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問題
思考:好記者應該是個“好作家”崔傳剛(大眾日報見習記者)新聞教科書告訴我們,新聞不是文學,不能為寫作而寫作。這其實是在強調新聞真實性的原則。作為記者,我把這一條作為基本準則,但在報社的實踐也讓我體會到,寫新聞,不重視新聞的語言,忽視新聞的個性也是不行的。做一個好記者,真實是基礎,在此基礎上,記者要向作家學習,新聞應該向文學學習。文學總...
社會新聞寫作的把度原則與策略———以南方都市報的采編實踐為例所謂新聞把度,就是報紙對采集到的各類信息進行質量控制,掌握好刊發的尺度,在使新聞報道富有影響力的同時,還要注意防范外在風險。實踐證明,如果拿捏精準,可讓新聞發揮最大的社會效應,更好地展開公共服務,不會留下遺憾;把握過松,則容易引出麻煩,惹來官司,帶來震蕩,甚至攸關報紙的安全生...
大眾日報的每個年輕記者都是優中選優選出來的,每個人都很出色。獲得大眾青年新聞創新獎,我第一感覺是很有壓力,因為覺得自己的作品離這個獎項還有差距。拿到這一獎項后,我再三琢磨。我想,《省公務員考試疑有網絡作弊》這篇報道在三個方面做得比較到位:一是事實拿捏準確,做到每句話都有出處,言之鑿鑿,避免授人以柄。由于報道涉及的是公務員考試,影響重大...
突發新聞是最能令讀者激動的內容之一,往往是媒體最具賣點的部分。突發新聞事件一般指那些不可預料、毫無預兆或征兆下發生的意外事件。一方面,在競爭日趨激烈、追求搶發大新聞的媒體大環境中,時效性成為決定報道成敗的一大關鍵。另一方面,由于事發突然,情況復雜,采編過程中常常遭遇諸多不確定因素,要短時間內確保信息的精準無誤,有相當的難度。如果“殺敵...
現代社會,新聞傳播活動主宰著人們的生活,各種利益和欲望紛繁交織,新聞報道爭議不可避免。解決這些爭議,是社會走向法治文明的必經之路,也是民主社會的重要實踐。一碰到記者受侵害的案例,總有年輕記者問:“我們是否需要一部保護記者的法律?”筆者就答:“我國法律,包括憲法、法律、法規、司法解釋、行政規章以及黨的政策有很多條款保護新聞媒體和記者的權...
提要:本文旨在探討當前媒體廣泛應用的一個概念—“第一時間”。目前各媒體對其運用是否恰當?研究發現,當前“第一時間”運用在某些新聞報道中并不能準確表明一家新聞媒體的報道時效,反而是個容易被媒體用于掩蓋其時效落后的概念。因此,在新聞報道中應當慎用“第一時間”,而代之以具體時間清楚交代發稿和報道的準確時間。“第一時間”已經被媒體用得非常習慣...
在平面媒體、廣電媒體和網絡傳媒無時不在、無孔不入的現代信息社會,每日里“觀天下”,為廣大讀者快速提供新聞,無疑是各路媒體爭相上演的“重頭戲”,而捕捉新聞、報道新聞又是這“重頭戲”中的重中之重。正是有這每日里的“重頭戲”,人們足不出戶便知天下事,特別是對關乎國計民生,社會生活中的焦點、熱點、難點問題也能在第一時間耳聞目睹,作出誰是誰非的...
從事多年的報紙編輯工作,在記者來稿(特別是通訊員來稿)中發現了一些共性問題,現予以梳理,并對癥提出解決方法,供新聞同行(特別新聞愛好者)參考,以期達到提升新聞品質,強化新聞報道效果之目的。1、內容龐雜,主題分散。癥狀:胡子眉筆一把抓,提起籃子就是菜,什么都想寫都要寫,一篇新聞稿件中頭緒多,內容繁雜,讓人讀后不知所云。藥方:開小口子,打...
有人說,新聞策劃是新聞出新的“魔棒”;有人說,新聞策劃是新聞信息量新的“增長點”;還有人說,新聞策劃是新聞報道的“又一次成熟”。這些話都從某個側面說明了新聞報道策劃對于充分利用新聞資源、提高新聞媒體競爭力的重要性。其中重大題材策劃,是對媒體策劃水平的綜合考量,也是媒體市場競爭的制勝法寶。現在,我們來“拆解”部分媒體重大題材策劃的一些“...
