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養成
劉璞1974年6月生,江蘇南通人。畢業于南京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1996年就職于揚子晚報至今。入行26年來,做過文化記者、財經記者、微博微信小編,先后擔任過揚子晚報時政新聞部主任、揚眼編輯中心首席策劃官,現為揚子晚報衛健新聞部主任。近幾年帶領團隊策劃推出的重大主題報道屢獲各類新聞獎項。“本領恐慌”這個詞的出現率,好像越來越高了。面...
【個人簡介】吳建勛,男,1975年生。現任湖州市新聞傳媒中心社會民生部主任,高級編輯,中國新聞攝影學會理事。從事新聞采編業務20余年,先后榮獲湖州市“十佳新聞工作者”,湖州市宣傳文化系統“五個一批”優秀人才等。長期扎根新聞采編一線,主持打造浙江省新聞名專欄2個,在《新聞戰線》《傳媒評論》等全國重點新聞核心期刊發表業務論文十多篇。曾出版...
一周前,一篇名為《如果在春天,十個此間》的文章,引發了一個圈層對“校媒黃金時代”的集體追憶。不少新聞人在走向職業的新聞生產之前,都曾有一段做校園記者的歲月。這些日子總被與純粹、自由、同伴、理想等詞相連。也有不少校媒人沒有進入新聞行業,但這段經歷也并非徒然流過青春,而是留下印記、沁入生活。在校園內辦的媒體,往往不會止步于一個實踐的園地。...
我在解放軍報社主辦的雜志《軍事記者》任職期間,實行“編采合一”:在報社坐班是編輯,下部隊就是記者。我們下部隊采訪時,多是帶著采訪任務下去,或是總結一個單位抓新聞報道的經驗,或是對一個駐區記者或部隊新聞干事進行專題采訪;而在完成任務之余,也偶爾搞一點“副業”,即憑個人興趣搞一點計劃外的采訪。不要小看這種計劃外采訪,它的收獲往往超過計劃內...
2000年11月7日,第一個記者節的前一天,中國石油記協下發《關于表彰首屆中國石油“十佳”“百優”新聞工作者的決定》,強調首屆“十佳百優”新聞工作者是中國石油記協表彰的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新聞戰線的最高榮譽,并在記者節當天的《中國石油報》《中國石化報》《中國海洋石油報》上,全文刊發表彰決定和“十佳”“百優”新聞工作者名單。與此同時,...
在第一場記者招待會提問前,我了解到從疫情暴發到現在,整個供應鏈情況的變化較多,所以我就想在提問時問一下關于供應鏈產業鏈的問題。這個問題一方面既貼近民生,另一方面與中小微企業的生存和大企業面臨的風險挑戰都息息相關,公眾比較關注。在代表通道提問時,我提前了解到藍天救援隊的“90后”占比超過70%。所以在設計問題時,我的表述是“我自己了解到...
時代有幸,我更有幸。作為一名入職17年的新聞工作者,從紙媒記者轉身為融媒體編輯也有多年,工作內容似乎已經駕輕就熟,但面對每天發生的新聞,內心深處仍時常涌動不由自主的沖動,也時刻感受著競爭壓力和本領恐慌。邁入互聯網時代,主流媒體從傳統媒體到新媒體、融媒體,創業創新一直是黨媒前行的目標。?
“治國之道,富民為始?!痹谂e國上下喜迎黨的二十大召開之際,嘉興日報報業傳媒集團視覺中心以嘉興建設共同富裕典范城市為契機,策劃并實施了2022年度嘉視覺融媒體報道《我們·這十年》,全面呈現黨的十八大以來十年間嘉禾大地蝶變躍升、均衡富庶的共富圖景。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已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浙江被選為“模范生”;而在嘉興,蝶變躍升、富庶...
鄒雯浙江廣播電視集團城市之聲新聞部記者、編輯,浙江廣播電視集團首批A類重點培育新聞賬號、中國廣播電視新聞首個突破千萬粉絲大關的個人IP《新聞姐》的主創。從業16年,多次斬獲浙江新聞獎一等獎、浙江省廣播電視學術論文獎一等獎。傳統媒體加速迭代、深度融合的過程中,一大批優秀的廣播電視報紙的主持人、記者、編輯、評論員等,借助新媒體平臺,轉型成...
