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長效”才能見“實效”———學校精神文明創建長效機制建設的思考黨委宣傳部部長、校精神文明辦主任 何京敏
2009-2010年度精神文明創建的評選活動,充分展示了學校創建工作的豐碩成果,而建立健全創建工作的長效機制,成為學校多方的共識。精神文明創建工作要統一思想,認識創建的重要性;明確方向,加強創建的針對性;求真務實,注重創建的時效性;開拓創新,凸顯創建的多樣性。長效機制建設要著眼學校的發展,凸顯教師教育的辦學特色,突出重點,整體推進,力求實效,穩步提升,鞏固成果,不斷創新。
一是領導責任化。調整充實各級各部門文明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加強對創建工作的領導。建立黨政“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領導成員共同抓的領導工作機制。領導責任明確,形成上有人管、下有人抓、層層負責、事事落實的工作格局。各級領導對創建工作的責任要明晰化,明確領導對創建工作的思想認識、責任意識、決策水平、管理能力、求實創新的要求,確保學校各級各層領導對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常抓不懈。
二是目標載體化。學校及各院(系)、各部門結合工作實際,在思想道德教育、校園文化建設、學科建設發展、教學質量提升、科研成果拓展、學生素質培養、管理服務科學、校園安全和諧、校容環境美化等方面,確定階段性創建目標。將目標優化成精神文明建設項目,以項目為載體,整合各種力量完成建設任務。以目標載體化推進文明創建工作與學校中心工作緊密結合,形成網絡化覆蓋、組織化分工、立體化推進、多樣化發展的精神文明創建生態。
三是措施實效化。創建工作要以體制機制建設為保證,全方位展開;以各個部門優化的項目為載體,多方面創建;以塑造學校精神為重點,綜合性提高;以加強學校內涵建設為核心,持續性提升。圍繞目標載體制定可行性措施,注重抓領導、抓推進、抓協調、抓管理、抓實效。創建工作要講實話、干實事、講實效,顯實效中的亮點,見實干中的特色,使學校在連續性的文明創建發展過程中,穩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師生思想道德水平、管理和服務能力。
四是檢查規范化。檢查考核要經常化、標準化、規范化。建立健全學校符合標準、便于操作的文明創建評價體系,其中既包括以整體形象為主的基本指標,也涵蓋創建亮點的特色指標。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考評原則,注重傾聽群眾意見,對于“一票否決”的情況進行認真細致檢查。采用聽取匯報、審核材料、開展座談、實地考察、整體觀察等多種形式,真實準確全面地反映出學校各個部門文明創建的進程、成果和特色。兩年一次全面檢查考評,一年一次抽簽檢查驗收,季度進行抽項檢查評估,推動由努力創建向習慣自然的轉化。
五是獎懲制度化。學校按照規范程序公布階段性的檢查結果,兩年一次的全面考核進行總結獎懲,并逐步與學校年終考核并軌。表彰創建成績突出的部門,并總結經驗交流學習;鼓勵文明創建達標的部門,并激勵爭創一流;獎勵涌現的創建先進個人,并計入學校綜合考核指標;對于不達標的部門,規定限期整改。通過總結獎懲,形成全校創先爭優、打造特色、培植亮點、整體提高的良好創建氛圍,為特色師范大學的創建提供思想保證、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精神文明創建只有起點,沒有終點;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長效機制的建設,還包括創建檔案制度的建立和實施、專項工作人員的培養和提高、創建工作的動態管理和創新機制等等。規章不等于習慣,精神文明不是權力的簡單實現,美好而強烈的愿望只有與目標生存的方式有機地吻合,才能彰顯其生命的價值意義。只有建立健全長效機制,才能鞏固和拓展精神文明創建工作的成果,才能使學校精神文明建設再上新的臺階,才能扎實有效地增強學校的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