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①續廣軍醫生生前照片②千余社區群眾為續廣軍
醫生送行


③繼教院黨總支教工黨支部第一時間為續廣軍捐款④繼教院師生看望續廣軍的母親,并送去學院的捐款
2010年12月11日清晨7點不到,氣溫冷得讓人瑟瑟發抖,近千人手持白底黑字的悼念橫幅,自發聚集在南京銀龍社區旁石楊路一帶,在寒風中守候,等待送別續廣軍最后一程。警車開道,引領靈車緩緩駛往殯儀館,身著白大褂、戴著小白花的送別隊伍,一直蜿蜒到路的盡頭。這些人中,有續廣軍生前所就職的銀龍東苑社區衛生服務站同事,有被其救治過的社區群眾,還有續廣軍在南京醫科大學繼續教育學院進修學習的同學,而更多的則是和逝者素不相識自發前來的老百姓。
續廣軍是誰?他既沒有做出過轟轟烈烈的成就,也不是社會經濟時尚榜上的風云人物,他只是南京銀龍東苑社區衛生服務站一名再普通不過的社區醫生。2010年11月19日上午,這個山東的小伙子在服務站給患者診療時被一名重癥精神病患者捅傷,因傷勢過重搶救無效于11月29日中午12時10分不幸因公殉職,年僅28歲。噩耗傳來,所有認識、了解、聽說過他的人都感到難以置信和深深的惋惜、痛苦。
對工作:把社區醫院當成自己的家
從山東醫學高等專科學校臨床醫學專業畢后,2008年1月續廣軍應聘到南京市白下區石門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工作,當年8月調至銀龍東苑社區衛生服務站任團隊負責人。幾年來他扎根社區,愛崗敬業,兢兢業業、熱情服務患者,被社區群眾譽為“貼心人”。
自工作以來,續廣軍一直住在中心集體宿舍。不論白天黑夜、酷暑嚴寒,只要社區患者或家屬需要,他都隨叫隨到,不計報酬。即便是在下班時間,遇有急救等突發情況,他都主動參與,毫無怨言。在全中心續廣軍的加班次數是最多的,可他卻從未向領導提出任何要求。去年1月30日凌晨,睡夢中的續廣軍被一陣急促的敲門聲驚醒。只見眾人抬著一名滿嘴血沫的中年男子一面疾呼救命一面沖入大廳。雖然當天續廣軍并不值班,但醫生的職責告訴他搶救病人性命刻不容緩。他立即與值班醫生一道投入搶救。憑著工作經驗并結合癥狀,考慮診斷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于是小續一邊對患者進行緊急對癥處置,一邊趕緊撥打120聯系轉院。救護車抵達后他又護送患者到市第一醫院,直至患者病情平穩后才悄然離開。兩年來類似這樣的情況不下10例。出事后在吊唁人群中有一位曾被續廣軍救治過的老大爺,要求家屬把他抬到三樓吊唁廳,他含著眼淚說:“我一定要給續醫生鞠個躬,燒點紙,因為是他救了我的命。
對患者:盡心盡力就像待自家親人
在社區衛生工作中續廣軍很快適應了社區衛生服務模式的轉變,對待病人態度謙和,針對老年慢性病患者,耐心為他們解答各種疑難問題。診療過程中,他處處尊重病人、關愛病人、方便病人,對一些慢性病患者,他特意制定跟蹤治療方案。有些患者需要轉診或住院治療,他總是熱情幫助聯系,有時利用下夜班時間陪同。如果患者住院,他常會買上一束鮮花到病床前看望。2010年6月初,家住銀龍東苑的社區居民朱家紅的孫子突發高燒40度,當時已是深夜,情急之中朱大媽給續廣軍打電話求助,盡管續已經睡下了,但聽說朱大媽的孫子第二天要參加高考,二話沒說就把朱大媽的孫子接到衛生站,給予輸液等對癥處理,直至清晨高燒退去得以順利參加高考。當朱大媽將續醫生不幸去世的噩耗告訴她孫子時,現在外地讀大學的孫子泣不成聲地再三囑咐:“奶奶,續醫生是好人,你一定要幫我送他最后一程。”據續出事那天目擊者回憶,續廣軍被那名精神病患者刺傷的一剎那,想到的卻是同在社區服務站接收診療的其他患者的安全,還在大聲呼喊讓病人快跑。他絲毫沒有顧及個人安危,唯一想到的卻是患者的安全。
