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掛職鍛煉讓我明白,只有將理論運用到實踐中去,理論才能煥發出新的生命力,實踐才會更加豐滿充實。”新聞與傳播學院2007級碩士生詹畢玲感受頗深。
今年,我校共有6個研究生掛職鍛煉團隊和一個科研項目組的55名研究生分赴浙江省寧波市、溫州市,湖北省赤壁市、襄樊市,江蘇省昆山市,廣西省柳州高新區等地掛職鍛煉。在那里,他們發揮聰明才智,不僅播撒了希望,也收獲了累累碩果。
服務地方
提交調研報告50余篇,提出有實際參考價值的建議或意見100多條,20多條合理化建議在實際生產中被采納運用,解決技術難題20多項,獲得科研課題經費50萬元……參加掛職鍛煉的研究生們利用專業知識,為當地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排憂解難,深受用人單位好評。
在湖北衛東機械化工有限公司掛職鍛煉的動力與機械學院2007級碩士生楊思宜,在參與大內管延期體壓合自動化生產線設計項目期間,精心設計了一套技術方案,為提高機械汽缸運行動作的準確性和穩定性立下“汗馬功勞”。“他設計的生產線方案非常合理,不僅改善了工藝流程,而且大大提高了壓合生產率。”部門負責人這樣評價。
城市設計學院2007級碩士生楊林接到的第一個任務是設計赤壁市一條無障礙道路。為了使效果更加美觀,他擅自將轉彎的盲道設計成了弧形,不料卻受到了領導的嚴厲批評。“那么長的弧形確實會讓盲人感到不便。這次教訓讓我懂得了實際工作不能天馬行空,一定要從實際出發。”楊林回憶說。此后,他遇事虛心請教,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贏得領導和同事們的認可。“楊林眼光獨到,思維開闊,具有審美意識和嶄新的設計理念,對我們的設計工作很有啟發作用。”一位同事說。
赤壁市人大負責人對此次掛職鍛煉的研究生給予充分肯定:“他們的實踐報告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參考價值,對赤壁市建設和企業發展具有現實和長遠的指導意義。”
學無止境
剛剛踏進襄樊市南漳縣人民法院,法學院2007級博士生肖揚宇就積極參與到一系列工作中去。無論是執行人員違法違紀調研活動,還是疑難案件討論現場,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作為一個長期生活在象牙塔里的學子,能有機會到山區掛職鍛煉,了解基層法院的工作情況,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不僅能開拓視野,豐富實踐經驗,也能增長才干。”
新聞與傳播學院2007級碩士生孫慶偉在襄陽電視臺掛職鍛煉。7月22日,襄陽普降暴雨,整個城區陷入癱瘓。他跟隨一個記者外出拍攝洪澇災害和干部群眾抗洪搶險畫面,在齊腰深的水里泡了整整一上午。回憶起當時的情景,他頗有感觸地說:“襄陽電視臺記者的敬業精神給我上了生動的一課,讓我真正體會到作為一名新聞工作者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
學然后知不足。掛職鍛煉的研究生們不約而同地發出了“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的感慨。“掛職鍛煉端正了我們的學習態度,調動了我們的學習熱情,激發了我們的學習動力”成為他們的共同心聲。
“掛職鍛煉有利于研究生思想政治覺悟的培養、提高,有利于研究生培養質量、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提高,有利于研究生和學校更好地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在研究生掛職鍛煉表彰會上,常務副校長陳昭方的一席話道出了此次活動的意義所在。
感受溫暖
“我們感謝這些來之不易的收獲,更感謝那些為我們創造良好工作環境的領導和同事們。”苦中有甜,研究生們深情滿懷。談起掛職鍛煉那段溫馨的記憶,他們更多的是感激。“當地領導非常關心我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情況,經常詢問我們生活得是否舒適,工作得是否順利,并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上的一些困難。”楊林說。
詹畢玲在襄樊市城市管理局掛職期間,負責起草戶外廣告的地方法規。由于經驗不足,她撰寫的初稿常出現前后矛盾的條款,單位領導發現后及時指出并耐心指導。“領導經常和我們一起交流、討論,并幫助我們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問題,這些都讓我感動不已。”
當時老河口市發現一起疑似手足口病疫情,在當地衛生院掛職鍛煉的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2007級碩士生余家平多次主動要求值班至深夜,因疲勞過度且水土不服,病倒在工作崗位上。衛生院領導急忙將他送到該市最好的醫院,襄樊市委組織部干部、學校研工部老師輪流到醫院看望。“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一種家的溫暖和親人般的親情。”至今,余家平仍感動不已。
考察赤壁市城鎮風貌,游覽赤壁鎮古戰場,了解三國歷史,參觀陸水湖,體味旅游城市的獨特韻味,體悟滄桑歷史人文底蘊……繁忙緊張的工作之余,赤壁市組織的一系列活動讓他們如沐春風,倍感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