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新一輩 ——2010年新聘教授簡介















      李運澤博士、教授。
      1972 年出生,博士畢業 于清華大學工程熱物理專 業,博士后出站于北航航空 宇航學科,美國佐治亞理工 學院訪問學者、臺灣成功大 學訪問教授,現任職于北航 航空科學與工程學院。
      主要從事航天器及空間 電子設備的熱控領域的科研 及相關教學工作。
      在教學方面,已完整講 授過5 門不同的本科、研究生 及留學生課程;獨立指導碩 士研究生5 屆6 人,從中培養 產生 “校級優秀碩士學位論 文獲得者”2 人;主持校級教 改項目1 項,發表教學研究論 文3 篇;指導學生發表本人為 第 2 作者的科研論文 24 篇 ( EI16、 ISTP 3);被評為航空 學院“優秀本科生導師”,2 次 榮獲北航“校級優秀碩士學位 論文指導教師”稱號。
      在科學研究方面,主持國 家自然科學基金、航空科學基 金等縱向課題4 項。代表性的 研究為: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的資助下,完成了納衛星空間 散熱過程的瞬態特性及自主 控制研究,自主研發了其工程 化和地面試驗所必須的小溫 差熱流傳感器和空間熱沉等 效模擬裝置。在工程實踐方 面,主持橫向課題4 項,代表 性工作包括:受空間技術研究 院的委托,解決了高能束定向 照射下航天器的熱故障反推、 試驗數據挖掘和在軌溫度預 報難題;完成了某衛星返回 艙內的流場分析和溫度場優 化工作,為相關型號的熱控 設計提供了技術支持和參考 方案。
      五年來,發表本人為第1 作者的科研論文11 篇,其中的 3 篇 SCI論文全部發表在 IEEE 系列的國際期刊上,包括 Q 1 區2 篇、 Q 2 區1 篇,此間科 研論文總數達42 篇( SCI3 篇、 EI24 篇、 ISTP3 篇),獲得國家 發明專利授權6 項,被評為北 航“藍天(科研)新星”。
    王君博士、教授。
      1969 年出生,先后 就讀于遼寧大學、東北 大學,獲學士、碩士和 博士學位,現任職于北 航經濟管理學院。
      主要研究領域為知 識管理與知識系統工程, 以及商務智能等。其研 究方向包括:知識管理 理論、技術、方法及應 用;知識系統構建方法 與關鍵技術;知識社區 的微觀機理與運作機制; 商務智能的關鍵技術與 應用。
      學習經歷包括計算 機軟件、計算機軟件與 理論 (管理信息系統方 向)和管理科學與工程 等;多年來一致在高校 從事教學與科研工作, 主持完成多項國家自然 基金和企業級課題,具 有較強的理論水平與實 踐經驗。其科研工作的 亮點在于企業知識重用 方法和技術、知識社區 的運作機制等方面,曾 主持研制了航空企業知 識管理系統和航材預測/ 預警系統等。
      目前已在國內、外 期刊和國際學術會議上 發表學術論文 50 余 篇 (其中被 SCI收錄4 篇、 EI收錄 23 篇/次、 ISTP 收錄10 篇/次、 CSSCI收 錄8 篇次)。主持完成了 國家級項目 3 項 (包括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 項)、省部級項目 1 項、 企業和校級項目共7 項。
      今后將繼續在知識 管理理論與方法、知識 社區運作、知識系統構 建和商務智能等領域開 展研究,特別是要鞏固 知識重用理論與方法、 知識社區運作方面在國 內的領先地位,進一步 深化在知識管理和商務 智能方向的研究。
    郎波博士,教授。
      1968 年出生,1987 年 開始就讀于北京航空航天 大學,獲得學士、碩士和博 士學位,中國計算機協會 高級會員,美國 ACM、 IEEE 會員。曾在美國 Ar鄄 gonne 國家實驗室/芝加哥 大學作了一年的訪問學 者,從事網格安全研究。現 任職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計算機學院。
      多年以來一直從事分 布式計算、信息安全以及 數據管理等研究工作。主 持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 金、863 計劃等基金類項 目,并承擔863 重點項目、 “核高基”重大專項的研究 任務。在訪問控制領域,對 訪問控制的基本理論與多 種經典模型進行了深入研 究,提出了描述安全模型 本質特性與特征的安全元 模型以及基于元策略的柔 性化訪問控制機制;以大 規模分布式計算為背景, 研究并提出一種基于信任 的訪問控制模型以及一種 基于屬性的訪問控制模 型;在訪問控制實現機制 的研究中,提出了對主流 中間件平臺和數據庫軟件 的安全增強實現方法。在 非結構化數據管理領域, 合作提出了一種非結構化 數據的四面體數據模型。 針對軟件可信評估問題, 合作提出了一種軟件可信 分級模型。發表論文四十 余篇,包括 SCI論文3 篇, EI論文11 篇,其中一篇論 文被引用52 次。獲航空部 科技成果二等獎,并獲863 先進工作者稱號。
