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記者養成

    偉大的時代,我們在現場——訪《浙江日報》原溫州記者站站長沈利民

    徐明:沈老師,您是什么時候到《浙江日報》溫州記者站工作的?那時記者站工作條件如何?沈利民:我是1973年10月從溫州電業管理局調到《浙江日報》溫州記者站的,此前我在溫州的《浙南大眾報》工作過,這個報紙后來停刊了,我就調到了電業局。后來,《浙江日報》溫州記者站要人,溫州地委組織部辦公室主任正好是原《浙南大眾報》辦公室主任王均振,他就來征...

    傳媒評論 2023-05-06

    今天我們怎么做記者|劉顏:不能當編輯的記者不是好主播

    有人說,從事職業最幸運的是:它既是你謀生的工具,又是你喜歡的事業。我就是這樣一個幸運的人。從事新聞工作10余年,我感恩這個職業讓我能成為時代的一雙眼睛,去捕捉、記錄真實的感動,用初心和使命感恩奮進。早在2017年,華龍網新聞中心就整合記者、編輯、主持、視頻、美術、編導、后期制作、H5技術等崗位組建了一支團隊——“爆款沖鋒隊”,我成為這...

    傳媒評論 2023-05-06

    大興調查研究,記者可用這“六招”

    如果沒有,那就去吧!要當好記者,這是個法寶。調查研究是看清真相,摸清底細,透視問題,明晰本質,講出好故事,呈現好新聞的真方法。近日,黨中央作出重大部署,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調查研究是我們黨的傳家寶,同樣也是黨報記者寫好新聞報道的法寶。《人民日報》于2015年創辦了每周一期的《記者調查》,由地方部主編,每期一篇一整版,統籌資源打造深度報...

    一股傻勁兒,一股拼搏勁兒,成就了這位記者!

    景義,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廣播電視臺高級編輯,從事新聞工作25年。在工作中,凡熟悉劉景義的人,無不被他對新聞報道寫作的執著精神所感動。他曾冒著生命危險奔赴洪災現場報道災情;也曾踏著泥濘、蜷下身子,挖掘“鄉辦文化”的深度內涵;他曾勇挑重擔,狠抓電視臺專題質量的提升;也曾身兼數職,擔任市委書記的專職記者。一雙新聞慧眼劉景義常說,新聞記者要做...

    用戶評論會影響新聞選擇嗎?

    數字化環境下,社交媒體賦權新聞用戶,以往被視為“被動的受眾”如今成為新聞業不可忽視的力量。在話語上,“用戶參與”、“用戶思維”、“用戶導向”等成為媒體機構強調的高頻詞;在實踐中,新聞用戶以此前從未想象過的方式重構著新聞業(Picone,Courtois&Paulussen,2015),新聞實踐與新聞職業理念因用戶的加入有所改變...

    新聞記者 2023-04-27

    文字記者如何變身“全媒記者”

    隨著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報社對采編人員的要求已不止于采寫一篇好報道,還要“能拍會剪”,向“全媒記者”轉型。2022年初,我們組建了“融媒輕騎兵”小分隊,在兩會等重大報道現場已小試牛刀;近兩年來,報社不斷鼓勵采編人員跨部門合作生產融媒體產品,探索相關機制,創新合作模式;更有不少長于文字的解放君在自我加壓,悄悄轉型。比如專攻國際報道的世界...

    解放小報 2023-04-27

    記者在大會上找到“獨家新聞”

    會議報道是黨報新聞宣傳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媒體融合的大背景下,黨報記者如何從常規會議中“挖”出獨家新聞,讓會議報道出圈出彩,筆者認為,最重要的還是要輸出有新聞價值的、受眾感興趣的新聞內容,通過一個個小的新聞事件或新聞鏡頭,以小見大反映會議精神。要有發現“獨家新聞”的眼力2023年1月28日,春節假期后上班第一天,淄博市舉行2022年...

    今天我們怎么做記者|徐徐叨來:從文字記者到視頻主播

    徐潔,浙江杭州人。2006年就職于錢江晚報至今。入行17年來,做過文娛記者、教育記者,也運營過公眾號、當過短視頻主播,先后擔任錢江晚報浙江新聞部副主任、文娛全媒體中心副主任、全媒體編輯中心副主任兼創意設計部主任。近幾年帶領團隊策劃推出的新媒體產品屢獲各類新聞獎項。10多年前我還是電視記者的時候,每年除夕都要寫春晚稿。別人看春晚是圖樂呵...

