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欣華 攝
本報訊(繆迅、李楠、黃震宇)由上海市學位辦主辦、上海市教育評估院承辦的上海外國語大學研究生培養過程質量檢查工作匯報會3月13日上午在上外虹口校區會議中心英倫廳舉行。
專家組組長、上海水產大學研究生部主任施志儀教授,副組長、復旦大學刁承湘教授,專家組成員、上海財經大學研究生部副主任朱為群教授、上海中醫藥大學研究生院院長楊永清教授、第二軍醫大學研究生院副處長王鋆教授,上海市教育評估院首任院長金同康研究員和上外黨委副書記馮慶華教授,上外黨委常委、校辦主任楊凡,有關部門學院、學科點負責人徐寶妹、林寶新、馮輝、汪小玲、陳慧忠、宋炳輝以及校研究生部各職能部門負責人出席了會議。(見右圖)會議由專家組組長施志儀教授主持。施志儀指出,研究生培養過程對學科發展、知識傳承、推動培養質量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上海市學位辦、上海市教育評估院要求各高校高度重視研究生培養過程質量檢查工作,全面總結各校研究生培養管理經驗,認真尋找工作差距和不足,穩步建立全面的研究生培養質量保障機制。2008年,全市共有23所高校接受研究生培養過程質量實地檢查,上外是最先接受評估的高校之一,,我們對上外勇于積極承擔,率先接受研究生培養過程質量工作檢查的任務表示贊賞。
上外黨委副書記馮慶華教授代表上外致詞對專家組蒞臨上外檢查和指導研究生培養質量工作表示熱烈歡迎和衷心感謝。
馮慶華在致詞中對上外研究生教育54年的發展歷程作了全面和簡要回顧。他指出,建校近60年來,上外通過研究生教育已為國家培養了數千名具有國際視野和創新意識的高質量外語人才與復合型應用專業人才。這些人才遍布世界五大洲。他們中不少人已成為知名外交家,許多人已是國內外高校、科研機構、知名企業以及政府部門的領導和骨干。
馮慶華著重就上外開展研究生教育50多年來尤其是近年來的辦學實踐與教育教學改革中所形成具有鮮明特色的培養模式進行了概括與提煉:
———重視對外語專業研究生學術研究水平與教學實踐能力的同步培養。
馮慶華指出,外語專業的研究生教育是上外研究生教育的主體,為全國高校培養優秀外語師資是上外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任務。因此,上外在研究生教育中既重視學術研究能力的培養,同時把培養研究生的教學實踐能力作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上外為此建立了專門的教學實踐基地,并與實踐基地建立了教學反饋機制。研究生通過教學實踐積累了研究素材;通過教學實踐大大提高了研究生的教學適應能力,為日后走上工作崗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多年來,上外培養的外語專業研究生以其扎實的理論功底和出色的教學水平,受到了用人單位的好評。
———重視對非外語專業研究生專業素質與跨文化溝通能力的同步培養。
馮慶華指出,為適應經濟建設和改革開放的形勢,上外于上世紀九十年代新增了企業管理、國際貿易、新聞學、傳播學、教育技術學、國際關系學、外交學等學科的研究生教育。這是語言類院校研究生教育的新嘗試。上外十分重視這些學科的研究生教育,在培養工作中比照國內一流大學相關專業的培養要求,著重專業素質的訓練;同時發揮上外在外語教學與研究方面的比較優勢,對上述專業研究生的外語水平進行強化,使他們在畢業之前至少有一門外語達到高級水平,能夠熟練運用外語在專業范圍內參與國際學術交流,從而打造上外非外語專業的比較優勢。實踐證明,上外培養的非外語專業研究生能很好得適應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對國際化人才的要求。
———重視導師對研究生學術研究能力與思想道德素質的同步培養。
馮慶華強調指出,導師在研究生培養中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導師作用能否充分發揮直接關系到研究生培養的質量。多年來,上外十分重視導師在研究生培養工作中的核心作用,制定和完善了研究生導師工作條例,建立了導師和研究生定期見面制度。上外研究生導師工作條例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強調導師的育人責任,規定研究生導師既要做好研究生學術研究的引路人,更好做好學術道德和為人處事方面的典范,在專業指導中融入道德教育,實行研究生的學術研究能力與思想道德素質的同步培養。實踐證明,這種培養模式不僅能夠提高研究生學術研究能力,還能在培養中及時發現研究生的心理和道德問題,并與研究生德育管理機構共同做好疏導和教育工作。
