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子報
    電子報

    畢業了,拿什么和人競爭———我校加快課程變革與師資力量之間協調的步伐



      圖為5月23日在文榮體育館舉辦的莆田市民營企業招聘會上,一群女性求職者在整版的招聘信息中試圖尋找到自己中意的職業。 本報記者吳雯蘭攝


      5月初,09屆畢業生實習回來了,有新聞專業的學生發出了“拿什么和人競爭”的困惑,對我校的課程設置跟不上社會需求而無奈感嘆,呼吁學校盡快實施課程變革,優化課程設置,拓寬畢業生的就業渠道。
      對“課程變革”,有專家作了一個寬泛的描述性定義,即課程變革是課程現狀所發生的任何有意義的轉變。它是一種有計劃的變革,而不是沒有專門的變革方案與策略或沒有明顯目的性的自然變革。“課程變革既包含那種課程系統只作了部分層面的、局部的、小規模改變的課程改進,又囊括那種課程系統發生了大規模的、整體結構上的根本性轉變的課程改革。”
      根據教育部2007年2號等文件,我校教務處在專業教學計劃上做出了一些具體規定,指出課程體系由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兩大部分組成,所有課程分為必修課(公共課、基礎課、專業必修課)和選修課(限選課、任選課),除了公共課,基礎課和專業課由院系根據專業需要設置,教務處只在學分、課時,理論課及實踐課所占百分比上把關。“《莆田學院專業設置暫行規定》對專業設置條件、審批程序已作了明確規定,教務處在專業設置上扮演的是宏觀調控角色,而自主權在于各院系。”校教務處副處長林荔英明確指出,課程變革的主角在院系。
      課程設置是否科學化、市場化和細分化,直接關系到人才培養的規格與質量。那么我校十個教學院系近些年來又是如何在課程設置上扮演“改革者”的角色?學校的變革,學子們買賬嗎?
      中文系近年來新增了新聞學、廣告學和對外漢語專業,課程設置上也借鑒了老牌高校進行了一番規劃,并在四年內外聘了4位教授,引進了7位碩士以上學歷的教師,這些教師大都用于補充新聞學和廣告學的師資力量。但新聞學和廣告學專業的學生還是對薄弱的師資抱怨不已。尤其在今年經濟危機籠罩全球的就業壓力面前,學生們在QQ群里的討論經常升級到憤懣。
      “為什么專業選修課三門里兩門與專業無關?”
      “有實力的老師較少,專業課講的案例也都很老,如果自己不另辟蹊徑,兩年下來你會發現自己根本沒有什么優勢可言。”
      “選修課本來是拓展知識的,但現在好像都是為了學分而選修。”
      “可我們需要的不是學分,而是能力,創造的能力,工作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
      ……對此,中文系副主任宋毅表示理解。事實上中文系也一直沒有停止推動學生實踐深化的步伐,不僅每年專門安排學生前往對口單位參加社會實踐,同時積極邀請相關專業人士來校講座。今年4月,中文系還派代表赴臺“取經”,試圖整合海峽兩岸的資源,與臺灣具有先進理念和技術優勢的大學合作,開展學生聯合培養活動。“臺灣高等教育發展較為成熟,基本上已形成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已經走上了理性發展的道路。”宋毅透露,目前中文系正與臺灣朝陽科技大學洽談學生赴臺學習事宜。
      與中文系不同,數學系的理論課程較多。該系主任楊忠鵬教授認為,師資力量不夠是影響專業發展的關鍵,當務之急是培養更多的年輕優秀教師,壯大師資隊伍和加大對科研的投入,以提高課程質量,而不是課程設置本身。楊忠鵬認為:“課程的增加與減少要根據學校本身的實力,不可以隨大流。”但他也認為,可以根據我校的目前實力,適當擴大技術類專業的招生,并重點培養。這點與宋毅不謀而合。
      楊忠鵬介紹,數學系在課程設置上注重與莆田市的整個經濟制度和發展狀況相結合,重點考慮特殊的“海峽西岸經濟”。實際上,數學系近幾年來的教學計劃有了很大變化,與前幾年相比,該系1/4的課程作了變革,數學實驗、數學建模、信息安全等新課程走進了課堂里。“這些課程對社會的需求、服務改造老課程有很大的幫助,”楊忠鵬說:“但這個變化還是趕不上社會的需求。如果趕上了,社會變化就沒有動力了,教育改革也就沒有目標了。”
      藝術系的課程設置近年來也加快了變革速度,藝術系副主任林永生認為,總體上與該系畢業生的就業趨勢相適應。他介紹,該系每年都會針對市場需求及專業特點,對本系各專業的課程進行微調,適當增加實用性、針對性較強的課程,刪減一些研究性、史論性較強的課程。“藝術設計和美術學兩個專業從09年起增設了工藝雕刻這一課程,就是為了更好地滿足地方對這塊人才的需求(具體指工藝美術城這一市場需求)。”林永生介紹說,面對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細化,學校設置的專業課程在很多方面無法滿足企業的人才需求,藝術系史論課程師資不足就是一大瓶頸。
      藝術設計專業的一名學生則認為:“沒有優秀的專業教師,再好的課程結構也沒用。因為沒內容。”他說,課程設置一大缺陷就是教育部門硬性設置的課程太多,如馬哲、毛鄧等公共理論課占去總課時將近1/3,而總課時又有一定的限制要求。“這些理論課實用性也不大,也沒什么人聽,純粹是增加負擔。”
