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評估為契機 加快就業工作建設步伐———訪就業處副處長孫廣福
溫州大學就業處作為我校就業指導與服務的一個職能部門,旨在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就業服務,為學生與用人單位之間搭建良好的交流平臺。在本次評建工作中,就業處認真貫徹學校的評建工作指導方針,組織部門人員深入學習和理解評估相關知識,加強各項制度建設,促進就業工作建設的制度化和規范化。為此,本報記者采訪了就業處孫廣福副處長,對現階段就業處的評建情況作深入的了解。
記者(以下簡稱記):為迎接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就業處開展了哪些活動,對畢業生的就業有什么現實意義?
孫廣福(以下簡稱孫):為更好地推薦我校畢業生,我們利用各種形式加大宣傳力度,如向用人單位發放畢業生專業目錄,介紹學校校情史,學科建設以及人才培養特色等,廣開就業渠道,搭建就業平臺,拓展就業市場。上學期,我們成功舉辦了一次大型校園供需洽談會,近300家用人單位參加,提供了2000多個就業崗位供我校畢業生雙向選擇。并舉辦了50多場的 “校園專場招聘會”、“校園行業協會招聘會”、“人才小超市”等多種形式的招聘會,中國農業銀行溫州分行、奧康集團、天正集團、蒼南教育局等企事業單位向我校畢業生伸出就業橄欖枝。在注重溫州就業市場培育的同時,我們主動出擊,分別與杭州、寧波、臺州等地的人才市場建立長效合作機制,拓寬就業渠道。與此同時,校領導親自帶隊,赴湖州等地開展招生就業調研,了解當地用人單位的相關政策和市場需求,并加強與校友之間的溝通和聯絡。我們還定期舉辦校友企業專場招聘會,以天正集團為代表的一批校友企業紛紛來我校招聘優秀人才,為我校學生就業提供了新的就業渠道和工作思路。
記: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對就業處的工作提出了哪些要求?
孫:就業處作為我校畢業生就業指導與服務的一個職能部門,要始終圍繞就業評建優秀指標,進一步規范就業工作程序,加強部門工作作風建設,加快我校就業工作“全員化、全程化、專業化、信息化”建設步伐。
記:我校目前在學生就業工作方面取得的成效如何呢?
孫:總體來說,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里,我們還是取得了不錯的成績。2005年我校榮獲“浙江省普通高校畢業就業工作優秀單位”稱號,2007年我校被勞動部和社會保障部授予“職業指導教學訓練實驗基地”。
記:目前,您認為我校就業工作與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指標存在哪些方面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將做怎樣的改進?
孫:我校就業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其中也不乏一些不足之處,如各學院全程化的就業指導工作開展不平衡,就業信息不夠通暢,就業日常管理工作有待進一步加強完善。
在今后的工作中,就業處將緊緊圍繞學校評建工作“優秀”目標,加快我校就業工作“全員化、全程化、專業化、信息化”建設步伐,重點將做好以下五點工作:
首先,全力以赴做好評建工作,嚴格按照評估方案中的A級指標,做好各項就業指導與服務工作。
其次,創新招聘新模式,在繼續開展好每周“人才超市”的前提下,做好民辦學校專場招聘會和校友企業專場招聘會工作,把校友創辦的成功企業帶進學校,為畢業生拓寬就業渠道。同時推行網絡招聘方式,注重網上“無形市場”的建設,打造畢業生招聘新平臺。
再次,進一步拓展就業市場,重點開發行業協會及各地溫州商會的就業資源,加強就業市場調研,做好畢業生就業跟蹤調查工作。
同時,繼續開展“一對一,一幫一”就業幫扶活動,對家庭經濟困難、就業困難的學生進行認真地排查摸底,為這些學生提供切實有效的幫助,如給予一定的經濟資助,向用人單位重點推薦,通過媒體宣傳,與老師結對等,進一步推動和落實就業援助計劃。
最后,積極做好就業指導教師的相關培訓工作,提高師資隊伍的整體素質。同時,要深入開展職業咨詢工作,熱情接待來詢者,通過“一對一”的職業咨詢服務,幫助學生解決各類就業問題。
記:大學教育的直接目的是為社會輸送人才,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對人才培養也提出了要求。從當前的就業形勢來看,您認為目前社會需要什么樣的人才?
孫:2007年,我們做了一次就業市場調查報告,從職業需求這方面來看,用人單位急需人才前三位分別是營銷類專業人才、經營/管理/策劃類人才、文職類人才。從畢業生個人精神品質這方面來看,用人單位把 “敬業精神,實干精神和誠實守信”這三種品質列為前三項,這也提醒了畢業生要不斷加強自身的修養。從綜合能力這方面來看,實際操作能力、創新能力、專業知識技能被用人單位排在前三位。這些調查結果為學校教育教學改革提供了決策依據。
記:我們學校從大一新生入學時就開設了職業生涯規劃課,同學們對這門課的反映普遍都不錯。請您談談職業生涯規劃課的具體內容及長遠意義?
孫:我校在將生涯發展理念融入新的課程設置過程中,盡量以社會和市場對人才的需求為導向,設置具有針對性的課程,把對大學生的就業指導貫穿于整個大學期間。具體地說:在大一、大二側重于職業生涯規劃指導與就業能力的培養。2004年,我校在全省高校中率先把《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指導》作為公共必修課納入到教學計劃當中,該課程一共36學時,2個學分,在第一、第三學期開設。在大三、大四年級則進行職業定向與求職技巧的指導,主要是幫助大學生確定調整職業發展目標,進一步了解就業政策,認清就業形勢,學會制作個人簡歷,掌握求職技巧,學會就業心理調適等。為此我校在這個階段經常邀請有關專家學者、知名企業的總經理及人力資源部經理和優秀校友,為學生做內容豐富的職業指導講座報告等。這些將增強畢業生擇業的能力和技巧,為學生將來參與社會競爭打好堅實的職業能力基礎。
記:在目前這個階段,學校和畢業生應如何做好就業工作,為評估增色添彩?
孫:當然要加強就業宣傳,引導和鼓勵畢業生充分就業、到基層就業。同時要完善課程建設,加強擇業就業技巧的指導。還要加強畢業生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教育。加強就業市場的調研和拓展。最后,保持就業信息的暢通。這樣,我們學校的畢業生工作才能更上一個臺階,評估工作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
(學生記者 高玉霞 王蓉 詹嬌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