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大學(北京)2006-2010年度科研工作成就榜
國家級獎勵
1 大慶油田高含水后期4000萬噸以上持續穩產高效勘探開發技術(科技進步特等獎,獲獎時間:2010)
2 中國天然氣成因及鑒別(自然科學二等獎,獲獎人:郝芳,獲獎時間:2010)
3 亞洲石油地質特征與戰略選區 (科技進步二等獎,獲獎人:白國平、王志欣、湯良杰,獲獎時間:2006)
4 催化裂化汽油輔助反應器改質降烯烴技術的開發和應用 (科技進步二等獎,獲獎人:高金森、徐春明、盧春喜、魏強、劉耀芳、梁詠梅、藍興英,獲獎時間:2006)
5 海相深層碳酸鹽巖天然氣成藏機理、勘探技術與普光大氣田的發現(科技進步二等獎,獲獎人:郝芳,獲獎時間:2006)
6 自振空化射流技術與應用 (科技進步二等獎,獲獎人:李根生、沈忠厚、黃中偉、汪志明,獲獎時間:2007)
7 中國近海高水垂比大位移鉆井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 (科技進步二等獎,獲獎人:高德利、鄧金根、汪志明,獲獎時間:2007)
8 我國陸上重點氣區天然氣高效勘探開發新理論、新技術與應用 (科技進步二等獎,獲獎人:柳廣弟,獲獎時間:2008)
9 中國南海西部海域復雜構造安全快速鉆井技術 (科技進步二等獎,獲獎人:蔚寶華,獲獎時間:2008)
10 大幅度提高油氣產量的非平面壓裂技術與工業化應用 (科技進步二等獎,獲獎人:陳勉、金衍、張廣清,獲獎時間:2009)
11 化學固壁與保護油氣儲層的鉆井液技術及工業化應用 (科技進步二等獎,獲獎人:鄢捷年,獲獎時間:2009)
12 中國東部斷陷盆地洼槽聚油新理論、勘探新技術與重大發現 (科技進步二等獎,獲獎人:劉震,獲獎時間:2009)
13 重油催化裂化后反應系統關鍵裝備技術開發與應用 (科技進步二等獎,獲獎人:盧春喜、時銘顯、徐春明、高金森、張永民、孫國剛,獲獎時間:2010)
14 面向節能的復雜配電網監測控制與故障診斷關鍵技術研發及應用(科技進步二等獎,獲獎人:梁志珊,獲獎時間:2010)
15 高含水油田優勢通道定量描述與調控技術及工業化應用(科技進步二等獎,獲獎人:姜漢橋,獲獎時間:2010)
1 科技重大專項項目:復雜油氣田地質與提高采收率技術(負責人:高德利,立項時間:2009)
2 973 項目:中國西部典型疊合盆地油氣成藏機制與分布規律 (負責人:龐雄奇,立項時間:2006)
3 973 項目:非均質油氣藏地球物理探測的基礎研究 (負責人:王尚旭,立項時間:2007)
4 973 項目:重油梯級分離與高效轉化的基礎研究 (負責人:鮑曉軍,立項時間:2009)
5 973 項目:深井復雜地層安全高效鉆井基礎研究 (負責人:李根生,立項時間:2009)
6 863 重大項目:天然氣水合物成藏條件實驗模擬技術 (負責人:孫長宇,立項時間:2006)
7 國家自然基金重點項目:柴油車尾氣催化凈化過程中的重要基礎化學問題研究 (負責人:趙震,立項時間:2008)
8 國家自然基金重點項目:渤海灣盆地的差異演化與油氣差異富集-華北克拉通破壞的淺部響應和油氣資源效應 (負責人:郝芳,立項時間:2009)
9 國家自然基金重點項目:功能化離子液體催化碳四烷基化過程的關鍵基礎問題研究 (負責人:劉植昌,立項時間:2010)
10 教育部社會科學重大攻關項目:中國與全球油氣資源重點區域合作研究 (負責人:王震,立項時間:2009)
國家及省部級科研平臺
國家重點實驗室:油氣資源與探測國家重點實驗室(負責人:郝芳,成立時間:2007)
國家工程實驗室分室:
低滲透油氣田勘探開發國家工程實驗室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巖石力學分室 (負責人:陳勉,成立時間:2008)
油氣管道輸送安全國家工程實驗室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管道儲運工藝分室 (負責人:宮敬,成立時間:2008)
油氣鉆井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分室(負責人:李根生,成立時間:2008)
省部級重點實驗室:
復雜油氣藏勘探開發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負責人:王尚旭,成立時間:2006)
氣體能源開發與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負責人:何順利,成立時間:2007)
多相分離技術與裝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負責人:劉艷升,成立時間:2009)
生物能源北京高等學校工程研究中心(負責人:周紅軍,成立時間:2010)
中國石油HSE重點實驗室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研究室(負責人:張來斌,成立時間:2010)
中國石油油氣儲運重點實驗室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復雜流體及城市燃氣輸送研究室 (負責人:宮敬,成立時間:2010)
中國石油地面工程實驗基地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油氣田地面系統復雜流動與傳熱研究室 (負責人:宮敬,成立時間:2010)
中國石油三次采油重點實驗室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低滲透油田提高采收率研究室 (負責人:侯吉瑞,成立時間:2010)
教育部科研創新團隊: 石油天然氣成藏機理(負責人:郝芳,成立時間:2006)
重油高效轉化與優化利用(負責人:鮑曉軍,成立時間:2009)
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 高金森(2007)鮑曉軍(2008) 陳光進(2009)蔣官澄(2009)
973 首席科學家: 龐雄奇(2006)王尚旭(2007) 鮑曉軍(2009)李根生(2009)
百千萬人才工程: 鄧金根(2007) 趙 震(2009)
千人計劃: 李向陽(2009)郭柏云(2010)
長江學者: 王尚旭(2007)高金森(2008)鄧金根(2009)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 胡玉峰(2006) 劉慧卿(2006) 廖新維(2007) 孫長宇(2007) 宇 波(2007) 曾聯波(2007) 金 衍(2008) 趙 昆(2008) 董秀成(2008) 高 杰(2009) 萬云洋(2009) 張 鑫(2009) 范 煜(2009) (括號內為入選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