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先爭優為黨旗爭光
———記公衛學院兒少衛生與婦幼保健學系黨支部
公共衛生學院黨總支第一黨支部(即兒少衛生與婦幼保健學系),在校黨委和院總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正確領導下,組織和帶領全體黨員、職工開展“創先爭優”系列活動,充分發揮和調動黨員、職工的積極性,在教學科研上取得了長足進步,為我院教學研究型學院的成功定位和穩定、快步發展做出了新的貢獻。
兒少衛生與婦幼保健學科現為兒少衛生與婦幼保健學博士學位授權點,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博士后流動站,安徽省重點學科。現有我校“環境優生學”省部級重點培育實驗室(2008年)、安徽省科技廳批復建立的“安徽人口健康與優生省級實驗室”(2008年);中央與地方共建高校特色優勢學科實驗室———“婦幼衛生綜合實驗室”(2007年);中央財政支持地方高校發展專項資金資助建設實驗室———“環境與生殖健康實驗室”(2010年),設立安徽醫科大學“環境與人口健康研究所”。現有專兼職教師18人,在崗教授4人,兼職教授6人,副教授3人。
支部通過開展“爭先創優”活動,在新形勢下激發黨支部領導班子成員和黨員的開拓創新、敬業奉獻精神,在黨員中掀起比、學、趕、幫的競賽熱潮,開展“比學習、比干勁、比創新、比貢獻”的活動,通過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帶動群眾職工,在整個學科系營造出崗位爭先進、業務爭一流、個人爭優秀的良好局面。
教學科研精益求精學科系從創辦婦幼衛生專業之初,全體教職員工均參與了專業課程設置、教材建設、實習基地建設和帶教老師再教育、學生專業思想教育、畢業生分配等教育教學與管理過程,在本科生中率先試行導師制,學生就業率達98.5%以上,成功地走出一條學科帶動專業之路。學科系近年承擔兒童少年衛生學、兒童保健學、婦女保健學、婦幼心理衛生、婦幼衛生概論、行為醫學、婦幼健康研究述評等課程教學,《兒童少年衛生學》、《婦幼保健學》被評為安徽省省級精品課程。近5年學科系教師主持承擔安徽省教育廳教學研究項目7項,發表教學研究論文15篇,獲得安徽省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近年來,學科系先后與英國利物浦大學熱帶病與公共衛生學院、芬蘭國家健康與福利研究所、美國加州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昆士蘭理工大學等開展合作研究,選派多名教師到英國、美國、加拿大等高等院校和研究機構進修。
科研上現已形成環境暴露與出生缺陷及兒童發育、青春發動時相及其健康效應、發育毒理學、循證婦幼保健與學校衛生等相對穩定的科研方向。2005年以來,共獲科研資助82項,科研經費總計1235萬元。近5年以來,先后主持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1項、“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大項目課題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7項;國務院部門項目11項;地方政府項目32項;歐盟第六框架協議項目、世界艾滋病基金會(WAF)、GAP基金、全球基金等國際組織資助或國際合作12項。近5年學科系教師在國內外專業期刊上發表科研論文327篇,SCI論文12篇,主編《出生缺陷———環境病因及其可控性研究》等專著4部。獲得安徽省高等學校優秀科技成果獎二等獎、三等獎各1項,安徽省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2項;“小兒腦癱的早期篩查”獲衛生部面向農村和基層適宜技術“十年百項”推廣項目。
社會服務盡職盡責社會服務是公共衛生的基本職能,也是“爭先創優”活動的重要內容。兒少衛生與婦幼保健學科系現為安徽省預防醫學會兒少衛生(學校衛生)學會、中華預防醫學會兒少衛生分會青春期學組掛靠單位,積極推動了全國學校衛生協作研究,是安徽省學校衛生與婦幼保健衛生人力資源培訓中心,同時也為社會提供兒童青少年心理咨詢、發育評價和肥胖干預等服務。
黨建思政常抓不懈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具有重要意義,是黨的戰斗力創造力凝聚力的基礎和產生的必要條件,也是能夠把黨的政策主張落到實處的根本著力之處。支部始終堅持和完善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加強黨員的政治理論學習,結合職業道德教育、警示教育和“三觀”教育,開展“如何學先進、講奉獻、比貢獻”、“在工作中如何體現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的討論,將黨員在“創先爭優”活動中激發出來的政治和工作熱情轉化為現實的工作動力。同時,支部還將吸收具有共產主義覺悟的先進分子入黨作為一項經常性的重要工作。在學校黨委和學院黨總支的領導下,按照“堅持標準,保證質量,改善結構,慎重發展”的方針,積極穩妥地做好發展黨員工作。加強入黨積極分子隊伍建設,制定本支部入黨積極分子培養、教育計劃;對要求入黨的同志,支部委員會嚴格按照規定及時履行發展手續;同時,對未提出入黨申請但政治素質好、有培養前途的學生和教職工骨干,注重關心幫助,抓緊宣傳教育,激發政治熱情,促使其積極向黨組織靠攏。2010年4月至今,支部共發展了5名研究生黨員,特別吸收了1名德才兼備的教授兼學科系骨干加入黨組織,進一步夯實了學科系的中堅力量,為學科系乃至學院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帶來了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