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國強———
謹記“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的道理,努力做到教學相長。
戴國強教授是國內知名學者,上海財經大學金融學科帶頭人,是一位品德高尚的優秀教師。從教29年以來,他始終牢記教師的神圣職責,為教書育人培養合格人才嘔心瀝血,兢兢業業,始終堅持每學期為本科生授課,始終堅持因材施教,因時施教。他備課認真,做到旁征博引,深入淺出,分析案例,縱論新道。他鼓勵學生關注改革實踐,講課前,他常啟發學生列出最近國內外金融經濟方面的重大事件,然后結合講課中所要涉及的理論知識進行分析。他經常組織學生進行案例討論,鼓勵學生開展辯論,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戴老師認為,“教育的本質在樹人”,因此他堅持結合講課內容開展思想教育。講貨幣本質時,他結合批判貨幣拜物教,教育學生不要做貨幣拜物教的奴隸,要有崇高的精神追求。講商業銀行經營管理時,他結合銀行合規管理的要求,引用實際案例教育學生堅守道德底線,樹立奉公守法的觀念。
他盡心盡力地指導學生撰寫學位論文。他指導的學位論文,有的被評為上海市優秀博士論文,有十多篇已經作為專著出版。他的一位學生感慨:“戴老師給我論文批注的話比我寫的還多,連標點符號都不放過。”至今,戴老師所指導的畢業生中,已有一人獲得政府特殊津貼,七人成為教授,七人成為副教授,五人擔任國有銀行省市分行行長或副行長,三人擔任上市銀行分行副行長,三人擔任企業總裁,還有多人擔任金融機構中層管理人員。他們為國家的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戴老師心里始終裝著學生,身體力行地堅持育人為本的理念,對學生嚴格要求又關懷備至。他經常到教室和宿舍,了解學生思想及學習生活情況,關懷學生的成長與發展,并想方設法為學生排憂解難。一次,戴老師在聽課時發現精算專業一名來自貴州的高考第三名的學生由于患了網癮,學習成績迅速下滑,甚至到了難以完成學業的地步。戴老師覺得有責任幫助他,不能讓他掉隊。他不僅自己多次和該學生談心,鼓勵其樹立信心,克服網癮,還和輔導員,分管學生工作的副書記一起及時與家長聯系,做好各方面工作,最后成功地幫助該學生擺脫網癮,順利完成學業,走上工作崗位。
戴老師很注意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看到學生宿舍不干凈,就動手幫助搞衛生,甚至挽起衣袖動手幫學生拆洗被子,用言傳身教幫助學生們養成良好、健康的生活習慣,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
戴老師關心青年教師成長,帶領教學團隊,堅持銳意改革,勇于創新。他毫無保留地熱情指導青年教師的教學實踐,他指導的青年教師多次獲得學生“我心目中的好老師”稱號,有的已被評為學校教書育人標兵。
戴老師在貨幣和銀行管理理論方面有深入的研究和很多成果,在《經濟研究》、《金融研究》、《世界經濟》、《財貿經濟》、《財經研究》、《學術月刊》、《國際金融研究》、《解放日報》、《文匯報》等雜志和報刊上發表了大量的學術論文。他主持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教育部、上海市社科項目、財政部以及中國人民銀行課題十多項,亦對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提出了有益的建言。他的科研成果獲得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上海市鄧小平理論研究優秀成果獎、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優秀成果獎等省部級獎勵多項。他主持的教學成果獲得國家級優秀成果獎一等獎、二等獎、上海市優秀成果一等獎、三等獎等多項獎勵。
戴老師積極關注專業基礎課的教材建設,先后主編了《商業銀行經營學》和《貨幣銀行學》,教材體系設計合理,內容詳略得當,理論闡述準確,文字表述生動,受到國內七十多所高校教師和學生的歡迎。《商業銀行經營學》、《貨幣銀行學》的發行量都達到30多萬冊,這兩本教材都被列為“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商業銀行經營學》評為上海市優秀教材一等獎;《貨幣銀行學》獲得上海市優秀教材一等獎、教育部優秀教材二等獎,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被列為高等教育百門精品課程教材和教育部推薦教材。2007年,戴老師被評為第三屆全國高校教學名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