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女性讓校園更精彩

      迎著早春三月明媚的陽光,又一個屬于女性的隆重節日向我們走來,又一批令人稱羨的比翼雙飛模范佳侶涌現出來,奏響和諧的琴瑟之聲。此次經基層推薦、校優秀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評選領導小組認真評審出來的20對伉儷,都是教學科研領域、平凡管理崗位上默默無聞、忘我奉獻的耕耘者。他們以互敬互愛、志同道合、敬業奉獻、尊老愛幼等美德營造出溫馨和睦的家庭,贏得“比翼雙飛模范佳侶”的美稱,為構建和諧家庭、和諧校園、和諧社會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特別值得祝賀的是,我校環化學院吳明紅教授喜獲第五屆上海市巾幗創新獎(全市共5名),審計處榮獲上海市五一巾幗獎(集體),為學校爭得了榮譽。

    上海市巾幗創新獎

      吳明紅:環化學院教授、博導、執行院長、黨委書記
      近年來完成了多項國家級、省部級研究項目。在國內外核心期刊上發表了80多篇學術論文,其中50多篇被SCI、EI收錄,申請國家發明專利24項,已獲授權11項;2003、2005、2006年三次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2006年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007年獲廣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并獲全國模范教師、全國巾幗建功標兵、教育部新世紀人才計劃、上海市首屆科技創新人才獎、優秀曙光學者等榮譽稱號,入選上海市啟明星跟蹤計劃、曙光跟蹤計劃和領軍人才。

    上海市五一巾幗獎(集體)
      上海大學審計處
      清一色女性、團結奮進、有崇高集體榮譽感的團隊。兩年來,審計資金16.20億元,同比增長53%;增收節支1113萬元,同比增長633%,審計業務成效顯著;內參、聯席會議制度等創新措施,彰顯內部審計威力;上海高校中國教育審計學會立項課題零的突破、人均第一的提交論文、工作交流、專家點評等,展現上大審計實力;三級工作網絡、專兼職隊伍、專家咨詢、聯組學習等舉措壯大審計力量;和諧審計要求促進工作健康發展;校文明部處、市教育系統內審先進集體、市五一巾幗建功創新集體的榮譽是今后工作的更大鞭策。

    2007年度上海市科教系統比翼雙飛模范佳侶

      于瀛潔:機自學院副院長、研究員;張之江:通信學院院長助理、教授
      于瀛潔曾獲科委科技啟明星、上海高校優秀青年教師后備人選、校十佳杰出青年和“三八紅旗手”等。主持完成了多項國家級、省部級和市教委項目等,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申請發明專利7項,授權實用新型專利3項。指導博、碩研究生19名,11名已獲得學位。張之江曾獲上海市育才獎、上海高校優秀青年教師后備人選和校十佳杰出青年。主持完成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市科委重點攻關項目、市優青項目、市教委青年基金等多項科研項目。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SCI、EI收錄20余篇),申請發明專利7項,授權實用新型專利2項。

    2007年度上海大學比翼雙飛模范佳侶

      茛陳文覺:材料學院副研究員;吳岳英:環化學院副教授
      陳文覺參加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863項目、973項目等重要科研項目,曾被評為中國上海測試中心行業測試點先進個人、上海市教育系統女能手,獲校第一屆教學競賽二等獎。吳岳英參加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863項目、國家973項目等多項重要科研項目。十多篇論文被SCI和EI收錄。

    2007年度上海大學比翼雙飛模范佳侶

      藎秦曉玲:理學院講師;曹世勛:理學院物理系主任、博導、教授
      秦曉玲承擔實驗中心大學物理實驗教學所需要的各類實驗課程的教學任務,工作認真負責。曹世勛在教學、科研方面成績出色,主持和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市科委納米專項基金項目等10余項,發表論文170余篇,入選上海市教委曙光學者,獲市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蕁李欣年:環化學院副研究員;陳忠傳:材料學院副教授
      李欣年在射線所工作二十余年,曾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陳忠傳教學、行政雙肩挑,曾獲上海市教委系統實驗室管理先進個人、優秀政治輔導員、校優秀黨務工作者和安全生產管理個人等榮譽。

