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寫評論要善于把自己擺進去徐勇習近平同志在浙江任職時曾批評一些干部不會說話:與新社會群體說話,說不上去;與困難群眾說話,說不下去;與青年學生說話,說不進去;與老同志說話,給頂了回去。事實上,在一些黨報的評論中,也不同程度存在著與做實際工作的干部講話“說不上去”、與普通讀者講話“說不下去、說不進去”的問題,迫切需要創新話語方式。
寫評論要善于“大道理”對接“小日子”徐勇?互聯網思維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平等思維、受眾思維。傳統媒體時代,由于媒體和受眾掌握的信息不對稱,黨報評論可能更多地傾向于對社會單向度的發布和解讀。到了媒體融合時代,由于信息獲取手段的日益快捷和多元,黨報評論要飛入尋常百姓家,則需要更多強調受眾思維,從尋常百姓最易接受的視角傳播黨的聲音。
APP評論怎么做到“一看必點”?(下)王廣文03視角必須更平民化?手機更多地握在平民手里,APP的評論,可以期待影響有影響力的人,實際上主要是影響普羅大眾,影響用戶中的“絕大多數”。在用戶做主選擇的市場上影響用戶,必須有強烈的市場意識和用戶至上的觀念,魅力源于貼心的服務,影響來自用戶的獲得感。APP更加鮮明的市場屬性,無時無刻不在忠告...
APP評論怎么做到“一看必點”?(上)王廣文在媒體評論歷史上,移動客戶端(APP)評論注定是顛覆性的角色。盡管“小荷才露尖尖角”,但是它發育成長的速度,對網上和社會輿論的巨大影響,融其他評論長項于一身的綜合優勢,都出乎意料。想讓傳統評論跟上融媒步伐,掌控網上輿論以及從其他任何方面考量,都不能不重視、不能不研究APP評論。
怎樣認識和做好新聞評論?(下)趙振宇04提高評論者的媒介素養所謂媒介素養,是指人們對于媒介信息的選擇、理解、質疑、評估的能力以及制作和生產媒介信息的能力。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在新時代歷史進程政策導向和新媒體技術的引領下,網絡表達將會呈現新的特征和趨勢,由此激發民眾參與政治的熱情。...
怎樣認識和做好新聞評論?(中)趙振宇03新聞評論有助于提高人們的理性認識恩格斯說過:“一個民族要想站在科學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中華民族要實現偉大復興,也同樣一刻不能沒有理論思維。認識論是哲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馬克思主義哲學,即辯證唯物主義,是現代科學的哲學。它不僅研究和揭示自然界的一般規律得出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研...
怎樣認識和做好新聞評論?(上)趙振宇近期有兩條關于評論的新聞引起媒體和讀者的點贊——一是《新聞與寫作》雜志公眾號將過去30年來經典的好文章通過新媒體呈現給讀者,并邀請原作者以新鮮面孔與讀者以視頻的方式再次“會面”,書寫新的感悟和建議。4月中旬該刊首次推出了《評論寫作20篇》,不僅獲得原作者的支持,也獲得大量讀者追捧,在微信付費直接通過...
我為何這么快就寫出這篇評論?張文天?我撰寫的《為建筑師得大獎喝彩》一文曾獲得第23屆中國新聞獎言論類三等獎。記得寫此文時已是下午五點左右,大約用了一個小時就完成了,可謂一氣呵成。現在想起來,之所以這樣快就寫出這樣一篇讀起來還算上口的評論,是有些原因的。
03有“感情”的評論才有感染力?只有帶著感情寫評論,才能調動讀者感情,激發向上、向善、向美的力量。就這一點而言,與民生相關的評論更要注重講“感情”,否則即使想為民眾說話,也未必能說到民眾心坎上。外來務工人員丁某在南京一座高架橋下被凍死,而當時恰逢“中國工人”作為一個群體登上美國《時代周刊》封面,于是筆者情由心生,將兩件看似毫不搭介的事...
