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錯字詞
“唐代有五女把關鎮守五女山,也許正是受這種巾幗不讓須眉英雄氣概的激勵鼓舞,北宋才有楊門女將穆桂英掛帥抵御金兵。”這段話出自春風文藝出版社2020年4月出版的《發現遼寧之美》。“楊門女將穆桂英掛帥抵御金兵”之說有誤。楊家將的故事不見于史書,多見于小說演義、戲劇舞臺等。眾所周知,穆桂英所抵抗的是遼與西夏,而非金。《楊家府演義》,全稱為《楊...
隨著電子游戲的興起,一些和電子游戲相關的詞語也逐漸擴展延伸到日常生活等領域。無論我們是否接觸電子游戲,這些相關的流行詞語都不可避免地與我們的日常生活產生交集,成為我們交流的工具。“放大招”就屬于這類流行詞語。“放大招”在電子游戲中產生、流行,它本來是作為電子游戲專用術語存在的,而如今也同時活躍在網絡社交平臺、電視節目等非游戲場合,頻登...
2022年6月21日《上海老年報》第7版登有《廉政為民兩楊翰》一文,其中一段文字說:“現柳子廟正大門有幅石刻楹聯可佐證:‘山水來歸,黃蕉丹荔;春秋報事,福我壽民。同治甲子孟諏月永州守督亢楊翰書。’”這句話中,除了楹聯的量詞“幅”應為“副”,其中“孟諏月”也應改成“孟陬月”。“陬”讀作zōu,一義為農歷正月的別稱。《爾雅·釋天》:“正月...
“土著”的“著”是什么意思?“執著”還是“執著”?“不著一字”還是“不著一字”?“關鍵一著”還是“關鍵一招”?這些問題的核心是“著”“著”二字的音義區別。一、“著”“著”辭書音義的調整“艸”有時寫成“?”形,“著”筆畫變形,如北魏張安姬墓志銘“銘著千紀”中的寫法。之后逐漸訛變為“著”。明代《字匯》提到“著”“俗作‘著’”。民國時期《國...
2021年電視劇《大浪淘沙》第2集中,戴季陶受托拜訪陳望道,對陳說:“陳先生,近些年來,歐美國家的一些先進思想都是藉由日文翻譯,在中國傳播開來的……”(字幕同步顯示)演員將“藉由”讀作“jí由”,有誤。字幕中的“藉由”也應寫作“借由”。“藉”既有jí音,又有jiè音。讀jí,表示踐踏、凌辱,如“杯盤狼藉”“聲名狼藉”。讀jiè,本指古...
2021年第6期《老年知音》雜志刊登的《父親的人生沒有老年》一文有這樣一段話:“有一次,我在單位正埋頭工作,突然接到母親的電話,說父親感到身體很不舒服。我摞下電話,急匆匆趕回家,把他送到醫院。”其中“摞下電話”的說法有誤,應為“撂下電話”。摞,讀luò,動詞,義為一個壓著一個地往上重疊著放。如:摞磚頭;把碗摞在廚柜里。摞還可以作量詞,...
想起那一座座飛檐翹角、或依山或臨水的樓亭,在這樣月明星高的夜晚……是否有一位蛾冠寬袖的飲者正舉樽對月,高歌一曲“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這段話出自2023年9月19日《甘肅農民報》第4版刊載的《秋夜聽風》一文。這里的“寬袖”好理解,即寬大的衣袖,而“蛾冠”則讓人疑惑不已。它應是“峨冠”之誤吧?“峨”,本義為山勢高峻。《說文·山部》:...
2023年10月26日《今晚報》第19版刊有《重陽食菊》一文,文章講述古代“食菊”之風時這樣說道:“當然并不是所有的菊花都可以食用。古時菊花被分為觀賞菊和食用菊。……《牧堅閑談》總結:‘真菊延齡,野菊泄人。’”這段話里提到的書名《牧堅閑談》錯了,應是《牧豎閑談》。豎,可指小孩或仆童,“牧豎”就是牧童、牧奴,即牧放牛羊的孩子。陸游《識愧...
例(1)“能超越麥家的只有麥家,能超越高群書的也還是高群書”這句話中,兩個“麥家”是同一個人,兩個“高群書”也是同一個人,同一個人超越自我,這是主體和自我的差異造成的。喬治·萊考夫和馬克·約翰遜在《肉身哲學》(李葆嘉等譯,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8年版)中區分了本體和自我:“主體是意識、主觀經驗、理性、意志和我們的‘本質’,即任何使我們...
《上海老年報》2021年3月2日7版《評彈鼻祖馬如飛軼事》一文說:馬如飛“嗣得縱橫數畝之郊原一處,建篷搭坐,彈唱其間。所唱者皆平生得意之作。遠近鄉人紛紛駕舟麋集,入納茶資十數文”。這處“麋集”錯了,應是“麇集”。“麇”是個多音字。讀jūn時,指古書中的獐子;讀qún時,義為成群。“麇集”,即聚集,群居。柯靈《香雪海·阿波羅降臨人世》:...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西夏陵旅游景區的參觀券印制精美,正面是西夏王陵依山風景照,背面簡介第一句是:“西夏陵是西夏王朝的皇家陵園,位于寧夏銀川市西郊約35公里的賀蘭山東簏中段。”其中的“簏”錯了,應為“麓”。麓,是一個形聲字,從林,鹿聲。本指生長在山腳的林木。《周禮·地官·序官》:“林衡每大林麓。”鄭玄注:“竹木生平地曰林,山足曰麓。”引...
