茍日新 又日新 日日新
———2012年校園十大新聞回顧">

    電子報
    電子報

    ◎年終述評◎
    茍日新 又日新 日日新
    ———2012年校園十大新聞回顧



    第十四次黨代會勝利召開


    人才工作會議隆重召開


      飛行技術學員大隊成立


    科研實驗樓和綜合樓開工慶典


      時間過得真快,不經意間就從年初走到了歲尾。作為校園媒體人,我們每天跟隨著學校的發展,記錄著學校的變化,也始終為撰寫這篇年終述評而準備著。每一年的進步都蘊含著歷史的意義。進步意味著求變創新,惟有求變創新才能獲得不竭的動力,正所謂:“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第十四次黨代會描繪宏圖愿景初春三月,學校第十四次黨員代表大會勝利召開。大會審議并批準了學校第十三屆黨的委員會和紀律檢查委員會的工作報告,審議修訂了學校“十二五”發展規劃,選舉產生了新一屆黨的委員會和紀律檢查委員會。
      2011年,學校在“十二五”規劃中首次提出實施“三步走”戰略、建設教學研究型大學這一中長期發展目標。這次黨代會進一步分析了學校發展面臨的形勢,進一步明確了建設教學研究型大學的發展路徑和各階段的發展目標,并以“五大工程”和“兩項建設”為主線,全面部署了推進落實“十二五”規劃的各項任務。
      如果說九年前的第十三次黨代會,是以召開在遷校這一特殊歷史背景下而顯著于學校史冊,那么,第十四次黨代會必因描繪設計了學校中長期宏圖愿景和戰略規劃、面向未來引導凝聚了全校上下的精神和力量而影響深遠。
      教學研究型大學建設任重道遠。將宏圖愿景放在心中,騰出雙手一磚一瓦建高樓,邁開雙腿一步一個腳印向前走。創業,是八一農大人的傳統;也只有創業,才能迎來更加美好的未來。
      人才工作會突顯人才強校主題2012年11月,學校召開人才工作會議。與2010年底召開的學校第四次科技大會相比,這次人才工作會議似乎略顯平淡,但絲毫不影響其在年度校園新聞事件中占有突出位置?!按髮W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乃有大師之謂也?!鼻迦A老校長梅貽琦的這句話,人們耳熟能詳。雖然有人說“大樓”也重要,甚至還要有“大愛”,但沒有人能否認“大師”對于一所大學的重要意義。因此,作為推進人才工作的全校性專題會議,理應在年終回顧時加以強調。
      仔細觀察這次會議,我們還能為其入選找出更充分的理由。一是用歷史的、客觀的、發展的眼光審視了學校人才隊伍建設情況,人才工作理念和思路更加科學、務實、明晰;二是鮮明表達了實施人才強校戰略的堅定決心,將人才工作在紛繁的學校事務中進一步突出到位;三是深入實施拔尖人才工程、助力青年教師成長,抓住了人才工作的命門要穴。
      人才工作是一項看似簡單實則復雜的系統工程,政策、制度、條件、環境,缺一不可。堅持科學的人才觀,深入實施人才強校戰略,人才輩出,未來可期!
      津貼分配制度改革激發正能量2012年,教職工關注度最高、日常議論最多的,莫過于校內津貼分配制度改革。此事涉及到每位教職工的切身利益,關系到每個家庭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引發矚目和期盼自是正常。
      隆冬瑞雪飄飛時,學校召開教職工代表大會專題會議,審議新的津貼分配方案,獲得一致通過。改革后,各崗位津貼漲幅均在50%以上,學校每年增加支出1200多萬元。
      個人錢袋子鼓不鼓,取決于學校的家底厚不厚。2003年學校舉債搬遷,多年來一直扛著沉重的債務擔子,近幾年政府財政投入加大、學校債務有效化解,為重新制定津貼分配方案創造了條件。
      津貼分配不僅是“漲工資”,更具有導向和激勵的意義。在統籌兼顧、整體增長的基礎上,向重點崗位和關鍵崗位傾斜,向優秀拔尖人才和骨干教師傾斜,有利于穩定人才、提高效能、促生成果,有利于推動學校事業健康快速發展。
      讓每位教職工都分享學校事業發展的成果,讓每位教職工都獲得與業績相匹配的報酬,讓校園里充盈著創先爭優的正能量,是我們的共同愿望,也是學校事業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
      首屆飛行學員刷新校園風景線2011年,我校獲批飛行技術專業,不僅在全國農業院校中首屈一指,而且成為現階段我國唯一一所致力于通用航空飛行人才培養的高校。2012年9月,首屆28名學員報到入校。
      開辦飛行技術專業帶來的社會轟動效應,不亞于遷校、申博,兩年來媒體報道熱度不斷升溫,《八一農墾大學加入飛行員培訓市場》、《飛行員“大慶造”》這樣的標題,吸引了許多人的眼球。
      當然,從學校的角度看,意義遠不止于此。開辦飛行技術專業是我校與北大荒通用航空公司合作的結果,標志著我校在校企合作辦學上邁出了重要步伐,同時,也有力彰顯了我校服務墾區現代化大農業的辦學特色。
      申辦飛行技術專業難度大,辦好飛行技術專業更需實踐來檢驗。為強化學員管理,保證培養質量,學校將學員整編為飛行技術專業學員大隊,實行軍事化管理,提供全方位保障。懷揣著飛天夢的學員們,已經成為校園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探索研究性教學修練育人內功積極倡導和探索研究性教學,是伴隨我校啟動教學研究型大學建設而提出的一項具體任務,并被列為“基礎準備期”的主要發展指標之一。2012年,這項工作開始啟動,通過請專家輔導、開設試點班、鼓勵教師改變課堂教學模式等措施,研究性教學逐步為學院和教師所關注。