      教學上主講本科生的 《數據庫系統原理》,研究 生的《中間件》、《面向對象 程序設計》,留學生的 《 Computer Networks》等多 層次多門課程,獨立編著 了 《 Java 語言程序設計》國 家“十一五”規劃教材。
    齊越博士、研究員。
      1969 年出生,先后就 讀于國防科技大學、中國 科學技術大學,獲學士、碩 士和博士學位。2001 年至 2003 年在北京航空航天大 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博士 后流動站做博士后。曾在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 校做訪問學者。現任職于 北航計算機學院虛擬現實 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 室。 IEEE 會員, ACM 會 員,中國系統仿真學會虛 擬技術及應用專業委員會 秘書,中國計算機學會高 級會員。
      主要研究領域為虛擬 現實、計算機圖形學、計 算機視覺、增強現實。研 究方向包括:物體三維幾 何建模與繪制,物體表面 反射屬性建模與繪制,虛 實融合等。
      科研工作的亮點包 括:研制了物體表面反射 屬性數據采集系統,提出 了面向文物的三維幾何和 反射屬性建模與繪制方 法,研制了數字博物館應 用系統;研制了虛實融合 的航空發動機拆裝維護及 訓練系統;參與研制了具 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實時三 維圖形平臺 BH_ GRAPH。 主持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國家863 計劃、國家科技 基礎條件平臺建設計劃、 教育部科學技術研究重大 項目、國家文物局項目、 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北 京市科委科技奧運專項等 10 多項國家和省部級科研 項目。
      出版學術著作 1 部, 在 《 The Visual Comput鄄 er》、 《中國科學》、 《軟 件學報》等國內外重要學 術期刊和會議上發表論文 40 余篇 (其中 SCI收錄4 篇, EI收錄20 余篇)。獲 中國發明專利授權8 項。
    白躍彬博士、教授。
      1962 年 7 月生, 2001年在西安交通大學獲得計算機系統結構專業博士學位,2001 至2003 年在日本 大學做博士后研究,現任 職于北航計算機學院中德 軟件研究所。
      圍繞國家中長期科技 發展規劃優先發展主題 “傳感器網絡及智能信息處 理”和前沿技術主題 “自 組織網絡技術”,開展了 “無線傳感器網絡及移動自 組織網絡拓撲控制”的研 究工作,承擔并完成多項 國家自然基金、863 計劃和 國防預研項目。提出并解 決了無線傳感器網絡跨層 能量優化及網絡優化部署 問題;提出并解決了移動 自組織網絡鏈路可用性預 測、動態分簇及跨層可靠 服務確保問題。注重將研究 工作向航空航天領域拓展, 探索網絡技術與航空航天 技術的結合與融合,與中國 電子科技集團公司密切合 作,解決了小衛星星座網絡 星載路由器關鍵算法的設 計及協議的實現問題。部分 研究成果已應用于型號中。
      已在國內外重要學術 刊物和國際會議上發表論 文50 余篇(其中 SCI收錄5 篇、 EI收錄38 篇);譯著一 部;申請發明專利15 項(已 授權6 項)。
      目前的研究方向包括 無線認知網絡、移動自組織 網絡及無線傳感器網絡的 拓撲控制及性能優化、普適 計算、面向多核/眾核結構 的計算機系統虛擬化技 術。
      
    姚忠博士、教授、信息系統系 主任。
      1964 年出生,先后就讀 于河北農業大學、北京航空 航天大學、香港城市大學,獲 學士、碩士、博士學位,現任 職于北航經濟管理學院信息 系統與信息管理系。
      主要研究領域為信息系 統理論與方法、電子商務的 理論與方法、生產與運作管 理。其研究方向包括:一、 信息系統的理論與方法、電 子商務理論、數據挖掘、知 識管理;二、庫存管理、物 流與供應鏈管理;三、決策 支持與商務智能、企業績效 評估與管理。
