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發展
不同于硬新聞、軟新聞等名詞,暖新聞在新聞學教材上并沒有明確的定義。鳳凰資訊網2015年4月開設了一檔名為《暖新聞》的欄目,當時欄目定位就是一檔溫情社會新聞欄目,主要報道有溫度的正能量新聞。暖新聞具備以下特點:1.暖新聞首先是新聞,它具備新聞客觀真實的特征。2.暖新聞是有溫度的新聞,在主題上屬于正面報道,暖新聞報道能使受眾得到鼓舞和激勵...
其一,發布主體多元化,媒體、政務發布、自媒體三分天下。信息傳播正在從專業媒體主導的精英傳播向社會廣泛參與的大眾傳播轉變。從新媒體內容供給主體來看,目前已形成媒體、政務發布、自媒體三分天下的格局,傳播媒體基本完成“兩微一端”布局,政務發布基本形成覆蓋中央部委、省、市、縣四級發布體系,同時,不容忽視的是,自媒體從業人員已超過300萬。當然...
媒體融合下半場,需要什么特質的人才當前,中國媒體融合進入下半場。歷經近5年的生死糾纏,融媒體發展已由內容、渠道、產品融合的亦步亦趨,轉向平臺、生態、系統融合的大開大合。此間的革命性和顛覆性,帶來的不僅是行業的大變局,更是業界人心的大震蕩。可以預見的是,國內傳媒業將繼續呈現出黨媒化、流體化、分眾化、智能化、單極化和創意化的混合特征。單純...
現代人的生活、工作節奏越來越快,“感覺自己就像一個陀螺”,你是不是也日常聽到這樣的感慨。近年,“慢”成了一種潮流,“慢生活”的理念被提倡,“慢綜藝”扎堆熒幕。在媒體行業也存在著同樣的問題,據2019年路透數字報告顯示,相當多的新聞消費者“吐槽”:“海量新聞讓自己感到疲憊不堪”;更多的人希望將沒完沒了的新聞帖子、故事、新聞“拒之門外”,...
媒體傳播進入“戰國時代”▲央廣傳媒發展總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央廣廣告總經理王躍進最近十幾年的時間,由于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快速崛起,中國的傳媒行業進入了“戰國時代”,舊的傳播格局被打破,新格局尚沒有真正形成,每種媒體都在重新尋找自己的定位。在這...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擔心,媒體正在加劇歐洲各地公眾意見的兩極分化。本期全媒派編譯路透社最新報告,在解析媒體如何從內容生產和消費兩方面影響公眾態度的同時,也提出問題:意見極化是否百害而無一利?在深入探討這篇報告之前,我們需要首先弄清一個問題,何為“極...
你或許之前在BBC新聞網站上看到過“自動化生產”報道。半自動化新聞如何給讀者帶來更多切身本地新聞?本期全媒派為您帶來BBC新聞實驗室工作人員羅奧·赫頓對“自動化生產新聞”項目Salco的一些介紹。BBC每天通過電視、地方電臺和網絡為數百萬人帶來...
悲觀是一種很容易感染的情緒,現在,跟風悲觀成了報人朋友圈的時尚。這兩天,朋友圈流行曬18歲,在媒體朋友圈中卻流行曬報紙停刊,《北京娛樂信報》《渤海早報》《湘潭晚報》《贛西晚報》《大別山晨報》《皖南晨刊》《白銀晚報》《臺州商報》《采風報》《球迷報》《上海譯報》……一些人在奔走相告,這家停了,那...
轉眼與湖南日報結緣27年,半生沉浮,離不開湖南日報的風雨相伴。年歲愈長愈覺得這座神圣的殿堂日日常新,仰不可及。1992年大學中文系畢業,我被分到雙峰一個基層商業單位,工作、居住在一個封閉的倉庫,微薄的收入,狹窄的空間,不對口的專業,令我無比苦悶。同在雙峰工作的哥哥鼓勵我發揮特長向湖南日報投稿,我仿如找到一根救命稻草,有了奮斗的方向。由...
習近平總書記年初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目前,從中央到地方,各類媒體融合的力度在加大、速度在加快、投入在增加,同時也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媒體融合如何實現從“相加”走向“相融”、從物理效應到化學反應的實質轉...