我國有55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分布范圍廣,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積約占我國國土面積的64%,在新聞出版中,經常會有涉及少數民族的內容。正確深入地報道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的人物、事件,反映少數民族的歷史文化傳統和在新時期生產生活、思想觀念等方面的變化,有利于促進民族團結、構建和諧社會。然而,由于民族問題的敏感性、復雜性,新聞出版中一旦出現不...
如今,新聞策劃越來越受到新聞媒體的重視。事實證明,新聞策劃對提高新聞宣傳的報道質量,擴大報道面,增強可讀性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此,媒體在新聞報道中,切不可忽視新聞策劃。一、新聞策劃是新聞發展的需要新聞策劃作為一種設計、一種決策和組織手段,貫穿于整個新聞活動的過程之中,大到整個報紙定位、宗旨確立、欄目設置,小到單個專題的報道思想、采訪...
一篇新聞最重要的就是事實的真實性和客觀性,但在目前的傳媒領域,并不是所有的報道都能做到真實客觀,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忽略了新聞的平衡原則,由于報道失衡導致新聞失實。2003年5月的“陳杰人事件”就是很好的佐證,陳在采訪中,片面聽取部分人的觀點,沒有觸及到事件的本質,偏聽偏信,在沒有進一步核實和調查的情況下,主觀臆斷寫出報道。事實上新聞報道...
[摘要]本文結合新聞周刊不同于普通報刊之處,談談新聞周刊在圖片使用中存在的缺乏創造性和思想性、圖文關系不緊密以及風格雷同等問題,并從新聞周刊圖片的主要形式——照片和后期制作的數字圖片,圖示,漫畫,圖表、數據模型幾方面提出一些個人建議。[關鍵詞]新聞周刊圖片使用圖片,以它直接、簡明、感染力強、加強記憶的個性,強化報道效果,越來越成為報紙...
當自殺、辭職這些極端行為與新聞倫理困惑聯系在一起時,我們能不為新聞倫理沖突的強大影響力感到震撼嗎?電影《求求你表揚我》向我們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位一生受過許多次政府表彰的老人在病重臨終前的唯一愿望是: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干出點成績,受到政府的表揚。憨厚的兒子終于有了一次機會,他在一天晚上解救了一位被歹徒侮辱的姑娘,于是,他找到報社要求報...
負面新聞作為正面新聞的對立面,是大眾媒介經常性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傳播內容。任何新聞信息在媒介的傳播中,均有正、負兩種效果。要將負面新聞的負效果降到最小程度,必須對其進行有效控制及正面引導。負面新聞的內涵及特點負面新聞作為媒體新聞傳播的一項內容,日益占據了重要地位。負面新聞從其含義上講,是指“消極的(或不好的、有害的)新聞信息”。通俗地...
新聞對于廣播電視媒體來說,無疑是立臺之本。然而,近年來大量的會議新聞報道占領了新聞“重”地。會議新聞連篇累牘,充塞于新聞板塊與欄目,使廣播電視新聞癰贅,受眾普遍反感。對此,許多廣播電臺和電視臺做了改進和嘗試。但從總體來看,會議新聞依然過多、過濫、過淺,手法依然陳舊、內容空洞。其實,會議新聞的泛濫,源于實際工作的文山會海,大量的“指示”...
冷血、冷漠、人性———目前這類詞語頻繁出現在新聞報道的評論中,媒體專家包括很多讀者都對充斥在報紙版面上的缺乏人文關懷的報道紛紛提出質疑,呼吁媒體工作者用一顆仁愛之心來寫新聞報道。人文主義已被越來越多的媒體從業人員所重視并逐漸提上議事日程。主要類型1.關于自然災害的新聞報道。這些報道中經常會出現冷冰冰的報道語言。比如,在對2002年運城...
忽然要談新聞寫作的幾個基本問題,這豈不是心血來潮?因為既然是基本問題,就是最初級的,ABC之類,沒有談論的價值。為何還是要談?第一是基于一種大環境,那就是現如今許多新聞從業者,已經把一些基本問題的答案忘掉了,因而他們筆下的新聞全然沒有了起碼章法。一些退下來的老記者感慨地說:寫了幾十年的新聞,忽然不知道新聞怎么寫了!不信您看看現在報紙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