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與法學系志愿者風采

▲院團委干部及青年志愿者為新生引導路線

▲會操后,學生記者站攝影記者為獲獎輔導員及助導拍攝 合影
●今年夏天,有紅、黃、白三抹亮色燃燒在迎新前線。他們是身著統一服裝的志愿者、院學生記者站記者和團委青年學生。這三色光劃出一股股線條環繞校園,成為迎新當天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用熱情服務新生,用信念充實新生,用專業記錄新生,他們就是協和學院今年夏天最亮的三色光! 紅,最可愛的人
“國際金融專業、音樂表演專業報到點在A11,A11的請跟我走”,“跟著前面戴紅帽子、紅綬帶的學姐走”,“這邊還有去A3報到點的嗎?A3的請跟我走。”身著紅色制服、披著紅色綬帶或佩戴紅色logo的迎新志愿者一路高喊著。
迎新前一天晚上,迎新志愿者便早早地把帳篷、桌椅搬至接待點,8日早上7點半,志愿者們準時到達接待點。10點,前來報到的新生流量進入高峰期,迎新志愿者們兩點一線,從東區田徑場分批引領至報到點。到達報到地點以后,各系迎新志愿者便引導新生們按順序注冊報到。待報到點的登記完成后,系迎新志愿者又會引導新生到達學生公寓,領取鑰匙,直到新生們踏進自己的宿舍,志愿者們才返回原地待命,等待下一批需要引導的新生和家長。“一年前的今天,媽媽對我說:‘今天你的學長學姐們又是引路又是搬行李,你要向他們學習。’今年我加入了迎新志愿者的隊伍,傳遞學長學姐們的這份熱情,讓新生感受到我們大家庭的溫馨。”管理系財務管理專業的迎新志愿者吳珍聆這樣說道。此時的她,已經在兩點一線之間來回了10余次。
東區田徑場、東大門、協和學院教學區、師大倉山校區均設有接站志愿者的大本營。下午5點鐘,前來報到的新生大多完成了報到注冊,擁擠的人潮漸漸退去,還是在同樣的位置,身著紅裝的志愿者仍然堅守在崗位上,等待需要幫助的人。在落日余暉的映襯下,這抹紅色更加耀眼了。
白,“我能行”
引領者團委組織的“我能行”活動繼去年受到廣泛歡迎后,今年“我能行”活動又一次在校園里掀起了一股“自立自強”風。
“大學新生活,我能行!”9月8日,在各個迎新報名點身穿白色POLO衫手持“我能行”標章的院團委學生干部吸引了前來報到的新生和家長的關注,院團委副書記、管理學系2010級張宇宣告訴記者,對于獨生子女而言,大學的第一堂課就是學會自立自強,勇于擔當。
今年院團委學生會學生干部100余人在校園沿途設點,為新生準備了3000多張“我能行”標章,現場派發。在設立的簽名板前,不少新生寫下“獨立宣言”,表示在大學一定要學會“自立自強”。在“協和新人,我能行”的活動留影墻前,院團委的工作人員為新生拍下一張張燦爛的笑臉,并詳細地為新生和家長介紹“我能行”活動的內容和主旨。迎新當天,來自信息技術系的江漢獨自一人提著行李前來報到,立即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志愿者們熱心地上前提供幫助,江漢卻一臉輕松地說“這點小事,我一個人就可以了。”
迎新結束后,院團委干部發現新生在宿舍墻壁上還貼著“我能行”的標章,或許在很久以后,當新生看到這張標章,會想到曾經一群穿著白色制服的學長學姐在大學第一天告訴自己“我能行”。
黃,烈日下的發光體
迎新當天,人們常看到身著黃衫的記者穿梭在校園內,他們是來自院學生記者站的“黃衫軍”。他們中有25人受聘擔任學院新聞宣傳助導,其任務就是全程記錄新生從迎新到軍訓再到入學兩個月的最新動態。
在人流如織的迎新點,攝影記者頂著高溫捕捉精彩畫面,文字記者忙著現場采訪與發現,掌握第一手新聞資訊。為了更好地服務新生、關注迎新工作,學生記者們組成了微博小組,微博直播間就設在迎新點附近。“我們每隔半個小時就會到微博直播間拷出照片,并第一時間在微博上發布,讓全院師生時時了解迎新動態。”學生記者站站長許毅棟介紹道。
“黃衫軍”在軍訓休息期間還舉辦了一個頗有新意的“我想對你說”活動。記者們讓新生、助導以及輔導員們在準備好的A4紙上寫下此刻最想說的話,并讓其舉起卡紙留影,而照片也將發布在學生記者站微博上。“大學我來了,把握現在,活在當下。”新生張文芳把寫著這句話的紙端正舉起,在“黃衫軍”的鏡頭前笑開了。活動結束,記者們收獲近500張“我想對你說”的紙片,那些濃情的、感動的、青春的話語,讓記者們也為之感動。看著每天都活躍在軍訓場上的“黃衫軍”,曾有新生打趣道:“今年的最佳勞模獎‘黃衫軍’當仁不讓。”
軍訓結束后,學生記者們還將繼續活躍在校園新聞一線,對于新聞工作,學生記者徐展輝笑著說到,“和戰友一起奮斗,用自己的力量記錄新聞事件的點點滴滴,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