    傳媒評論 2023-03-13 1

    周秋含:不會做主持人的編輯不是一個好記者|“長韜”獲獎者的追夢故事

    一晃,我做新聞這一行,已經25年了。這些年,很多我曾經的同事早已轉行,有的還成了“獨角獸”企業的掌門人。我的團隊里,記者編輯也是進進出出,有人適應不了媒體的要求、節奏和壓力,也有人在磨練中成長,成為團隊的中堅力量。很多時候我在想,我們到底需要什么樣的新聞人,我們又當如何去培養年輕一輩的新聞人。

    中國記協 2023-03-01

    聶陽欣:網絡時代,我們為何還要抵達現場?

    比如我做過的一個關于農民工的稿子。現在很多老齡農民工在逐漸被工地辭退,因為工地的管理日漸嚴格——以前沒有年齡限制,但現在60歲以上的男性和55歲以上的女性都不允許進入工地。我們注意到這樣的現象,那么如何去找到這些工人呢?工地遍地都是,但老人家不太可能活躍在互聯網上,沒有辦法通過網絡去找到他們。我就只能夠隨機找,當時到杭州采訪另一個學者...

    市級媒體記者站如何打好融媒之戰

    一直以來,市級媒體駐區縣記者站(分中心)借助本地權威媒體優勢,在區縣新聞報道中發揮著影響大、范圍廣的宣傳作用,是區縣外宣工作的重要紐帶和橋梁。近年來,隨著媒體融合時代的來臨,各區縣紛紛建立起縣、區級融媒體中心,逐漸成為主流輿論陣地和綜合信息樞紐。市級媒體駐區縣記者站(分中心)面臨著省級及以上媒體和縣、區級融媒體中心雙重擠壓,處在了尷尬...

    傳媒評論 2023-02-20

    用心、用情做出好報道——一個非典型記者的成長

    7年來,我采訪過的對象數以千計,印象中最深刻的,當數一位老兵。2019年的夏天,我無意中得到一個線索——重慶合川有位91歲的老人叫蔣誠,曾是抗美援朝一等功臣,卻隱姓埋名在鄉村。彼時,“共和國勛章”獲得者、時代楷模張富清的故事正廣為流傳,這赫然又是一個張富清!去現場深入挖掘是我的第一反應。懷著激動的心情,我和攝像記者一起奔赴合川。當我們...

    傳媒評論 2023-02-09

    正確把握“融入”和“隱匿”記者要成為新聞現場的一部分

    在互聯網時代,媒體爭相發送同一條內容時,就算前后只差幾秒鐘,整體傳播效果就有可能是天壤之別。所以,如何既能搶得先機又保證內容安全?2022年7月19日嘉興桐鄉女童墜樓事件的新聞報道操作,其實可以作為一個比較完整的案例來進行分析探討。當時,我和同事在收到消息后,即刻前往桐鄉。而我們出發時,其實對相關消息的了解有限,對人物關系、事件核心、...

    傳媒評論 2023-02-09

    從漢語言文學到國際新聞

    我大一時覺得新聞像一個窗戶,可以帶我了解更多的事情、認識本專業之外的人,后來我去旁聽了學校新聞與傳播學院的兩門課程。一門是《視聽傳播導論》,另外一門是陳銘老師的《即興表演藝術》,正是這兩門課,重建了我對新聞的認知。旁聽《視聽傳播導論》時是2019年,當時校園開放,老師邀請了很多業界的工作者來學校開展講座,通過這些講座我接觸到了新聞的多...

    從基層蹲點調研探究如何增強青年記者新聞“四力”

    基層治理是社會管理中的一部分,所謂社會管理,是政府和民間組織運用多種資源和手段,對社會生活、社會事務、社會組織進行規范、協調、服務的過程,其目的是為了滿足社會成員生存和發展的基本需求,解決社會問題,提高社會生活質量。[1]長久以來,由于一些歷史原因,不少鄉村、社區或多或少存在著基層社會治理“頑疾”:環境臟亂差、違建拆除難、停車不方便…...

