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近平同志在廣東考察時強調,黨的十八大向全黨全國發出了深化改革開放新的宣言書、新的動員令,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要堅定不移走改革開放的強國之路,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做到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而團結奮斗。這向黨內外、國內外鄭重宣告了我們黨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的信心和決心,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主攻方向、目標和重點任務,為我們繼續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
改革是一項龐大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到各個領域、各個層次。因而,在改革初始階段不可能不分重點、全面開花,必須在相對容易、見效最快、最為緊迫的領域求得突破,并及時調整和糾錯,然后以點帶面,逐步推及其他領域,實現全面進步。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堅持漸進式改革原則,不斷推進各個領域的改革,取得了重大進展。由于經濟體制改革效果最為明顯,在某種意義上,我國走的是一條以經濟體制改革為主導的全面改革。經過30多年的改革,我國已經成功實現了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偉大歷史轉折,建立了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農村雙層經營體制,形成了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形成了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形成了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市場對資源配置發揮基礎性作用的經濟管理制度。在不斷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同時,我國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以及其他各方面體制改革也取得重大進展,為我國經濟繁榮發展、社會和諧穩定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
堅持漸進式改革原則,雖然有助于在短期內取得顯著成效,增強人們對改革的信心,但也容易形成利益格局固化,影響經濟社會發展活力,而且這也是后延矛盾、繞開問題的做法,其結果只能導致矛盾和問題越積越多、越來越復雜。現在,我國體制機制中的一些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已經躲不開、繞不過,成為影響我國社會發展的重要障礙。從深化改革的環境看,我國改革的任務更加艱巨,難度進一步增大。隨著我國社會結構和利益格局的調整,協調各方利益和達成改革共識的難度加大;改革越來越觸及到現有利益格局,涉及深層次利益調整,遇到的阻力更大;社會各方面利益意識明顯增強,分享改革成果的愿望強烈;政治、文化、社會體制改革涉及更深層次重大問題,需要更加積極穩妥推進。這就要求推進我國現階段改革,更好地凝聚改革共識,減少改革阻力。
當前,我國改革也具備一些有利條件。從國際來看,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相對和平的國際環境沒有變,有利于我國按照既定改革戰略目標不斷推進。從國內來看,我國改革有著堅實的群眾基礎,人民群眾對我國30多年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在于改革開放,有著廣泛的共識。
綜合當前形勢,我國改革既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也面臨著各種挑戰。改革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這就要求我們抓住時機,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既勇于沖破思想觀念的障礙,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不失時機深化重要領域改革,堅決破除一切妨礙科學發展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為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注入強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