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制造業的企業總有一個心得,那就是性能好的產品必須是:第一是要有好的原材料,第二是要有精密的生產加工流程,第三是面對市場適銷對路。作為培養應用型本科人才的高等院校,道理也是一樣的。要有優質生源,明確的培養目標,規范的培養過程,高質量的畢業生,建立企業用人效應反饋機制等。近年來,廣東工業大學受益于準確的辦學定位和辦學指導思想,主動適應廣東省的經濟對應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全方位構建了本科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體系和教學質量保障和監控體系。畢業生受到用人單位的歡迎,就業率連年96%以上,居廣東高校前列位置。社會聲譽好,每年高考招生深受考生的追捧。廣東工業大學在全省乃至全國,已逐漸形成品牌效應。出現招生熱、培養質量高、就業好的良性循環的局面。
高校與企業不同的是,企業要得到好的原材料可以在市場主動得到,而高校要爭取到好的生源,必須以自身的辦學聲譽爭取到優質的本科生生源。近年來,廣東工業大學在全省乃至全國的考生中,都有重要的一席之位。2004年大學城校園啟用以來,招生數翻了一番,在報考我校的學生中,第一志愿上線人數與招生計劃相比始終在1.6~1.8:1,錄取的新生中有12.26%的高考分數超過廣東省第一批重點本科錄取分數線,且呈逐年上升趨勢;我校的外省生源覆蓋全國24個省市,90%以上的外省生源新生高考分數超過當地第一批重點本科線。
有好的生源必須有標準化的培養過程和多樣化的培養措施與之相適應,才使學生全面成才。學校在本科人才培養方案中,以“加強基礎,拓寬面向,靈活方向,強化應用,注重素質”的思路構筑了課程體系、實踐教學體系,同時按學生基礎的不同實行基礎課程分級教學、分類培養,完全根據學生的興趣選修通識教育課程模塊、項目實驗課、特色實驗、輔修專業、雙學位、雙專業,以產業實際課題研究為載體,依托產學研基地或科研實驗室,通過畢業設計(論文)、課外科技等形式,開展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工作等措施,從而保證了我校本科人才的培養質量。如設在我校的廣東省教育廳科研重點實驗“自動化裝備與集成實驗”2007年接納了李順毅等9位同學參加王欽若教授的產學研合作研究課題,完成了“勝利油田石油平臺三樁腿PLC伺服控制”、“勝利油田平臺升降過程水平控制”等9個相關課題。實驗室精良的實驗裝備為本科生的課外創新活動、學科競賽提供了實驗平臺,采用先進的設備與控制技術,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使謝奕昌等三位同學在剛剛結束的“全國大學生智能汽車競賽”中獲得了國家一等獎的好成績。
高素質的畢業生必須由人才市場加以定論。幾十年來我校畢業生的表現證明:廣東工業大學具有“堅毅、進取、務實”的精神,能面向基層、扎根基層,“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普遍為學校樹立了信譽。據《廣東省統計年鑒》公布的數字,1990-2004年的15年間,學校本科畢業生人數占全省本科畢業生總數的8.82%,有約88%的畢業生在廣東工作,其中在珠三角八個主要城市工作的占72.7%。近三年畢業生一次就業率均在96%以上,位居廣東省前列。就業率是2004年為96.43%,2005年為97.73%,2006年為97.3%。
學校從1958年至2007年,培養了本科生58597人,多數服務廣東省本土,為廣東的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用人單位普遍反映學校畢業生綜合素質高,專業基礎知識扎實,適應能力強,具有較好的團隊協作和敬業精神,有良好的發展潛力。很多用人單位連續多年一直錄用我校畢業生,如東莞莫仕連接器有限公司、偉創力科技有限公司等等,這些單位既是我校長期的實習基地,又長期接受我校的畢業生,已形成長期的互利互惠的友好關系。經調查,用人單位對學校本科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價的統計的優良率是:基礎理論知識85.98%,專業知識74.49%,專業技能73.01%,人文社會知識71.55%,誠信度87.55%,組織管理能力71.42%,團隊協作能力86.35%,語言文字表達能力79.9%,分析解決問題能力85.57%,外語水平76.20%,計算機掌握程度77.29%,創新能力7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