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我們在這里隆重紀念鄧小平同志批示創辦廣播電視大學30周年,共同學習小平同志教育思想,暢談電大創辦30年來所取得的成績和經驗,共同探討推進國家終身教育體系建設大計,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小平同志特別重視教育事業的發展,“文革”后,面對百廢待舉的中國,他親自主持恢復高考制度,大力呼吁全黨全社會尊師重教,深刻指出“教育是一個民族最根本的事業”,“教育要兩條腿走路”。創立和發展電大教育是鄧小平教育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這項決策不僅是為了緩解我國改革開放初期的人才短缺,也是從中國國情出發,為提高全民族科學文化水平,加速培養各類專門人才開辟的一條新路子。小平同志一系列教育思想,對我國教育改革和發展具有極其重大的指導意義,他所倡導的實踐,使我們教育戰線進入了新中國教育發展史的最好時期。
在鄧小平理論指引下,我們國家大力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經過改革開放30年,特別是世紀之交10年來的奮斗,我國教育的整體水平實現了歷史性跨越。我國義務教育邁入了全面普及的歷史新階段,職業教育的發展和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高等教育取得了跨越式發展。我們始終把素質教育作為教育工作的主題,實施素質教育取得了新進展;把堅持教育的公益性和促進教育公平作為國家的基本教育政策。經過幾代人的共同奮斗,我們國家教育事業的發展正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
廣播電視大學創辦30年來,伴隨著改革開放的偉大歷史進程,與普通高等教育得到了同步發展,為社會特別是基層培養了大批應用型的高等專門人才。特別是1999年實施開放教育以來,電大實現了教學模式、管理模式和運行機制的轉變。在教學手段上,探索了一條綜合運用現代技術手段開展遠程教育的新路子,為國家現代遠程教育的發展積累了經驗。電大的發展為我國高等教育的跨越式發展作出了貢獻,我們可以看到,現在2500萬高等教育在校生中,有相當一部分是電大的學生。所以說高等教育的跨越式發展,電大是起了很大作用的。電大還積極探索為“三農”、為殘疾人和軍隊士官等特殊群體提供教育服務,為促進教育公平發揮了積極作用。
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在歷屆國家領導人的關心和教育部的領導下,是在一代一代電大人努力下取得的,這些工作也得益于兄弟部委的大力支持,特別是國家廣電總局、中組部、人事部的大力支持,應該講,電大教育也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歷史發展階段。
面對教育發展的歷史新階段,十七大對我國教育事業的改革發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十七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努力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要“建設人力資源強國”。這是黨中央著眼于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要求,進一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提出的新的重大戰略任務。我國人口眾多、幅員遼闊、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優質教育資源短缺,要把巨大的人口壓力轉變為人力資源優勢,建設人力資源強國,除了發展傳統的教育形式外,也要大力發展各種非傳統的教育形式。不僅需要建設更加完善的國民教育體系,更需要形成一個便于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終身教育體系,使廣大人民群眾都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機會。發展遠程教育和繼續教育,正是我國基本形成終身教育體系、建設學習型社會的重要途徑。因此,我們要把發展遠程教育、繼續教育作為今后一個時期教育發展的重點之一。
今后,廣播電視大學的發展要著眼于國家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和建設學習型社會的全局,以全民終身學習為己任,以搭建服務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大平臺為目標,進一步科學定位,規范管理,狠抓內涵建設,提高教育質量;進一步開放辦學,努力建設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現代遠程開放大學。這不僅是廣播電視大學自身發展的需要,更是國家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建設學習型社會的需要。
最后,希望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更加重視廣播電視大學的發展,加強領導,加大投入,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為電大教育事業的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制度與政策環境。各級廣播電視大學,要抓住當前的有利時機,做好各方面的工作,推動電大教育事業再上一個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