2022年1月11日《清遠日報》第7版《清六品官蔣世鸞》一文寫道:“蔣世鸞為政廉潔,得到百姓擁護,也得到上司的青睞,連連升任,而且他及夫人彭氏均受到皇帝浩封……此事在蔣世鸞墓碑中有記載。”這里的“浩封”應為“誥封”。誥,讀ɡào,本義為告訴,指上告下,引申出警誡、誡勉之義,也指古代的一種告誡、勸勉性的文章,《尚書》中有《仲虺(huǐ)...
林語堂先生用英文寫成的《吾國與吾民》(MyCountryandMyPeople)一書中,引用了很多中國古典詩詞,林先生將其翻譯成了精致的英文。這些詩詞大部分為名篇,所以在該書的各種中文譯本中,將其還原為中文原作并非難事。但是,書中以下幾句詠荷花的詩詞,在各中文譯本中卻出現了問題:Lightlydipshergreenbonnet,Wh...
們說“戴帽子”,不說“佩戴帽子”,說“佩戴帽徽”而不說“戴帽徽”,為什么?這就需要從“佩”和“戴”的語素意義出發來談,同時不可避免地涉及“戴”的同音字“帶”。“戴”“佩”“帶”盤根錯節,本文對三者進行一番辨析。“戴”,形聲字,發音中的ai來自“哉”“栽”“載”“裁”等字皆有的半包圍偏旁;而“異”,《說文解字》引篆文,下半部的“共”像雙...
天子大蠟八。伊耆氏始為蠟。蠟也者,索也。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蠟之祭也,主先嗇而祭司嗇也,祭百種以報嗇也。饗農及郵表畷、禽獸,仁之至,義之盡也。古之君子,使之必報之。迎貓,為其食田鼠也;迎虎,為其食田豕也,迎而祭之也。祭坊與水庸,事也。這段《禮記·郊特牲》的文字是古代文獻中關于“八蠟”比較全面的一處記載。其中所載“八蠟”的八種...
小說《紀委書記》(二十一世紀出版社2016年3月出版)第291頁有這樣一段文字:“袁麗萍……歪著頭兒問他:‘你既然不是我們的領導了,跑到這兒來難道又想抓我們的現形?’李思文笑道:‘不是抓現形,是來請你和小謝幫我辦事。’”句中“現形”一詞與上下文意對不上,應是“現行”之訛。“現形”與“現行”兩詞發音相同,詞形也只有一字之差,但詞性和意義...
故居主人生平介紹中這樣寫道:“張靄堂十五歲進入大同著名老字號‘恒麗魁’當學徒……因其熟諳薄記,字體端正,深得店主信任……”這里的“薄記”當為“簿記”。簿記,即用簿冊記錄,會計工作中指有關記賬的技術,有時亦用作“會計”的同義語。張靄堂在商業上得家傳,熟知財務登記之道,此即“簿記”。“薄”則與“厚”相對,“薄記”置于這段文字中是說不通的。...
梁羽生《劍網塵絲》(中山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第39頁上說:“(鐵力夫)雖然沒有給摔成一團肉泥,卻已碰得頭破血流,躺在地上,哼哼卿卿的(地)爬不起來了。”其中“哼哼卿卿”應為“哼哼唧唧”。唧唧,是擬聲詞,可指竊竊私語聲或嘆息聲。“哼哼唧唧”可形容低聲吟誦、言語不清或患病時的呻吟聲。上述引文形容鐵力夫摔得頭破血流,只能在地上呻吟,應用...
2023年10月26日,北京電視臺新聞頻道播出節目《這里是北京》。介紹天寧寺時這樣說道:“那天寧寺塔能不能像《西游記》里掃塔那一集一樣,可以拾級而上登高望遠呢?您死了這條心吧,這座塔是實心的,里邊沒有樓梯,不能登高遠眺……”旁白把“拾級而上”的“拾”讀成了shí。其實這里的“拾”應讀為shè。拾,是個多音字。讀shí,意思是把地上的東...
2022年9月12日《蘭州晚報》第8版刊登文章《娘味兒月餅》,其中寫道:然后娘先把鐵鍋燒熱,搽些油,把做好的月餅放在鍋里,小火慢慢烘烤到通體金黃,出鍋了不能急于吃,等涼透,咬一口松軟綿蜜。娘笑瞇瞇自諭道:“這色味,嘖嘖,會把沒眼的都撐瞎了。”“自諭”有誤。諭,讀作yù,義為告訴、吩咐,用于上級對下級、長輩對晚輩。如面諭,即當面訓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