    融媒體時代,如何做好一名基層記者

    進入蕭山日報7年多,從追蹤突發新聞的民生線記者,到跑鎮街政務記者,再到一線駐站記者,崗位在變,工作的內容與要求在變,在不斷提升和學習中,我力求做好每一階段的每一項工作。挺喜歡蘇格拉底的一句話,認識自己的無知就是最大的智慧。立足自身崗位,需要始終保持一顆學習的心和一股鉆研的勁,做好一線好聲音的傳播者,講好一則則動人的基層故事。1在突發現...

    今天我們怎么做記者|全網傳播量突破200萬!“95后”女記者在二十大“黨代表通道”提問

    陳沫1995年生,杭州人,浙江廣播電視集團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步入職場的5年里,先后參與大型融媒體新聞行動《夢開始的地方》《大地的回響》《共同富裕在浙江》《放歌錢塘江》等多項重大新聞報道,曾獲浙江新聞獎一等獎。今年10月,作為浙江衛視唯一注冊記者,參與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新聞報道工作。今年是我入職浙江廣電集團的第5年。我迎來...

    傳媒評論 2023-01-11

    記者要有脊梁意識、脊梁氣質

    發展要抓脊梁,做好“脊梁”報道,記者也要有脊梁意識,脊梁氣質。脊梁是主干、意志、中堅的綜合表現。對記者而言,就是要以執著、熱愛新聞事業打頭,以知識、鉆研報道業務奠基,以勇敢、擔當負責精神挺立,才能引領社會潮流,抓住報道主干,不屈不撓地力挺發展大方向。新聞事業看起來風光,干起來辛苦,一輩子干新聞更是對意志的重大考驗,沒有點奉獻、吃苦、頑...

    老記說事 2022-12-26

    當記者的兩條深刻體會

    當記者時間久了,體會也就逐步多了起來。總結起來在寫稿方面以下的兩條體會甚深。一、到現場去抓活素材新聞報道尤其如此,靠鮮活度吸引人的新聞報道。如果抓不到現場活素材,抓不到活事例,抓不到最能體現主題的新鮮事實,寫作上就會枯燥乏味,就會打出一大堆“啞炮”,也就失去了“搶”的意義,就會失去戰機,以致功虧一簣。我在業務研討文章中寫到,頭條的鮮活...

    老記說事 2022-12-26

    初心在,帶著一顆滾燙的心奔跑

    初心在,帶著一顆滾燙的心奔跑王業霞“到過高山野嶺,走過曲路寒夜,寫貧富、訪初心、記變革……”,從1995年開啟記者生涯到扎根新聞領域,輾轉二十余載,記者之身份除了沉淀下豐富的經驗,更寶貴的是一段坎坷難忘的人生旅程。回首當記者的歲月,深感當記者就是要初心一直在,始終帶著一顆滾燙的心奔跑。一、記者之名,寫在我人生的第一頁畢業伊始,基層一線...

    老記說事 2022-11-30
    亚洲午夜理论片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成h人动漫无遮挡| 亚洲视频日韩视频| 亚洲电影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网站 | 亚洲人色婷婷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野外 | 久久久国产精品亚洲一区| 亚洲第一区香蕉_国产a| 亚洲视频中文字幕|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97|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免费| 亚洲第一精品电影网| 亚洲国产成人手机在线电影bd | 国产精品xxxx国产喷水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区 | 亚洲欧美成aⅴ人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第一成人网站7777|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影院| 亚洲精品又粗又大又爽A片| 亚洲AV香蕉一区区二区三区| av无码东京热亚洲男人的天堂|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播放| 国产亚洲精品资在线| 亚洲婷婷五月综合狠狠爱| 亚洲不卡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第一福利网站| 亚洲在成人网在线看| 亚洲伦理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无码国产片| 国产在亚洲线视频观看|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91专区手机| 亚洲成av人在线视| 亚洲精品欧洲精品| 亚洲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日韩aⅴ无码色老头| 亚洲JIZZJIZZ中国少妇中文| 亚洲夜夜欢A∨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av天堂av在线不卡| 亚洲成人一级电影|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二区| 亚洲精品国自产拍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