對社區居民:發揮表率做好健康宣講
作為銀龍東苑社區衛生服務站任團隊負責人,續廣軍充分發揮了他的帶頭表率作用,帶領他的同事們一道,想方設法,起早貪黑,見縫插針地開展健康咨詢、舉辦健康講座。小區附近的農貿市場留下了他們的身影,晨練廣場印下了他們的足跡,社區活動站更是灑下了他們的汗水。甲流感流行期間,由于社區居民對此不了解,大多聞“甲”色變。考慮到白天居民大都上班,續廣軍帶領團隊同事利用晚上及休息日連續十天挨家挨戶上門發放自編的宣傳資料,耐心講解甲流感防治知識,打消居民顧慮,積極配合做好防治工作。由于宣講工作到位,他所管轄的社區范圍內未發生一例甲流感疫情。續廣軍所在的銀龍東苑社區衛生服務站附近曾是血吸蟲病重點檢測地段,按照上級工作要求,他始終站在巡查一線,不怕吃苦,勇挑重擔,帶頭開展血吸蟲病查病、查螺工作,工作成果受到了上級和社區居民的廣泛贊許。
對學習:永遠孜孜以求要上進
續廣軍深知,社區衛生是保障人民身體健康的崇高事業,不僅需要崇高的醫德,更需要過硬的本領。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他還利用業余時間廣泛閱讀各類專業書籍。2010年已在社區工作一年的他參加成人高考被我校繼續教育學院錄取。一邊學習一邊工作,雖然時間表被排得滿滿的,可小續還是顯得忙碌而踏實。同學們都反映他學習非常刻苦,據和他一起上課的一名同學回憶:有好幾次上課時都看到他帶著厚厚一沓社區居民健康登記表,趁著課間和飯后休息一段時間在進行整理、標注。于是就好奇問他:“工作留著上班時做不就好了,為什么還要帶到學校來?另外在學校上課也不是非得堂堂都來報到,為什么不請假干活?”他笑笑說:“這節課的內容很重要,我還有些沒弄懂,一定要仔細聽,如果這次搞不懂,說不定在醫治病人時會用到這個知識,那就要犯錯誤。而居民檔案管理也是社區醫院工作的一件大事,同樣要按時完成,馬虎不得。”出事的第二天,按計劃他本來還將參加全國大學英語四級考試,可沒想到竟遭此不測。去世后,大家在他工作的辦公桌上看到,除了擺放整齊的居民健康檔案外,還有就是一摞課堂筆記。
對名利:本著良心淡然面對
都是基層社區的年輕醫生,大家在學校進修上課時一起聊天總會自然而然地討論起收入、房價和現在的醫患關系,有的同學往往會把這兩個話題放到一起感慨,不免心生抱怨:“我們社區醫生一個月收入就那么點,房價那么高,簡直不敢想買房子的事,眼看到了結婚生子年齡,感到壓力好大。遇到有些病人來了還不尊重我們,經常不是指手劃腳就是沖我們抱怨,有時甚至拳腳相加,這樣干真沒什么意思。”28歲的小續同樣面臨著這些難題,但他卻開導大家:“社會矛盾什么時候都有,做為一個醫務工作者有責任為化解醫患矛盾出點力,決不能把個人得失和病人看病的事情混為一談。這樣做把消極情緒帶到工作中,就會對病人態度不好,病人的感受自然不好,只會加深矛盾,形成惡性循環。而且帶著情緒給病人看病容易使自己判斷出現差錯,那就更使不得。大家都是學醫的,大醫精誠是我們追求的目標,我們學校的校訓不也寫著博學至精,明德至善嘛,有這么多的雜念當不了好醫生!”
