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理系主任、中科院院士 薛其坤
十八大把科學發展觀列入黨的指導思想,這是一個重大決策。科學發展觀最鮮明的精神實質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這充分反映了我們共產黨人尊重客觀規律的本色、善于總結客觀規律的品質和善于理論聯系實際的特點。這與日本走馬燈式更換首相的西方民主政治形成了鮮明對比,他們不可能做到像我們這樣在穩定的政府環境下總結經驗。這使我們對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充滿了信心。
十八大的成功召開和國家領導層的平穩過渡,大大增強了我們辦好高等教育的信心,也大大增強了我們辦好高等教育的責任感和斗志。黨中央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和全國人民對教育事業的重視,這是千載難逢的機遇。作為國內著名高校的清華,作為人民教師的我們,沒有理由不迎頭趕上,我們絕不能辜負黨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十八大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要求提高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能力,要求強化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研究。物理學是重要的基礎學科之一,原創性的原理、效應和技術是創新和技術革命最重要的源泉之一,加強前沿基礎研究是實施創新發展必不可少的一環。物理系最近幾年在這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例如范守善院士帶領的團隊在碳納米管的基礎研究和應用開發兩個方面都取得了國際領先的成果。在今年6月舉行的兩院院士大會上,胡錦濤同志提到了過去兩年我國在基礎前沿領域取得的三項國際領先的成果,它們分別屬于中微子振蕩、鐵基超導和拓撲絕緣體領域。值得一提的是,物理系在后兩項工作中分別作出了重要和主要的貢獻。在剛剛結束的國家“萬人計劃”的杰出人才“科學家工作室”評選中,第一批只有三位入選,我本人很榮幸成為這三位中的一位。這次入選為物理系今后的人才隊伍建設、原始創新研究和整體水平提升奠定了堅實基礎,我一定會好好把握住這個機會。
十八大大力提倡 “協同創新”。為貫徹胡錦濤同志清華百年校慶重要講話精神,教育部正在部署實施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簡稱“2011計劃”)。物理系也積極參與,努力準備,于今年8月與北大物理學院、中科院物理所合作形成了“量子物質科學協同中心”。我們正積極爭取成為首批科學前沿領域的協同創新單位,率先開始實施“2011計劃”。這為我們落實十八大精神、做好本職工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十八大要求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的科學化水平,創新基層黨建工作。去年,物理系的低維量子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得到科技部批準。在今年年初的“創先爭優”結對共建活動中,我們與中組部干部三局結成伙伴,到目前為止已經開展了三次活動,我們從三局的同志們身上學習到了很多東西,這大大促進了實驗室的黨建和其他工作。今年5月份,實驗室馬萬云教授獲得“清華大學創先爭優優秀共產黨員”稱號。在校黨委的直接關懷和指導下,實驗室的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教育部長江學者王向斌教授入黨,這為發揮優秀教師的模范帶頭作用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應。
十八大提出“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思想。為了加快世界一流大學建設,學校正在進行人事制度改革,我認為這是學校貫徹科學發展觀的一個重要舉措,因為一流的教師隊伍和一流的人事管理是一流大學的基本要素。物理系積極響應學校的號召,為了執行好這次人事制度改革,我們制定了“著眼發展、統籌兼顧;育人為本、學術為基;多元評價、導向激勵;人盡其才、各盡其能”的工作指導方針。到目前為止,物理系已經召開多次座談會,先后分三輪征求意見,其中包括以研究所黨支部為單位分組、按有固定和無固定期限合同的教師分組以及按正高和副高職稱分組的座談會,廣泛征求教師意見,充分吸收集體智慧,發揮民主作用,做到“以人為本”。同時注重充分發揮黨員的帶頭作用,保障人事制度改革有序而平穩地進行。
十八大為全國人民繪制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宏偉藍圖,為我們未來的發展指出了明確的奮斗方向。我們一定要結合教學科研實際情況,深入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為物理學的人才培養、為學校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