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效果
學校牢固樹立 “學校以育人為本,育人以教學為先,教學以質量為重”的觀念,深化教育教學改革,著力培養實踐能力,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采取措施,加強對學生進行基本理論教育和基本技能訓練,培養學生創新精神,提高學生創新能力,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在教育教學改革的道路上進行了一系列重要探索,進一步提高了學校的教育教學綜合效果,提高了人才培養質量。多年來,學校在招生方面一直保持了良好的聲譽;畢業生受到社會各界的好評和用人單位的歡迎,保持了較高的就業率。
基本理論基礎扎實基本技能水平較高根據工、理、管、經、文、法等大類專業的不同培養目標,學校制定了加強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培養的具體方案。2006新版教學計劃中公共基礎課和專業平臺基礎課占總課時的比例為75%以上,充分保證了基本理論教學和基本技能訓練的時間,通過整合課程,探索研究型教學,為提高學生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提供了保障。
學校的本科生英語四級一次通過率一直保持較高水平,平均達到83%以上。即使在2006年學校宣布英語四級考試與畢業證和學位證授予脫鉤以后,英語四級通過率仍然達到80%以上的較高水平。
在加強基本技能訓練方面,學校加大了實踐教學在整個教學工作中的比例,加強了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目前教學計劃中工科類專業的實踐教學學時已超過總學時的30%。在教學計劃中各個專業均安排了從大學一年級到四年級的實踐教學環節,實踐教學內容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由單一到綜合。近年來,通過加大實踐教學的投入,多途徑、多手段地培養、訓練了學生的基本技能,為大學生掌握研究創新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自2003年起,學校為全校學生開設的綜合性、設計性實驗形成了規模和體系,現每學期可開出70~80門實驗課程,有4000余人次得到培訓,為學生參加各種學科競賽、科學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礎。
創新學生德育體系引導學生全面發展長期以來,學校黨委和行政高度重視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科學設計并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包括工作體制、德育答辯制度、隊伍建設機制、心理健康教育等內容的“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新時期學生德育體系,提高了德育效果。學校先后獲得 “全國高校先進基層黨組織”、 “全國軍訓先進單位”、 “黨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新成果獎”等榮譽,特別是創建的德育答辯制度在全國高校引起較大反響。
德育答辯是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由應屆本科畢業生將自己在大學學習生活中接受政治、思想、品德、法紀、心理等教育的效果,按照規定的格式,以總結報告的文體進行全面系統的總結,形成個人德育狀況論文,并以班級為單位,通過答辯會的形式,向班級的同學、答辯委員會成員宣讀,同時接受提問,回答問題,由同學和答辯委員會就其德育表現做出評價。
德育答辯為畢業生提供了一個多角度審視自我的機會,為學生之間的相互教育提供了一種平臺,也起到了以畢業生的實際經歷與經驗影響在校生的作用,具有非常強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德育答辯工作獲得2004-2005年北京高校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新成果獎。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專門在校召開了德育答辯工作現場觀摩會,教育部和北京市教委有關領導針對此項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2007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同志對學校創造性開展的德育答辯工做了重要批示。