評論以思想性見長。而思想性在于說理。說理需要理性,不可夾雜個人感情,這樣才能保證其觀點的客觀公正。不知從何時起,這似乎已成為評論寫作必須遵循的“鐵律”。然而評論要據事論理、以理服人,但是,同時還必須飽含深情、以情感人。惟其如此,評論才能更好地貼近受眾,從而喚起讀者感情上的共鳴。
近年來,紙質媒體紛紛開辟時評版,競相評說各種新聞事件,剖析熱點新聞,關注民生新聞,聚焦重大新聞,這成為了媒體的一個亮點。加大時評力度,增加了紙質媒體的深度、厚度、重度與吸引力,發揮了較好的輿論導向價值,是應該得到充分肯定的。但是,紙質媒體的時評,也出現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傾向。這些傾向折射出某些不良現象與風氣,自然影響了時評的質量,削弱了...
新聞評論的開頭很重要,它起著吸引讀者的作用。有鑒于此,應始終以受眾為著眼點,總的要求是:要把最能吸引受眾興趣、最能引起受眾關注的事實、觀點或問題放在前面。
新聞評論要吸引讀者,標題很重要。因此,精心制作標題,是每一個評論員的重要職責。新聞評論的標題,既可以標明論題的對象和范圍,也可以直接提出評論的觀點和主旨。總的要求是:生動活潑、言簡意賅,使標題成為引人耳目的招牌。
新聞評論要吸引讀者,標題很重要。因此,精心制作標題,是每一個評論員的重要職責。新聞評論的標題,既可以標明論題的對象和范圍,也可以直接提出評論的觀點和主旨。總的要求是:生動活潑、言簡意賅,使標題成為引人耳目的招牌。
在傳統的媒體觀念中,新聞評論被稱作“旗幟”和“靈魂”。一家媒體評論的水準如何,在很大程度上代表著該媒體的整體實力。所以,不論是黨媒還是都市媒體,重視新聞評論是媒體的傳統。互聯網興起后,網絡評論呈現和傳統媒體評論競爭的態度,將新聞評論的發展推上了快車道。同時,我們也應看到在這種繁榮景觀背后的隱憂。
〖例文〗逆向思維當然可以出“新”出“深”,而順向思維同樣可以做到。譬如這篇評論中所講的“不換順向就換人”,似乎成了許多領導同志的“口頭禪”,也的確對解放思想起了一些促進作用,在用逆向思維難以否定這條“口頭禪”的情況下,不妨順著這一思路思索下去,并對原來的“口頭禪”稍加修改,變成“多換思想少換人”,兩字之改,另辟蹊徑,不僅同樣正確和適用...
報刊上的小評論,是讀者喜歡的“讀點”之一。為何喜歡?其中重要的原因是:小評論以其新穎獨到的觀點吸引讀者,又以其深刻服人的論述征服讀者。一句話:小評論以其所講道理的“新”和“深”,贏得了讀者的喜歡和信賴。一般說來,小評論中的“道理”,包括“道”和“理”兩部分。這里的“道”,指觀點(論點)而言;“理”,指理由(論據)而言。在一篇小評論中,...
01機制變?觀念的改變體現到行動上,必須有相應的機制做支撐。我們河南日報評論組主要建立了兩項機制,一是學習機制,二是下基層采訪機制。河南日報評論組每天上午11點都有一次例會,這個例會既是言論題目的研討會,又是上級精神的學習會。河南日報編委會明確要求評論員,學習要達到四個目標:一是及時、準確地把握省委的脈搏,知道省委在想什么,在強調什么...
新聞評論是是媒體編輯部或作者對新近發生的有價值的新聞事件和有普遍意義的緊迫問題,運用分析和綜合的方法,就事論理,就實論虛,有著鮮明針對性和指導性的一種新聞文體,是現代新聞傳播工具經常采用的社論、評論、評論員文章、短評、編者按、專欄評論和評述等的總稱,屬于論說文的范疇。簡而言之,新聞評論是就有價值的新聞事實和社會現象發表意見以指導實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