在談到實現上外研究生教育事業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和可持續發展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以及需要加以改進的一些薄弱環節時,馮慶華表示,上外十分重視目前研究生教育存在的薄弱環節,正在創造條件逐步予以解決。根據上外的中長期發展規劃,未來一段時間,上外將在穩步發展本科教育的同時,把學科建設與研究生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力爭把上外研究生部建成全國高水平的、以培育外語人才為特色的研究生培養基地。因此上外高度重視此次評估,希望以此為契機,通過評估,加強上外研究生教學基本建設,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促進各項工作的規范化管理,進一步增強研究生培養質量意識,切實加強對研究生培養過程各個環節的質量監控,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并認真組織實施,不斷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
上外研究生部副主任汪小玲副教授代表校研究生部作了上外研究生培養過程質量自評工作匯報。汪小玲就上外目前研究生培養的信息管理系統、管理規章和文件、管理隊伍建設,對培養方案、學位論文工作等方面作了全面匯報,并就上外研究生培養質量方面的主要特色與措施和上外在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進程中如何抓緊抓好思想政治工作、招生工作、培養工作、學位工作、就業等項工作的落實作了重點介紹。
上外國際文化交流學院副院長、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碩士點負責人陳慧忠教授作了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碩士點學科研究生培養工作自評情況報告。陳慧忠在自評報告中著重就該學科點的導師隊伍建設情況、導師的科學研究情況、教學與人才培養情況以及目前的工作條件等作了詳細匯報,并就該學科點的人才培養特色作了概括與提煉。
專家組成員認真聽取了上外研究生部和上外中國現當代文學碩士學科點的自評報告,并就研究生教學管理、學位論文撰寫和中期檢查、研究生的德育與思政工作、研究生招生質量監控、研究生電子化管理系統運作等和上外研究生培養過程密切相關的若干問題詳細提問,馮慶華、林寶新、陳慧忠、汪小玲以及上外研究生部有關職能部門負責人李楠、黃震宇、曹原等就專家組各位成員提出的問題一一作答。
在結束了上午舉行的上外研究生培養過程質量檢查工作匯報會后,專家組一行即進入了包括查閱支撐材料、與研究生座談等在內的評估檢查的下一輪工作。
在當天下午16:00舉行的反饋會上,專家組組長、上海水產大學研究生部主任施志儀教授代表專家組就對上外的研究生培養過程所進行的檢查情況發表了反饋意見。
施志儀說,受上海市學位辦和上海市教育評估院的委托,專家組一行5人來到上外,聽取了上外研究生部和學科點的自查報告,查閱了支撐材料,與學生進行了座談。在與校領導和研究生部管理干部進行全面的交流后,對上外研究生培養過程有了較為全面的了解。可以肯定的是,上外研究生具有生源好、就業好的特點;培養和教學管理過程有制度保障;德育工作有一定特色;導師與學生聯系緊密;重視研究生教材的建設,設立了專項研究生教材基金;重視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連續七年舉辦“愛未來”學術文化節,活躍了校園文化氛圍,受到了學生的一致歡迎;管理隊伍愛崗敬業,受到學生的普遍愛戴。
施志儀代表專家組對上外研究生的教育發展提出了希望,希望上外在建設研究教學型大學的進程中進一步明確研究生教育的戰略地位,完善質量監控體系,進行培養機制改革的調研和準備,以適應不斷發展的研究生教育和改革。
上海市教育評估院首任院長金同康研究員在講話中充分肯定了上外的研究生教育工作。他指出,長期以來,上外在校黨委的領導下和學校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下,形成了一支敬業、高效、精干的研究生教育管理隊伍和師資隊伍,培養了一批又一批高素質的具有國際視野的外語人才和復合型專業人才。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進一步加強隊伍建設,著力做好松江校區的研究生校園文化建設。
馮慶華代表學校對專家組全體成員一天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謝。他表示,上外在從教學研究型大學向研究教學型大學轉變的進程中,不斷地提高研究生的教育水平和持續地提升研究生的培養質量,始終起著極其重要的、關鍵性的作用。上外將以本次檢查評估為契機,認真梳理和吸取專家組的寶貴意見,以檢查促管理,進一步完善研究生培養過程質量檢查的長效機制,進一步加強和提升研究生教學建設,持續提升研究生的培養質量,采取有力舉措加強上外研究生教育的內涵建設,為上海市的研究生教育事業發展做出應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