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 2010 年12 月22 日,由校工 會、沙河校區主辦的“名師大講堂———勞模走 進沙河校區”系列講座再次開講,陳懋章院士 應邀為沙河校區的同學們做了題為 “珍惜大 學時光,把自己打造成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 創新型人才”的專題講座。校紀委書記、工會 主席紀素菊出席,慕名而來的沙河校區大一 新生共聚一堂,聆聽了陳院士啟迪智慧、發人 深省的一課。
紀主席在講座前對陳懋章院士進行了介 紹。陳懋章院士是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教授, 博士生導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時在文學、 藝術方面有著極深的造詣。他曾經獲得北京 市先進工作者,全國國防科技系統先進工作 者,被授予“全國模范教師”榮譽稱號。陳院士 將用多年來秉承的科研精神與豐富的人生感 悟,為同學們啟迪人生,開啟科學之門。
“中國在14 世紀(明朝)科技領先于世 界,處于爆發技術革命的前夜,但為什么中國 沒有最先爆發,而是1-2 個世紀后在歐洲最 先爆發?”陳院士以如此發人深省的問題引出 話題,結合個人體會與中國現狀強調了科學 精神與創新的重要性。他指出,科學精神是偉 大目標的追求精神,核心是實事求是、本質是 批判精神。科學精神的要求是 “四個追求” ———追求精確的定量,追求實證,追求對事物 本質理性的、窮根問底的探索,追求對內在規 律的準確描寫、提升和普適規律概括。研究科 學技術所需要的眾多能力中,陳懋章院士認 為思維能力是科研能力的核心,包括邏輯思 維和形象思維。我國大學生最需要的是獨立 思考和批評精神,要培養自己的創新思維能 力,就要思考、批判地讀書,不斷開闊思路,擴 大眼界,觸發靈感,讓思想活起來,德智體美 全面發展。陳院士還特別強調,愛國熱情是激 勵我們前進的不竭源泉,希望當代大學生能 繼承中國優秀的文化傳統,吸收西方先進的 思想,創造出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為把我國 建設成創新型國家做出自己的貢獻。 (文/攝影 溫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