      藎林瓊:文學院副教授、輔導員;張江華:文學院社會學系博導、教授
      林瓊獲軍訓優秀帶隊教師、社區優秀輔導員,每年組織數十場就業指導講座、招聘和宣講會,使2007年學生就業率達到100%;發表了十多篇論文。張江華教學、科研工作成績出色,獲院“講壇明星”稱號,主持國家級、市級課題、上海高校E研究院課題和橫向合作課題等,是人類學學科帶頭人。

      藎余小清:通信學院副教授;萬旺根:通信學院教授
      余小清主講的《通信原理》被評為校和市級精品課,完成國家級、省部級、國際合作項目等10余項,發表論文30余篇,提交和獲批軟件著作產權和專利7項,出版著作3部。萬旺根主持國家級、省部級、國際合作、企業委托項目20多項,發表論文60余篇,專著1部,提交和獲得軟件著作權和專利7項,曾被評為教育部骨干教師、市高校優秀青年教師,入選香港政府優秀人才計劃。

      蕁張丹華:社科學院教授、院長助理;何小青:美術學院副教授
      張丹華曾獲市教學名師獎、育才獎、寶鋼優秀教師獎、市優秀政治理論課教師、上大師德標兵等,帶領教研室申報兩項校級精品課程和重點建設課程。發表論文近40篇,獨著2部,獨立承擔市級以上課題2項。何小青承擔市政府重點工程項目2項、市教委科研項目1項、上大科研技術開發項目及重點課程建設各1項,出版作品集1部,曾獲王進喜紀念館環境藝術設計方案“佳作獎”等。

      襊王黎:數碼學院副教授;孫修恩:數碼學院副教授
      王黎指導多名學生獲上海市大學生藝術節一、二、三等獎、全國推新人大賽“十佳”獎和全國“德藝雙馨”三等獎;發表的多篇論文中有5篇獲獎;出版《音樂美學論綱》、《藝術教育學》,參編《高師美育學》;主持省級重點課題2項,參與課題1項。孫修恩獲上大教材建設基金資助項目,主持全國藝術科學“十五”規劃2005年國家年度課題1項、省級課題4項;多篇油畫作品獲獎;主編或參編著作4部。

      茛凌琦:離退休處副處長;戴達奎:影視學院副教授
      凌琦分管幫困基金的使用管理、退休職工的福利工作、老年藝術團工作,在退休教職工體檢、金婚慶典、文藝演出等活動中做了大量工作。戴達奎曾獲冰心兒童文學新作獎、《兒童文學》國慶50周年優秀作品獎等,其作品被收入《影響中國孩子的100個世界經典童話》中。

      茛蘇依娜:體育學院助理研究員;程杰:體育學院副院長、教授
      蘇依娜認真完成游泳館平常教學、對外及暑期開放的管理任務,確保教學、訓練和測試工作順利完成。程杰主持的“大學網球課程”獲上海市重點建設課程,主持參與和完成國家級、省部級科研立項課題9項,發表論文30余篇,出版專著、教材4部。

      ▲李紅:生命科學學院黨總支書記;章一計:上海海事大學副教授
      在李紅的帶領下,學院連續兩屆榮獲精神文明單位,并獲得12個單項精神文明建設獎。其個人獲上海大學優秀黨務工作者、“三八”紅旗手稱號、發表論文10余篇。章一計帶領的課題組多次受到上海市及學校的獎勵,曾獲國家科技成果三等獎2項。

      蕁姚文娟:土木系教授;梁斌:設計院高級工程師
      姚文娟長期工作在教學科研第一線,培養研究生多名,主持科研項目幾十項,撰寫論文50多篇,被SCI、EI檢索22篇,出版專著1部。梁斌擔任總工程師,并兼管生物中心工作,在中心教育管理、科學研究、技術推廣等方面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取得較好的成果。