成長于沂蒙山區的續廣軍從小是個苦孩子,上初中時一周帶幾個煎餅去學校都要數著吃,家里還有個小他4歲的弟弟,工作以后還一直為弟弟學費還貸。生活的磨難讓他成為一個生活勤儉節約、懂得惜福的人。他的同學說,他自己從來不舍得花錢,每天早晨只啃一塊5毛錢的燒餅,一個季節中幾乎每次上課都穿一樣的衣服,雖然舊但干干凈凈,下課吃食堂每頓飯很少超過 6塊錢,從單位到學校上課都是騎自行車。可是知道弟弟需要用錢時總會毫不猶豫。面對有困難需要幫助的其他人也很大方。有次身邊有位同學忘記帶錢,吃飯時他主動為其付錢。一次和幾個同學逛街時在地下過道中遇到兩個乞討的殘疾人,他從口袋取出10元給了他們。同學還笑著說:“那會不會是騙子,把你兩頓中飯錢騙走了”。他說:“不管如何,他們畢竟有殘疾,生活肯定比健全人有困難。我盡我自己有限的能力幫助吧!”
我們的好醫生、好同學:你一路走好!
續廣軍出事住院后,我校繼續教育學院的同學憂心如焚,紛紛向班主任及班干部打聽,表示愿意出力做點什么。班里更有不少同學主動要求每天到醫院去照顧他。同學們進到小續所在的ICU病房,去探望的女同學當場痛哭失聲。之后擔心影響治療,雖然每次探望只能在外邊從護理人員或醫生口中打聽他是否清醒過來了,但同學們都覺得只要在醫院陪著,就能和小續的心貼得更近一些,能夠給他更多鼓勵讓他盡快恢復。然而事與愿違,大家殷切盼來的卻是噩耗。他去世后,繼教院師生自發組織了捐款共計7900元,并派代表到續生前的工作現場悼念他,慰問續廣軍父母。2010級臨床醫學本科班自發舉行了集體追思會,悼念緬懷他們的好同學,學院教工黨支部在全學院內發起了向續廣軍學習的倡議。
不僅在學校,社會各界也深深地被震撼了。《南京日報》、《現代快報》、《揚子晚報》、《南京晨報》、《健康報》及新浪網等省市各大媒體都對續廣軍的遭遇以及生前感人的事跡進行了大篇幅系列報道或轉載。千萬認識和不認識他的各界群眾都自發來到他生前的工作場所哀悼,含淚為他遺體送別,為他的父母捐款。在吊唁本上一位社區居民的留言代表了很多人的心聲:“祝你一路走好!感謝平時對我們的悉心照顧,你醫德高尚,我們永遠懷念你!”。在續廣軍事跡媒體通報會上針對本文開頭出現的一幕,南京一位衛生系統領導有感而發:“我們被此情此景深深震撼了,沒想到一位默默無聞的基層醫生,竟能與患者產生如此深厚的感情。在醫患關系不盡和諧的今天,續廣軍能把患者處成朋友、親人,說明了社區衛生服務方式有強大生命力,這也對解決醫患矛盾有很大啟發。”續去世后,南京市衛生局黨委、市衛生局在全市衛生系統開展了向續廣軍同志學習活動,市社區衛生服務工作領導小組追認其為“南京市社區衛生服務先進工作者”、“南京市優秀全科醫師”,命名續廣軍全科團隊為“南京市優秀全科團隊”。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28歲的青春雖然短暫,但卻又是不平凡的,續廣軍走過的道路,正如江蘇省衛生廳在2010年12月13日下發的 《關于在全省衛生系統開展向續廣軍同志學習活動的決定》中對其的評價一樣———“續廣軍是全省衛生系統全科醫生的優秀代表,他用短暫的一生踐行了《醫師宣言》的莊嚴承諾……學習續廣軍同志,就是要學習他心系群眾、服務人民的崇高品質;學習他公而忘私、甘于清貧的高尚情操;學習他恪盡職守、文明服務的職業道德;學習他精益求精、勇于開拓的敬業精神;學習他廉潔自律、無私奉獻的優良作風;學習他不畏艱苦、團結協作的優秀品格。”
魂兮,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