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養成
學會無條件積極關注“無條件積極關注我們的對象”,是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杰斯的經典理念。在筆者看來,作為一個記者,也應該無條件地積極關注、尊重我們的采訪對象,“無條件”指無論他們是貧窮的、富貴的、健康的、疾病的……我們都應該一視同仁。“積極關注”是...
首先,不求做全而做專。隨著社會對新聞人才的劃分日益細化,學生要結合自身情況朝專業化新聞從業人員方向發展,特別是在學校鍛煉時間有限的前提下,不能貪圖做全能記者,而喪失了自己的專長。如社會已有的體育記者、娛樂記者、黨報黨刊記者、編輯、攝影記者、擅長...
當前我國新聞專業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大致有以下幾種:1、學生新聞實踐能力的欠缺。2005年12月,華中科技大學博導趙振宇在給該校新聞學博士生上《新聞學研究》課時,發現部分博士生沒有新聞實踐經歷,不會寫新聞。他表示:“新聞學博士連最常見、最簡單的消...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新聞傳播事業也進入了一個新的輝煌發展時期。新聞傳播事業的發展又對新聞傳播專業人才提出了新的需求,從而拉動了以培養新聞傳播后備人才為己任的新聞傳播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無冕之王”的美譽令新聞傳播工作的職業...
“全媒體”(omnimedia)源自美國一間名叫瑪莎-斯圖爾特生活全媒體(MarthaStewartLivingOmnimedia)的家政公司。這家成立于1999年的公司,擁有并管理包括雜志、書籍、報紙、電視、廣播、網站在內的多種媒體,通過旗下...
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媒體從誕生到發展,深刻改變了舊有的新聞信息傳播方式,系統重塑了新的媒介生態和傳播格局。特別是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的傳統媒體紛紛搶灘互聯網,競相上網創辦電子版。這一切導致的結果是:傳統媒體從業人員不得不開始轉軌,這種轉軌,不...
新媒體深刻改變著傳統媒體生態環境,使整個傳媒產業結構發生巨大變化。面對諸多變化,四川大學錦城學院文傳系從2008年開始嘗試“全能記者”的培養,從創建課程和實踐支撐體系入手,探索人才培養新模式。對“全能記者”培養模式的探索根據已有探討,我們總結全...
“媒體大融合”不僅指媒介形態的融合,它還包括媒介功能、資本所有權、傳播手段、組織結構等要素的融合。在這種融合大背景下,需要什么樣的新聞人才?現階段我們的新聞記者該如何培養教育?一、傳統新聞記者教育與媒體環境脫節媒體融合帶來了傳播環境的巨大改變,...
網絡時代,需要建設全媒體新聞傳播業態,需要培養全媒體記者。現在,人們一提起全媒體記者,往往片面強調“全能”或“多能”,而這種“全能”或“多能”也僅僅限于能夠熟練地運用多種新聞報道方式,例如:寫作、攝影、攝像、制作音頻、視頻等等。基于業內外存在的...
高校校報是高校黨委機關報,是高校內占主導地位的宣傳媒體。高校校報在高等教育事業發展和人才培養,宣傳馬克思主義,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提高師生員工的思想政治素質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擔負著引導輿論、交流信息、弘揚新風...
新媒體的崛起,特別是社交媒體的流行,降低了普通人參與信息傳播的門檻,使之出現“人人都有麥克風”、“人人都是記者”的公民傳播生態。這種新的傳播生態很大程度上顛覆了往昔專業媒體機構控制傳播渠道、改變著主流媒體壟斷傳播資源的狀況。傳播權力向普通民眾轉...
新媒體時代,有“人人都是記者”的說法。在這種背景下,傳統媒體人不僅要積極擁抱新媒體,更要在新媒體運用的各環節把握好相關原則。由于篇幅原因,這里的原則主要是針對在媒體機構工作的傳統媒體人而言的。新媒體賬號的建立原則1.公開身份原則:作為記者或編輯...
通訊員曾經是新聞媒體的生力軍,如今傳媒日益市場化,專業記者的稿件都用不完,通訊員很難再上稿了。通訊員時代真的一去不復返了嗎?面對新的媒介環境,通訊員如何走出困境?如何突圍呢?筆者曾經在企業負責宣傳工作,為一些報社當過多年的通訊員。為此,想結合工...
一、新媒體給傳統媒體帶來的改變新媒體是相對于傳統媒體而言的,新媒體(NewMedia)是指運用數字技術、網絡技術,通過互聯網、寬帶局域網、無線通信網、衛星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PAD、MP4、數字電視機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娛樂服務的傳播形...
面對日新月異的新媒體,身處傳播最前沿的新聞記者必須從思維方式、角色定位、作用功能等方面加以改變,才能在新媒體環境下得以生存并發展。(一)“格式化”舊思維,重裝“互聯網”新思維所謂互聯網思維,就是以“開放、平等、互動、合作”精神來思考問題、解決問...
1、功利新媒體時代,尤其信息的傳輸和淘汰的速度加快,一個很明顯的詞應運而生“炒作”,這種情況是建立在網絡時代的信息共享和信息交換上的基礎上的。炒作者以大量的各種新聞來增加普通民眾的認識度。和其他職業一樣,現在的記者也有著自己的行業潛規則,出名就...
1、權威真實的報道對于普通人來說,主流媒體的新聞一定是正確的,它們會相信小道消息,但只是作為談資。主流媒體的新聞卻是他們了解自己的城市這個國家這個世界的依據,他們會認為這是真實的。這是一種可貴的信任。新聞行業也是建立在這種信任之上的。所以新聞記...
隨著傳播技術的發展,職業記者和傳統媒體所生存的媒介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整個社會的新聞生態日趨復雜,“公民記者”的涌現,職業新聞人的行為失范,引發了對當下職業記者角色認知的討論和熱議。一、職業記者角色危機新聞記者的職業理念在學術上被稱為“新聞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