什么叫景深結構?對攝影有了解的都知道,拍一個東西需要聚焦,焦點前后范圍內所呈現的清晰圖像之距離,這一前一后的范圍,便叫景深。景深凸顯的是一個事物的縱深感,同樣,觀點也是如此,所謂“觀點”,就是觀看之點,能在縱向上層...
2021年被稱為“元宇宙(Metaverse)元年”。2022年,元宇宙依然熱度不減。微軟、臉書、騰訊等科技公司紛紛宣布進軍該領域。該詞最初來自1992年的科幻小說《雪崩》,書中描述了一個名為元宇宙的虛擬世界,人們能夠以虛擬形象開啟另一種人生。但實際上,作為前沿科技領域的新生事物,元宇宙在概念上尚無清晰定義。對于它將如何改寫人類社會,...
比如說練習寫作,就規定每周至少寫5000字,每天至少閱讀3萬字。沒有目標,就沒有方向。日復一日地重復昨天的故事,一周、一月、一年過后,還是濤聲依舊。有了目標,就不一樣了,可以每天為之奮斗,每天向著目標進步一點點。一個人只有不斷讀書、不斷經歷、不斷思考,才能擁有發散式思維,才能不斷寫作。也許,短期之內,不會有很大的起色,但是長期堅持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