      研究性教學,就是讓學生更深入地參與教學活動,增強自主學習、自主實踐的意識和能力,提高創新素質。對于許多教師和學生來說,接受這樣的理念并不難,真正的難點在于實踐。
      研究性教學實踐難,不僅因為我們習慣于傳統的講授式教學,如果轉變方式,教師必須對教學活動進行重新設計,學生們也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而且在于改革目標難以量化且見效緩慢,需要更少的功利心和更多的耐心。
      推行研究性教學,還需要更新制度規范以及多方面的條件支撐,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但畢竟2012年我們已經開始起步。只要堅持這個方向,不斷引導更多的教師參與其中,就一定會結出豐碩成果,使一批批走出校門的學子受益終身。
      再增作物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博士后制度是國家培養高層次青年人才的一項重要制度,對于設站單位來說,體現的則是學科或平臺建設水平。2012年,在全國第八批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申報評審中,我校作物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成功獲批。
      2008年,我校獲批農業部農產品加工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大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09年,獲批農業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此次再增作物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雖然已不具“零突破”的意義,但作為學科建設的標志性成果,仍然非??少F。
      2005年,我校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迄今為止剛剛7年,但高層次人才培養體系已經快速形成,并不斷擴大。這是近年來我校高度重視學科建設工作的結果,也標志我校教學研究型大學建設方向愈加明確、步伐愈加矯健。
      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是高層次人才培養平臺,也是重要的科研創新平臺。我們相信,隨著建站水平的不斷提高,其必將為我校建設教學研究型大學的重要支撐。
      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喜開并蒂花12月初,2012年度黑龍江省科學技術獎評審結果揭曉,我校5項科研成果獲獎。汪春教授主持完成的“寒地精準機械化保護性耕作技術”、張東杰教授主持完成的“水稻生產加工全程安全控制關鍵技術”同獲科技進步一等獎,武瑞教授、朱洪德研究員各獲科技進步二等獎,宮占元副研究員獲科技進步三等獎。
      2011年,我校有7項科研成果獲得省科學技術獎,并且首次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獲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實現了我校歷史上的重大突破。今年獲獎成果數量雖不及去年,但能夠一舉摘得兩項科技進步一等獎,同樣具有突破性的意義,表明我??蒲袑嵙γ黠@增強,科研創新工程取得積極成效。
      “困知勉行、積厚成器”是我校的校訓,用其來形容科研創新也非常貼切??v觀我校取得的標志性成果,哪一項不是源自研究人員長期而艱苦的努力?哪一項不展現著研究人員超越功利、追求真知的精神?我們期盼著更多更大的成果,也同樣期盼著更加端正、更加濃厚的科研氛圍。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四連增2012年,以包軍教授為首席專家的國家科技支撐項目“現代奶業發展科技工程”啟動實施,這是我校首次作為主持單位承擔國家高層次大項目。與此同樣令人欣喜的是,我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20項,經費總額達到730余萬元,項目數和經費額再創歷史新高。
      近幾年,我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數量不斷攀升,從2009年的3項到2010年的6項、2011年的15項,再到2012年的20項,出現了“四連增”的良好勢頭,表明我校應用基礎研究能力明顯增強。
      同樣能說明問題的是,2012年我校在省級基金課題立項方面也收獲了可喜成果,獲得省自然科學基金課題9項、省社會科學基金課題8項。
      學校科研立項數量和層次的大幅提升,源于建設教學研究型大學的目標指引,源于科研政策的有效激發,源于科研合作的廣泛開展,源于眾多教師的全力投入,彰顯著我校科研工作未來發展的巨大潛能和無限希望!
