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英華校長和江蘇翔宇教育集團總校長、知名教育專家盧志文先生在我校騰飛廣場合影
企業有“先找市場,后開工廠”一說,學校也是這樣。準確定位服務對象和層次,在市場中找準自己的位置,建立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是一所學校生存和發展的基礎。
定位原則:蘇霍姆林斯基說過,“領導學校,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領導,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領導。”如果說校長是“學校之魂”,那么全面定位學校性質的辦學理念就應當是“校長之魂”、“管理之魂”。
學校定位:只在書齋里思考是不夠的,要聯系實際,遵循規律。學校定位必須堅持“四客觀”的要求,即:充分考慮 “社會的客觀要求”、“學校的客觀基礎”、“辦學的客觀條件”和“教育的客觀規律”。
服務定位:面向大眾服務對象和層次的定位,要“尋找市場空間,瞄準目標人群”。要懂得“錯位”發展,避開強勢競爭。
提起基礎教育階段的民辦學校,人們往往會有一個印象:“要么上不起,要么不正規”。“價廉物美”是一般人群普遍的消費追求。翔宇的教育服務定位就是從這里出發的。以“現代學校的硬件設施,示范學校的辦學質量,平民接受的收費標準”作為建校原則,創辦老百姓上得起的優質民辦教育。贏得了社會廣泛的認同和支持。
目標定位,志存高遠翔宇的“培育走向世界的現代中國人”是一個振奮人心的目標,叫法響亮而又內涵豐富。“德智雙全,文理兼通,學創俱能,身心兩健”的育人標準,則具體而全面。
首先,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我們的教育信念應該是:培養真正的人!讓每一個從自己手里培養出來的人都能幸福地度過自己的一生。
其次,我們培養的學生必須是堂堂正正的“中國人”。五千年中華文明史是一部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生動教科書,對青少年將產生博大的精神力量,深刻的道德力量和巨大的感召力量。突出民族性,強化中華傳統美德教育,讓學生有一顆“中國心”,是我們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職責。
第三,培養的學生必須是適應時代潮流的“現代中國人”。
第四,培養的學生必須是能“走向世界的現代中國人”。開放大局不可逆轉,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加快。今天,我們在培養20年后國家的棟梁,而20年往往就是一次時代的跨越,對人才的要求也會發生根本的變化……因此,我們除了要打好孩子的外語基礎,更要培養孩子的國際視野,人類胸懷和全球意識。
偶像定位,恩來翔宇青少年有很強的“向師性”和“偶像情結”,魏書生曾說過:“一個凡人,始終不渝地崇拜著一位偉人,他一定能減少許多庸人層次的煩惱,一定能較容易地使自己擺脫低層次現象的纏繞,從而使自己在許多問題上能超凡脫俗。”
淮安外國語學校創辦于一代偉人周恩來的家鄉,校園坐落在周恩來紀念館東側,與紀念館水土相連。周恩來,字翔宇,乳名大鸞。
周恩來身上集中了人類幾乎所有的美好品德。在學生中,我們提出“以少年恩來作典范,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口號,并以此為校訓,讓學生尋恩來足跡、讀恩來傳記、講恩來故事、學恩來言行;對于教職員工,我們要求大家 “向周恩來那樣學習、工作和生活”,做“大寫”的人。對于干部,我們要求大家學習周恩來勤政廉潔,做“高尚”的人。2001年組建教育集團,我們用“翔宇”給集團命名,將周恩來定為團隊永遠的精神偶像。
教師定位,翔宇“樂于奉獻,敏于學習,勤于思考,勇于實踐,善于總結”的五條教風,既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通衢大道,也是人生事業的進步階梯。教師贏得學生要靠“四真”:真情實感,真抓實干,真才實學,真知灼見。不能僅靠教師權威壓服學生。打造師資就是打造集團和學校的未來。(作者系江蘇翔宇教育集團總校長)高英華校長薦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