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講壇’的課堂教學是師者傳道授業(yè)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學生獲 取知識、增長見識、提高素質和能力的主要渠道和途徑。由此觀之,優(yōu) 化教學方式、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是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的必然要求,是適應 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必然要求,是與國際接軌、推進國際化辦學的必然要 求,是促進
課堂教學是本科教學的生命線。現(xiàn)在高校的課堂教學中普遍存在“三率”不高的困擾,即:到課率不高、抬頭率不高、入腦率不高。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針對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在蘇志武校長、胡正榮副校長的領導下,我校于去年開展了課堂教學改革試點工作。日前,我校再度召開教學改革經驗交流會,總結學校前一階段的課堂教學改革試點工作,進一步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全面開展。
蘇志武校長在會議上提出,要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對待課堂教學改革工作,將其擺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他表示,此次會議是經驗交流會、工作檢驗會,也是全面推進課堂教學改革的動員會,標志著課堂教學改革以點帶面、從試點進入了全面推進階段。
針對如何進一步推進課堂教學改革,蘇校長提了幾點要求:第一,在以提高教學質量為目標、強化教學有效性的課堂教學改革中,全體教師應對如何做好一名合格的老師、如何推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等問題進一步作深入思考。要學習、創(chuàng)新,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重新設計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手段;要調動學生的上課積極性、學習主動性,對學生負責。督導組也要深入思考如何進一步做好督導工作。第二,課堂教學改革要做到“四融合”,即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融合、課內與課外相融合、教與學相融合、內容更新與形式創(chuàng)新相融合。第三,課堂教學改革要堅持多樣化、常態(tài)化、立體化,提高課堂教學的信息量與含金量。蘇校長最后強調,全面推進課堂教學改革,要做好動員、設計、輔助、督導、評比和考核等工作,為實現(xiàn)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打下堅實基礎。
胡正榮副校長也在會上就課堂教學改革提出了幾點意見。他指出,課堂教學改革是當前以及未來學校教學改革工作的核心,抓手是教學方法和方式改革,根本是教學內容改革。課堂教學改革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涵蓋老師和學生,包括課堂內和課堂外、實踐和理論、科研和教學。目前,我們課堂教學改革面臨的問題是如何把學生吸引進課堂,提高到課率、抬頭率、入腦率。從各學院一年以來課堂教學改革的推進速度差距可以明顯看出,凡是學院一把手重視的,課堂改革的推進就是有成效的;因此,他希望各學院的院長、書記提高重視程度,繼續(xù)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工作。
在去年52門改革試點課的經驗和基礎上,從這學期開始,全校所有課程都將納入課堂教學改革體系當中。在課堂教學改革中,如何將啟發(fā)式、互動式、案例式、探究式的教學常態(tài)化;將“三精簡”(精簡課堂講授、精簡學時、精簡學分)剛性化;將“三轉移”(從教師中心向學生中心轉移、從課堂內向課堂內外結合轉移、從“要我學”到“我要學”轉移)落實到位?本期校報將交流會上各位教師的經驗介紹整理成文,試圖帶您從這些教學實踐與經驗中,追尋上述問題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