      蕁滕云:悉商學院講師;張瀅:校報副編審
      滕云榮獲上海大學十佳輔導員提名獎、軍訓優秀帶隊教師、社區優秀輔導員,發表多篇文章,參編教材一部。張瀅獲上海大學軍訓優秀帶隊教師稱號、省級論文評選二等獎和山東省高校優秀新聞工作者。

      襊呂輝:高等技術學院工程師;張鵬:理學院研究員
      呂輝認真計算教師教學工作量和學生學習費用,管理學生成績,積極做好教學服務工作。張鵬曾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港澳青年學者合作研究基金等,參加了973計劃等三個重點項目,發表論文多篇,在專業學術領域做出了較大貢獻。

      茛向群:圖書館高工;韋習成:材料學院研究員
      向群主持或參與文薈館文獻資源整合、中西文圖書數據改編,
      以及東校區文科圖書館
      建設的文科資源調查和
      港澳臺圖書館數據改編
      工作,完成論文多篇。韋
      習成發表論文70多篇,
      參與完成著作3部,獨
      立專著1部,獲發明或
      實用新型專利4項,申
      請專利1項。目前負責
      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項目。

      藎王紅:外語學院副教授;王光東:文學院副院長、教授
      王紅發表論文多篇,參編英語教材1部,主編《當代高級英語閱讀》、《涉外經貿英語函電》,出版譯著1部。王光東出版《現代浪漫民間》、《民間理念和當代情感》、《樸素之約》、《二十世紀中國文學與民間文化》等專著,發表多篇文章,獲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張玉萍:校醫院護士長;胡慶夕:快速制造中心副主任
      張玉萍在每年新生和教職工體檢、學生軍訓保健、預防接種、抗擊“非典”等工作中模范帶頭,曾連續8天住在青浦校區為軍訓學生提供醫療服務。胡慶夕培養研究生多名,完成市重點項目、教委重點基金項目、科委專利技術二次開發項目、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項目等,并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蕁莊俊倩:美術學院副教授;王曉:海事大學副教授
      莊俊倩擔任多門專業課程的教學,輔導學生多次獲得校優秀畢業設計和獎學金,兩次獲全國高校優秀設計獎。王曉獲交通部科技進步二等獎,承擔的“港口工程重點課程”獲多媒體單項獎。

      藎高平:出版社副教授;顧平:藝術研究院副院長、教授
      高平曾被評為江蘇省“青藍工程”優秀骨干教師。顧平是江蘇省“青藍工程”藝術學青年學科帶頭人,獲江蘇省政府哲學社科三等獎和高校哲學社科二等獎,出版專著10部,發表學術論文69篇。

      茛常峻:國交學院副教授;王有森:悉商學院講師
      常峻獲教學競賽三等獎、市高校留學生教育研究會優秀論文獎和市哲社學術著作出版基金資助。發表論文多篇,出版專著1部,編選評注1部,參編教材1部,參與并主持科研項目3項。王有森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體育總局體育社會科學、軟科學研究項目等,發表多篇論文。
    国产精品亚洲AV三区| 亚洲一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av纯肉无码精品动漫| 亚洲情A成黄在线观看动漫软件| 亚洲国产韩国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日久生情 |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软件| 亚洲国产a级视频| 亚洲国产人成精品| 亚洲综合色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观看 | 五月天婷亚洲天综合网精品偷| 亚洲乱人伦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精品无AMM毛片| 亚洲精品国产首次亮相|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 综合一区自拍亚洲综合图区| 国产精品亚洲天堂| 国产成人高清亚洲一区久久 | 午夜亚洲福利在线老司机| 深夜国产福利99亚洲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 |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厂| 伊人久久亚洲综合影院|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亚洲乱码无码永久不卡在线 |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美女| 91天堂素人精品系列全集亚洲|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 美女视频黄免费亚洲| 亚洲国产精品网站在线播放| 在线观看亚洲免费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国看不卡| 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水果派| 亚洲免费视频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av不卡在线| 亚洲精品成人a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精品A∨片无码|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