      學習經歷包括機械、自 動化、計算機科學、管理科 學與工程,專業廣泛;主要 工作經歷在北航經管學院任 教,并分別于 1994、2003 年任職講師、副教授。主講 《決策支持系統》、 《管理信 息系統》、 《 Decision Model鄄 ing and Analysis with MSExcel 》等課程,2008 年起任 信息系統與信息管理系主 任。
      目前在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Pro鄄 duction Planning and Control , Computer & Industrial Engi鄄 neering, Supply Chain Man鄄 agement: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 ACMTransactions on Database for Advances in IS,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Indus鄄 trial Engineering, 《管理科學 學報》、 《系統工程理論與 實踐》、 《信息系統學報》、 《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 《計算機工程與應用》等發 表學術論文 70 多篇 (其中 SCI/ SSCI收錄4 篇, EI收 錄 15 篇);已出版專著 2 部。曾獲原航空科技進步三 等獎,排名第二。
      科研項目有主持國家自 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2 項, 其中完成1 項,在研 1 項。 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研究 項目4 項,其中參加自然科 學基金創新群體 “基于行為 的若干社會經濟復雜系統建 模與管理”,正在研究當中, 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 會管理科學部“十二五”戰略 規劃研究工作,并為秘書組 成員。參加863 項目和航空 科學基金研究項目各 1 項。 參加過南方航空公司企業綜 合信息系統、中國民航信息 中心辦公自動化系統項目的 開發工作。
    国产亚洲A∨片在线观看| 国产gv天堂亚洲国产gv刚刚碰| 亚洲av无码精品网站| 亚洲色婷婷综合开心网| 亚洲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亚洲午夜精品| 亚洲成a人一区二区三区| 处破女第一次亚洲18分钟| 黑人粗长大战亚洲女2021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 | 亚洲理论片中文字幕电影| 亚洲精品免费在线视频| 亚洲图片激情小说| 亚洲校园春色另类激情| 成人区精品一区二区不卡亚洲| 国产人成亚洲第一网站在线播放| 久久亚洲最大成人网4438|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亚洲成A人片| 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久久道具| 亚洲欧美aⅴ在线资源| 亚洲av日韩av永久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色婷婷99久久精品| 亚洲成片观看四虎永久| 不卡一卡二卡三亚洲| 亚洲国产精品特色大片观看完整版| 亚洲成AV人片在线播放无码| 色婷婷亚洲十月十月色天| 亚洲大片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一卡2卡3卡四卡乱码| 美国毛片亚洲社区在线观看 | 亚洲av无码不卡私人影院| 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欭美日韩颜射在线二| 亚洲av女电影网| 亚洲欧洲日本精品| 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v国产v天堂a无码久久| 久久久青草青青国产亚洲免观 | 亚洲XX00视频|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在线观看| 亚洲熟妇av一区| 亚洲精品GV天堂无码男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