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學生也做這個實驗”,徐克非教授興奮地說。在機電工程學院考察實驗測試時,畢業于機械專業的徐教授顯得格外高興。
在實驗室,徐教授認真觀看著同學們的操作過程。一位同學的一個實驗動作稍欠規范,他立刻微笑著加以指正,并對陪同的實驗教師說:“其實,他都懂,一指就知道,但是實驗過程中做著做著就容易忽略細節。實驗是驗證結論的,必須要有規范的科學方法,要小心謹慎。”
對實驗室的實驗器材徐教授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試用了萬能工具顯微鏡,測定了一個學生的馬學森誤差,并進行了調整。
在休息室里,徐教授點燃了一支香煙,“我這個人就這壞毛病,改不掉”,隨意中韻承著一種樸實。他饒有興致地和機電工程學院的老師們談起了自己的 “機械”經歷。徐教授1968年下鄉,1970年考取了駕照,開起了大卡車。由于有當司機的經歷,對于機械他比較熟悉。1977年,作為恢復高考后第一屆考生,他考上了機械專業。從司機到教授,其艱辛可想而知,機電工程學院的老師們把 “老機械”的稱號贈給了徐教授。
“正常怎樣就怎樣”,徐教授在考察課堂時是這樣回答任課教師的。他是一個嚴謹的人,而且十分關注細節,他的坦率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幾天的接觸,記者已和徐克非漸漸熟悉。當記者問到徐教授是否疲憊時,他笑了笑說:“和師生們在一起,我不感覺累”。
記者 田康康攝影 秦松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