      “我覺得學校應該把課程安排得緊湊些,可以將一二年級的課程盡可能地在一年半的時間內上完,然后騰出半學期的時間讓我們參加社會實踐。”外語系06英教專業的魏同學抱怨目前英語教育專業的課程和課時安排不合理。一周18個課時以外的大量的課余時間,被學生真正用于課外實踐的很少,大多花費在上網、睡覺、逛街上。“通過實習,我們也可以及時了解我們的知識在哪里有欠缺,利用接下來的兩年及時補上。”
      許同學的想法是,課程應該依據學生興趣而設置,特別是選修課,它應該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一類學科,不應該與學分掛鉤,導致很多人都是為了修學分而去,純屬與興趣無關,學習效果可想而知。。
      外語系副主任林新華解釋說,外語系課程基本上是圍繞“厚基礎,寬口徑”這樣一個培養人的原則設置的。“外語,要求最多的是聽說讀寫的能力,每個專業都要求有扎實的基礎。”因此,大學頭兩年,各英語專業的課程一樣,主要在聽、說、讀、寫等基礎能力的培養。進入高年級,課程則秉著進一步提高學生素質和掌握更多技能的原則設置,比如英語師范專業在高年級時除了學習英美文學、英語語言學等課程外,還設置了英語翻譯、商務英語等課程,這就為學生將來就業提供了更多的方向。今年以來外語系畢業生的就業率一直走在全校前列,特別是國際商務英語專業截止5月8日已高達95.95%。
      “課程設置首先要明確培養目標,而我們的目標是將每個學生培養成為中小企業中高層的管理人才。”管理學院主任張鼎如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強調,管院就是在這樣的目標導向下,結合各個專業特點,制定出“專業課程+基礎課程+實踐體系”三個環節一體化的教學,意欲通過典型實驗教學和模擬教學來鍛煉學生的能力。以營銷專業為例,學生在學習《市場調研》《市場營銷學》《消費者行為學》等專業課程的同時,還要針對團隊合作、財務處理等能力的形成學習《管理學》、《會計學》等其他基礎課程。另外,寒暑假的實踐調查和畢業前的實習也是學生們的必修課題。
      但大四下學期才開始的實習著實讓學生們苦惱。一些學生也認為到學校安排的實習單位實習,就像是在“打雜”,很多企業考慮到實習時間有限,根本不會讓學生很深入地參與企業的管理、運作。“學校的課程設置少了對學生處事能力的培養,學習效果肯定會受課程設置的影響。”人力資源專業的第一屆畢業生在實習時遇到了操作與理論的矛盾,感嘆在校實踐的機會太少了。
      每個學科每個專業在課程變革上都有自己的難題,但都面臨相同的尷尬———實踐課程的課時安排太少。備受理工科院系推崇的“多課程、短課時”的教學理念,近年來也受到了學生的質疑。忙碌的專業課程讓學生疲于應付。就拿環生系應用化學專業為例,其公共課總課時730小時,專業基礎課799小時,公共基礎課437小時,專業必修課324小時,專業選修課208小時。公共課與專業課二者各占比重相差無幾。在總學分、總課時固定,公共課限定的情況下,專業課顯然被“擠”。
      “到了大三、大四還在學公共課,這樣的安排極不合理。最后的兩年時間應該專攻專業課,把專業學精,而不是浪費過多的時間在公共課上。”該專業的一名學生如是說。而剛從莆田市農業檢驗檢測中心實習回來的林永強坦言,四年所學的環境工程理論很難一下子就運用到實踐中,剛開始還存在‘脫節’現象,究其原因還是實踐的機會太少。
      盡管土建系升本以來一直較重視專業課程設置,不僅吸收了國內著名高校的優秀辦學經驗,還向保持密切聯系的企業和已經工作的畢業生征求人才需求情況,在06級開始實行“大土木”方向,優選房建筑工程和道橋建筑工程這兩方面的主干課程,培養專業面更廣的畢業生。但學生還是抱怨專業課太多,一定程度上壓縮了每門課的教學課時。一名工程管理的畢業生向本報記者舉例說:“《方法幾何》是我們的專業課,卻很快就教完了。還有作為課程設計課的《工程預算》竟然放在期末。為了保證期末考的順利通過,我們不得不占用更多的實踐時間用于復習。”
      對此,土建系主任余德新提出了他認為最有效的改進措施,即增加課時和學分。“我校生源素質相對較差,師資隊伍年輕,如果教務處能根據咱們學校以及土建系各個專業設置的具體情況,相應地增加學時、學分,則不啻為一大利好。”
      環生系副主任徐永輝在接受采訪時也表示,學校若能權衡二者比例,斟酌考慮提高專業課的課時,則有利于學生打牢根基,拓寬口徑,提高解決實踐問題的能力。“課程設置首要考慮的前提是培養出來的學生有沒有人要。”環生系下設環境工程、生物技術、應用化學以及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4個專業,每年選送畢業生到企業實習,力求培養起碼能滿足莆田市環境工程、LNG工程化工等方面需要的人才。
      醫學院是我校所有院系中對技能操作要求最嚴格的教學院系,這也直接促成了該院各專業畢業生就業率連年實現100%的優秀成績。本報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國家對醫學院校的辦學條件、學生必修課程及課時、動手操作課時等方面都有細致的要求。其中護理專業的課程就是醫學院的領導和老師到數十個醫院和高校調研后,針對醫院急需的技能型和應用型醫學人才而設置的。護理專業的教學由此在保證必要的理論知識外,更側重于教授實用的醫護技能。課堂上學生有動手的機會;課外,醫學院的實驗室在周末時間對學生開放;寒暑假,學生前往社區醫院實習被列入課程的一部分。醫學生的實習時間通常長達一年。