      海外研修計劃提升教師國際化率“引培并重”是學校人才工作的基本方針,在注重人才引進的同時,著力加強教師培養培訓。其中,“骨干教師海外研修計劃”格外引人矚目,校園里掀起一股不小的“留學熱”。
      2012年,學校積極爭取國外訪問學者項目,共有8名教師獲得國家留學基金委全額資助項目、國家留學基金委地方合作項目和省屬本科高校戰略后備人才項目,爭取培養資助經費115萬元。此外,學校首次全額或差額資助10名青年骨干教師出國研修,計劃資助經費110萬元。預計明年我校至少有24位教師同時在海外研修。
      上世紀80年代,我校通過中國—加拿大政府合作項目,分批選派數十位教師出國進修,雖然多有流失,但回校工作的都成為了骨干棟梁。令人遺憾的是,此后多年我校師資隊伍建設陷入危機,未再有計劃地組織教師到海外研修。
      如今,學校將教師海外研修擺上重要日程,符合提升師資國際化率的現實需要,也為教師的個人發展創造了更加有利的條件,對于加快我校師資隊伍建設必將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基建項目上馬開工校園更完善自2003年遷校大慶,2005年完成二期建設,7年來校園內再無大規?;A建設。為進一步完善校園基礎條件,學校千方百計爭取建設項目,2012年11月8日,科研實驗樓、綜合樓兩項工程舉行開工典禮。
      科研實驗樓建筑面積24000平方米,一期工程12600平方米,計劃投資3580萬元。投入使用后,我??蒲袑嶒灄l件將得到極大改善,也為推進資源共享提供了必要的物質保證。
      綜合樓建筑面積4200平方米,計劃投資958萬元,主要用于改善離退休人員活動條件,并包括部分教學行政辦公區,學生文化活動條件也可因此得以間接改善。
      除上述兩項工程外,國家雜糧工程技術研發中心綜合實驗樓于年初開工建設,建筑面積14000平方米,計劃投資5600萬元,目前已完成地面二層建筑的建設。
      學校事業是持續累積、全面發展的結果,“校園十大新聞”不能涵蓋2012年學校工作和校園生活的全部,所選所論也定非周全,但我們并不因此而有太多的糾結。放下筆,隔窗眺望,校園既是那么熟悉又是這樣新鮮。我們相信,只要不停步、向前走,就一定會看到更多更美的新風景!(新聞中心編輯部)
    午夜亚洲乱码伦小说区69堂| 久久水蜜桃亚洲AV无码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AV三区| 亚洲国产超清无码专区| 亚洲人成在线影院|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亚洲AV动态图 |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天堂古代 | 中文字幕亚洲日韩无线码|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WWW| 爱情岛亚洲论坛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播放器下载|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唯爱网 |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 国产∨亚洲V天堂无码久久久| 国精无码欧精品亚洲一区| 久久99国产亚洲高清观看首页| 国精无码欧精品亚洲一区|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AV色香蕉一区二区|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按摩| 亚洲精品欧洲精品| 亚洲不卡中文字幕| 亚洲熟妇AV乱码在线观看| 亚洲AV色欲色欲WWW|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笫一页|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ⅴ香蕉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高清不卡 | 国产亚洲A∨片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系列|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爱AV| 亚洲精品私拍国产福利在线| 亚洲高清不卡视频| 狠狠色伊人亚洲综合网站色| 亚洲AV无码XXX麻豆艾秋| 亚洲日韩在线中文字幕第一页| 亚洲日韩激情无码一区|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v|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亚洲欧好州第一的日产suv| 男人的天堂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第一成年男人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