湖南廣電下定決心要打造一個可管、可控的全媒體生產平臺,這是項長久工作。我們投入了巨大資源進行媒體融合,平臺、內容、技術、團隊都要有機融合。湖南廣電會堅定地沿著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一體兩翼”這條路走下去,同時密切跟蹤和關注傳播方式的新變化。3月9...
算法影響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人與人的相互交流、購物行為、我們接收到的各類信息、如何做出投資決定和職業生涯規劃等。哈佛大學商學院的研究表明,相比真人提出的建議,人們更傾向于選擇按照算法給出的建議行動。機器也會出錯雖然人們對算法的信任與日俱增...
典型人物報道是我國新聞媒體的一種傳統報道樣式,同時也是我國新聞報道的一大特色。典型人物報道的概念是從典型報道中衍生出來,據《新聞學簡明詞典》解釋:“典型報道是對一定時期內產生的同類事物中最突出或最具代表性的事物進行的重點報道,是我國報刊常用的報道形式。其目的是通過對具有典型意義的人或事的剖析,引出普遍性的經驗或教訓,用以指導工作,教育...
一、機器與算法:未來新聞生產的常態2016年11月,我與騰訊網合作發布了“2016中國新媒體未來趨勢報告”,報告研究焦點是智能化媒體。在我看來,這是未來新媒體的重要發展趨向。這樣一個判斷的形成其實可以追溯到2013年,在那年我第一次與騰訊網合作的趨勢報告中,便提出了影響未來媒體發展的七大博弈,“人與機器的博弈”被列為其中,報告指出,在...
在我們身邊永遠不缺乏的就是誤傳和謠言,而這些“假新聞”的傳播和治理引發了新聞傳播界的思考和討論……宋建武(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人工智能是虛假新聞的“克星”如何更好地掌握規律、制定規則,給算法提供正確指引,讓人工智能能夠更有效地甄別虛假和低俗內容并控制其傳播,是當前業界和學界要重點研究的問題。當前,甄別和控制網絡虛假...
編者按當前,互聯網的發展進入到了“萬眾皆媒”“萬物皆媒”的新時期。世界全球化發展總體格局的形成與創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美好目標都與互聯網息息相關。不了解、不研究互聯網的規律,就無法真正把握住新時代的脈搏、無法順勢大有作為。今日推送此文,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在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原有的基于互聯網的傳播規律、傳播主體、傳播模式、傳播時空...
“后喻文化”的發展將依賴兩代人之間的持續不斷的對話。未來的新聞教育正是在師生之間持續不斷的對話中實現亦“教”亦“學”的成長。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能夠在不斷變化發展的世界中獲得廣博而新穎的知識,最終達成良性互動,共同進步。教育是傳承知識文化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個人發展過程中重要的社會化手段。因而教育中的師與生、教與學的關系一直是人們所關...
作為社會交往的載體,大眾傳播媒介承擔了傳播在公共領域的使命,公開信息得以在公眾、社會群體與組織的參與中實現公開傳播。但公開傳播并不等同于公共傳播。在傳統傳播格局中,傳播權力被集中于大眾傳播媒介,真正基于公眾利益并實現公眾參與公共事務的公共傳播難以實現。隨著新興媒體的興起,社會公眾進入了“人人手握麥克風”的時代,新型傳播工具在多元主體的...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采訪剛開始,楊繼紅就激動地給我們背了一段《六國論》,以闡述當下傳統媒體面臨的核心問題。她笑著說,最近只要一有機會見到同行,尤其是同行中做原創內容的管理者、決策人,她就會給大家背這一段。“從來就沒有一個敵人叫新媒體”“公信力可獲不可丟”“今天的融合是媒體與用戶的融合”……短短一個小時的采訪,楊主...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采訪剛開始,楊繼紅就激動地給我們背了一段《六國論》,以闡述當下傳統媒體面臨的核心問題。她笑著說,最近只要一有機會見到同行,尤其是同行中做原創內容的管理者、決策人,她就會給大家背這一段。“從來就沒有一個敵人叫新媒體”“公信力可獲不可丟”“今天的融合是媒體與用戶的融合”……短短一個小時的采訪,楊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