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鳳”助她們“破繭化蝶”
———我校“金鳳計劃”扶助貧困女大學生紀實
在日趨激烈的就業競爭中,受性別生理、傳統觀念和就業取向的影響,貧困女大學生由于個人職業發展能力的缺失與斷層,她們在擇業方面往往也比男大學生承受著更大的壓力。如何給予這個特殊群體更多關愛?如何幫助她們擺脫自卑心理,改變觀念,進而改變自身和家庭的命運?廣西師范大學近年來在這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2006年4月,一個名為“金鳳計劃”的“貧困女大學生職業發展能力提升計劃”應運而生。該項目以發掘貧困女大學生自身潛能和提升職業發展能力為初衷,歷經兩年的運作,已探索出一條貧困女大學生能力發展性扶貧的新路子。發展性“扶貧”:變“輸血”為“造血”
當前,高校助學方式多是物質性的,屬于“輸血”式扶貧,能力性、發展性“造血”式扶貧比較少。相對于物質幫助,貧困女大學生職業發展能力的提升更為重要和緊迫。意識到這一點后,廣西師大在運作“金鳳計劃”項目時,牢固樹立“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理念,全面提升女大學生職業發展能力。
“金鳳計劃”借鑒了發達地區女性職業發展能力教育培訓的經驗,融入了我校對貧困女大學生能力發展的思考,形成了課堂教學、交流學習、公益項目運營等能力提升與內心成長、個人發展與社會責任相結合的培養模式。至今已開展了兩期培訓,每期每班20名學生,培養周期為12個月。 (下轉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