華新聞聯播》和《金華新觀察》主播。系列短視頻《讓人羨慕的金華農村“不可能”》獲2021年度浙江新聞獎新媒體類短視頻專題二等獎和2021年度浙江省廣播電視節目獎(新媒體主持)三等獎。依托互聯網技術,傳統媒體主持人不再局限于廣播電視這些傳統媒體,而是利用自身專業優勢不斷在新媒體平臺獲取影響力,努力將自己打造成新型網紅主播。前不久,金華廣播...
湖北日報自2019年7月開始常態化運營“湖北日報”抖音號以來,截至2022年6月30日,湖北日報抖音號粉絲數量突破3900萬,發布視頻1.4萬余條,視頻總點贊量超過20億次。湖北日報抖音號短視頻新聞議題領域廣泛,其中爆款短視頻有什么特征呢?本文選取湖北日報抖音號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期間、播放量“1億+”的爆款短視頻作為研究...
2017年秋,花湖機場開工。據不完全統計,從2017年10月至2022年6月期間,湖北日報先后推出有關貨運樞紐機場的報道超過250篇,新媒體產品300多件。參與報道的記者還推出30萬字的長篇報告文學《筑路蒼穹——中國首座航空貨運樞紐建設紀實》,由人民日報出版社公開出版。雖然有對花湖機場的充分了解及報道經驗基礎,但在今年5月中旬,距離機...
互聯網的即時便捷重塑了傳統的新聞采編生產過程,一方面,信函、熱線、來訪等傳統新聞報料渠道不再是編輯部新聞線索的主要獲取途徑;另一方面,社會和受眾的需求使得新聞生產的時間、采訪寫作的節奏愈發緊張,“又快又準”成為對記者的要求之一。此時,從網上發現隱藏的新聞信息,成為記者的必備技能。一是練好“新聞嗅覺”,從官方發布的信息中捕捉線索。記者要...
記者為何一定要到現場采訪?戴麗巖在網絡時代,記者為何一定要到現場采訪呢?我的看法是:第一,記者現場觀察可以獲取直接感受,使新聞報道具有真情實感。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新聞采訪更是如此。無論是采訪新聞人物,還是采訪新聞事件,對人、對事、對物、對現場環境的直接觀察,有時會使記者“觸景生情”,獲得真切的具象的感受,得到真實、生動的新聞寫...
李靜甘肅日報報業集團新甘肅客戶端記者,參與報道“守護母親河、建設幸福河——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系列報道”獲得中國新聞獎一等獎;多件作品獲得甘肅新聞獎一、二、三等獎;“學習強國”甘肅學習平臺選送《大河巨變》在“我愛我的祖國”微視頻、攝影作品大賽中獲得三等獎;多次參與“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黨史學習教育”“記者再走長征路”等大型...
周霞,浙江磐安人。浙江師范大學公共管理碩士。2013年入職浙江廣電集團交通之聲從事記者工作?!稄纳衩毓懦堑绞澜邕z產——訪良渚考古團隊核心成員王寧遠》《杭州自來水異味溯源追蹤》等作品獲得浙江新聞獎一等獎、二等獎。今年是我參加工作的第15個年頭。師范院校畢業的我,做過教師,做過主持人,轉型為記者也已經有10年了。從縣臺到市臺,再到省臺,從...
茅廬的我感到羨慕。那時我從事的關于工業的報道,還留著那個計劃經濟時代刻板的痕跡,往往采訪完一個單位,離開時我還沒搞清要寫些什么,心里沒底。在老記者的耳提面命下,直到第二年,我終于也能寫出一些登上頭版頭條的作品,37年的新聞職業生涯,我一直奔跑在“工、農、商”領域。我充分體味到,一個職業的新聞記者,就如同馬拉松長跑,需要耐力、體力,更需...
麗水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先行實踐地。習近平同志主政浙江期間,曾寄予“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對麗水來說尤為如此”的重要囑托。2018年4月26日,在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充分肯定麗水率先推進綠色發展、生態富民的實踐和成果。新華社刊發講話全文后,我驚喜地發現:習總書記用了102個字專門點贊麗水!我仔細研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