      剛剛結束在廈門中山醫院實習的王清告訴本報記者,她的實習生活非常順利。因為醫院要求的技能標準她都能達到,醫院方面已經與她簽訂正式的工作合同。“大學期間課程排得很緊湊,不像其他院系相對輕松,雖然平時有些辛苦,但是正因為這樣,自己才能學有所成,學有所用。”
      即使這樣,醫學院教學辦副主任王香江仍然直言該院在課程設置上也存在公共課擠占技能課時的問題,“公共課占到總課時的30%以上,加上周末的公共選修課,擠占了學生大量的技能課時”,為此,醫學院正在進行課程改革,壓縮公共課程,使課程設置更加科學合理。
      本報記者了解到,目前,各院系都在總結經驗,查找問題,力求將2009級的課程設置得更加科學化,市場化。體育系針對畢業生在面試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已經在課程設置方面做了精心的調整,更加注重學生的教學實踐能力、說課能力以及學生的運動技能。“主要從體育教育、社會體育、康復保健、體育經濟四個方面的課程,來拓寬學生的就業面。”體育系教學秘書林育建說,該系在制定09級的課程設置時,提高了技能課的標準,并且還開設了主副專修,使學生一專多長,增加學生的就業機會。
      電信系09級學生的教學計劃目前已形成初稿。較之前的教學計劃相比,在堅持穩定性的同時,系副主任李文芳表示會根據社會需求做些微小的變動。他指出,教學計劃的制定也是集思廣益的結果,主要確定專業培養目標,和主干課程。課程的安排是圍繞主干課程展開,考慮課程先后銜接、學生就業問題等,確定培養方向,做成專業模塊,方向模塊,必須符合當前社會發展的需要。
      李文芳同時指出,訂單式的人才培養也是緩解師資隊伍緊缺的一個不錯的方案,可以讓部分喜歡到實行訂單式培養的企業的學生去接受這樣的培訓。07、08年希爵公司在我校實行訂單式培養計劃,兩年內有50多人在保證正常的課程學習外參加了培訓,最終有十幾名畢業生直接進入希爵公司。但李文芳也強調,高校教育著重在形成終身教育的理念,訂單式的人才培養方案不利于學生人格的完善塑造,因此不宜大范圍推廣。
    阮榕 本報記者綜合報道
    亚洲国产精品人久久电影| 亚洲日韩精品A∨片无码| 久久久久久久尹人综合网亚洲 | 亚洲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日本国产乱码va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麻豆天美|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成人片国内| 激情97综合亚洲色婷婷五| 另类图片亚洲校园小说区|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天堂| 亚洲AV综合永久无码精品天堂|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7777777|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永久网站|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永久网站|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在线观看| 亚洲乱理伦片在线观看中字|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 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久久道具| 亚洲精品蜜夜内射| 处破女第一次亚洲18分钟|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影视|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电影|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综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网站|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 亚洲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影院| 亚洲综合精品伊人久久| 亚洲av日韩av永久在线观看| 亚洲А∨精品天堂在线| 精品国产日韩亚洲一区| 亚洲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在线观看 | 亚洲伊人成无码综合网| 国产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线| 日本亚洲成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小说| 在线观看日本亚洲一区| 小说专区亚洲春色校园| 国产亚洲午夜高清国产拍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